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高效课堂的三年行动研究

2020-11-16 02:19张俊连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胜利教研区域

张俊连

[摘   要]优质均衡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热切期盼。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而“学为中心”是建设理想课堂的重要途径。在构建“高效、轻负、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的过程中,胜利教育探索形成了“345”(即三个实施阶段、四个实施途径、五力并举)教研模式,实现了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生态和教研工作范式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胜利教育;高效课堂;行动研究;“345”教研模式

进入21世纪,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教育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固步自封、单打独斗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是必然的选择。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胜利教育”)负责指导的中小学分布在全省5个地市的8个县(区)内。长期以来,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油田矿区的不同环境造成了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对独立,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对松散,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胜利教育的学校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部分学科教师人数较少,正常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时变成了一个人的“表演”,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影响了教研质量和教育教学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们都盼望走出学校,走出区域,更多地吸收和接纳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思想,为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一、“345”教研模式的内涵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为中心”是建设理想课堂的重要途径。为此,胜利教育在构建“高效、轻负、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345”教研模式。其中,“3”指“建模、入模和出模”三个实施阶段;“4”指“学科主题教研、教研论坛、同课异构、我的模式我的课”四个实施途径;“5”指“顶层设计,齐心合力;活动推进,助力给力;区域教研,群策群力;综合视导,借力生力;职责明确,保障有力”五力并举。

二、“345”教研模式的实践路径

1.顶层设计,齐心合力

在探索实施过程中,胜利教育遵循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围绕“建模—入模—出模”和“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的策略,积极稳妥地构建“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氛围和谐、高效轻负、教学相长”的理想高效课堂;整体谋划,制定了《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和课堂建设三年行动规划,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建模阶段(2017年4月—2018年7月)。学校通过三级建模的方式逐步做到:一校一模,即每个学校通过多年的改革实验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一科多模,即各学科都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的特点形成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一模多法,即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风格。此举营造了课堂建设的浓厚氛围。此外,采取“一人一课”或“学科组内的尝试课”的实践路径,让教师们尝试践行学校的课堂建模工作,反思并总结在课堂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细化并优化学科模式。

第二阶段:入模阶段(2018年7月—2019年7月)。教研室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促进教师对教学模式应用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在此基础上组织课例研讨活动,进一步探索和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和途径,并且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流程。学校通过公开课观摩、课例研究、同课异构、课堂建设成果发布、教研论坛等,引领课堂建设水平的提升。采取過关考核的方式,按学科考核,争取人人过关,实现边考核、边指导、边总结、边完善、边提升。

第三阶段:出模阶段(2019年7月—2020年7月)。一是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推动课堂建设,让课堂建设工作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深化,在研究中上台阶、上水平。二是组织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专题优质课评选活动,举办课堂建设示范校和示范学科组评选活动。三是系统总结课堂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适时组织课堂建设成果发布会。对在课堂建设工作中推动有力、成效卓著、成果丰富的学校进行重点培养和选树,召开面向全市的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引领的理想高效课堂建设推进会,指导带动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

2.活动推进,助力给力

一是组织以课堂建设为主题的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名师引领、教研员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实施课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4月18—19日召开的胜利教育课堂建设现场会,在胜利实验小学、胜利第一中学分别组织了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引领的理想高效课堂建设启动会,参会人员310余人,会上展示公开课24节。会上,胜利实验小学、胜利第一中学等六所学校进行了交流分享,笔者代表教研室以《回归原点、重构课堂、高效实施、优质发展——努力构建符合校情、师情、学情的高效理想课堂》为题,对课堂建设工作进行了引领和部署。2017年9月5日和10月31日,教研室分别对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教师和推荐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师进行了“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的理想课堂建设”专题培训,共185人接受了培训。

二是组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名师“优课”示范引领、专家讲座助推课堂建设。2017年2月—2018年5月,笔者组织了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参加人员2600人次,展示公开课48节,名师引领课堂建设专题讲座13场。

三是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主题调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师生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准确地了解各学校课堂建设的实施情况,汇总梳理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各学校在课堂建设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选树培植典型,指导各学校科学实施建模、入模、出模工作。

四是组织召开初中课堂建设推进会。2018年11月15日,在胜利第六中学成功召开初中课堂建设推进会,全面展示胜利教育课堂建设取得的经验和阶段性成果。各县区、市直学校及中心校长、教学副校长、骨干教师共计438人参会。东营市教科院初中室主任薄其峰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到会指导。

3.区域教研,群策群力

同一区域内的校际之间,就课堂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实现合作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2017年2月24日,胜利教育召开深化区域主题教研推进会,发布了《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深化区域主题教研实施方案》,根据每所学校所在区域的不同共成立了10个区域教研组(其中小学6个,初中4个),由每个教研组确立牵头学校和具体负责人。围绕课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区域内各学校先在本校开展校本教研,然后集中进行一次区域内的主题教研。每个区域每学年定期举办1~2次各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活动采取区域内常规自行运作与中心集中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集中展示时,教研室组织区域外其他学校进行观摩学习。2018年,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修订发布了《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优化区域主题教研实施方案(试行)(2018年—2020年)》,指导学校进一步明确区域主题教研活动内容应聚焦的四个主题和区域主题教研活动的形式,适度推行项目化研究,聚焦目标、深入研究,出经验、出成果,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各区域内共组织教研活动523次,展示公开课1511节;其中胜利教育层面集中展示的区域教研54次,展示公开课201节。

4.综合视导,借力生力

一是本着就近区域联动的原则,根据学校所在位置,将小学段和初中段分别划分为7个区域,按照区域实施综合教学视导。二是本着上下联动的原则,采取中心教研室与区域内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共同参与的方式实施教学视导。三是本着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校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拟定整改提升的具体措施。四是本着发现典型与选树典型相结合的原则,发掘学校课堂建设中的亮点,提炼和总结学校在课堂建设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选树典型,培植特色。教研室每学期视导2~3个区域,截至2019年8月,已对中心所属学校基本完成一轮视导。

5.职责明确,保障有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胜利教育成立课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導小组,并要求各学校基于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明确职责、要求和标准,扎实推进课堂建设工作。

二是实行教研员包校分工负责制。教研室的每位教研员分片包校,全程参与学校推进课堂建设的过程,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加大指导力度,协助学校做好课堂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教研室采取综合视导和专项视导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督导检查,对各学校课堂建设进程采取推门听课、随机检测等方式进行督导,促使各学校有序推进理想高效课堂建设。

四是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各学校建立序列化、以课堂建设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对在课堂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科组和教师进行表彰,评选课改骨干教师、课改带头教师、课改首席教师等,并探索与教师评优、晋级、职称评选、绩效考核相配套的评价机制。胜利教育将以评选课堂建设示范学校为载体,加强对各学校课堂建设的指导和引领。

三、结语

笔者与教研室全体成员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初步构建了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引领的理想高效课堂建设的理论框架,常态化推进了“建模—入模—出模”工作,形成了以课堂建设为重点的教育范式。同时,改变和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实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建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生态和教研工作范式的优化,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胜利教研区域
坚持就是胜利
分割区域
擦桌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坚持
胜利的手势
区域发展篇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