赵玉会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中英语教学方式需要更新与改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占据着一大比例,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英语阅读是他们难以攻克的部分。为了克服学生的阅读弱点,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以欣赏式阅读模式展开教学,在课堂上导入原声电影、结合英语美文朗读以及从英语的小细节入手等教学方式,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英语阅读,培养英语的阅读兴趣,从欣赏式的英语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英语美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英语阅读的基本核心技巧,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欣赏性阅读;教学策略
欣赏式阅读的概念指的是,当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从阅读过程中感到心旷神怡的审美阅读方式。学习英语最关键的就是有语感,换句话说,学习英语,语言的环境十分重要。由于我们从小到大生活在汉语环境中,会对汉语产生熟悉感。同样的道理,想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有所突破,就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英语语言环境的培养,结合欣赏式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愉快氛围,让学生从其中培养阅读的美感,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学习中。本文将根据以下几个教学策略,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欣赏性阅读。
一、导入原声电影,兴趣引导教学
一提到欣赏式阅读,最初想到的就是“视觉欣赏”。“视觉欣赏”往往比其他感觉器官的欣赏程度更好,因为学生在进行“视觉欣赏”时会进行“视觉记忆”,这种记忆模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效果远超于“死记硬背”。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入英语原声电影,让学生欣赏电影,体会其中所表达出的英语美感。
例如,当教师教学高中英语人教版高一年级时,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英语课上准备10~15分钟的英语原声电影片段,并且是有选择性地挑選电影。可以是和中西文化、政治、经济相关,也可以是哲理类电影,使得学生观影结束有所感悟。当学生欣赏完原声电影片段,教师让学生踊跃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推荐的电影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影。
原声电影中所表达的场景皆是最真实的场景,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流利甚至快速的英语语调,锻炼学生的“视觉欣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结合美文朗读,培养英语美感
美文朗读是欣赏阅读的教学模式之一,在互联网中,学生会发现有许多晨读、晚读的美文,这些美文出现在杂志报纸、微信公众号、微博、朗读APP等各个平台,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为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美文朗读,让学生欣赏其中传达的语言之美,并学习其中的精髓。
例如,教师教学高中人教版英语高二年级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学完英语的基础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并提高其欣赏式阅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美文,以音频带读、教师带读、学生自读、学生朗读的形式进行。首先,教师先对选择的美文做出简单的讲解,在体验了文章中的情感之后开始教学朗读,从美文的朗读中指导学生的朗读音调、气息的转换、句子的停顿等技巧,学生在学习美文朗读的过程中,其词汇量随之增加,并不断地从文章中寻找情感上的共鸣,不断地激发其英语语感以及欣赏英语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再结合相关的阅读,让学生自行朗读,开发其英语欣赏能力。
三、课堂由小及大,欣赏英语核心
英语阅读的基础就是词汇和语法,不管英语水平处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想要进一步提升阅读,就得从词汇和语法开始学习和巩固。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以幽默风趣的学习方式展开词汇和语法的讲解,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枯燥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需要不断加强对戏剧类文章中精炼句式的掌握能力,从词汇和语法入手,结合课文精讲,引导学生思考和记忆,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汇或者语法造句或仿写,锻炼其英语应用能力。比如,在本文中提到“Permit me to lead the way”“As a matter of fact...”等句型,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根据介词的不同、单词顺序的不同,都会造成意思不一。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式阅读,从基础的词汇与语法入手,以变更词汇的组成顺序,在不同场景之下的不同表达等形式,使得学生认识到英语的灵活性,以不同的眼光和看法重新学习和巩固英语阅读,促进其欣赏式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以上就是关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欣赏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时代变革之快要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需要革新,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导入欣赏式阅读,结合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上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从中使得其英语学习热情高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胡凤珍.高中英语欣赏性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
[2]王萍.欣赏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