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迅甫:载孝前行的“百姓艺术家”

2020-11-16 02:08李明昆
时代报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诗书画农民工诗词

李明昆

他将艺术根植于乡土,用诗歌记录农民工的生活百态;他情深义重,秉持一颗孝贤之心行走中原。“九曲银泓天上落,回肠化作母亲河”表达了他对中原大地的北风之恋,“赏心唯有诗书画,闲把金樽对月明”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走过的艺术历程。《农民工之歌》是他对劳苦大众的关怀备至,《与娘荡秋千》是他对父母双亲的乌鸟私情。他,就是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院长,被誉为“中原孝贤士,百姓艺术家”的刘迅甫。

刘迅甫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书画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书画网总编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院诗词研究与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院长。其艺术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参展获奖、多次在海内外交流巡展。著有诗集《屋檐雨》《三月雪》《八咏堂吟草》《刘迅甫绝句精选》《刘迅甫绝句三百首》《农民工之歌》等。《刘迅甫绝句精选》荣获“中国第五届大众文学百花奖”《习近平总书记亲民诗话》荣获“第五届华夏诗词奖”。《农民工之歌》被誉为“时代的图腾,民族的歌谣”,先后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专题研讨,中国作家协会曾为其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呕心沥血,为农民工奔走呼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5亿多人。他们在最艰苦的岗位,奉献着最诚实的劳动,在故乡与城市之间奔波,完成了中国最繁重最密集的体力劳动,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奉献者。

二十年来,为了写农民工,刘迅甫跑遍了东莞、上海、深圳等很多地方,他也是对这個群体了解最深的人。

刘迅甫是第一个提出来农民工文化建设的人。 “我想记录他们,书写这个时代。” 刘迅甫也曾有过15年的农民工生涯,这些经历让他品尝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也贴近了农民工的精神世界,他将自己当年做农民工的时候所创作的诗歌一一找出来,积数月之功,呕心沥血,创作了一部展现中国农民工生成和发展的全景画卷的纪实诗报告《农民工之歌》。作品通过“打工篇”“留守篇”“乡恋篇”“开拓篇”,对农民工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多角度的表现、深层次的思考,以诗人的激情,充分肯定了农民工的社会贡献,赞美了农民工的美好心灵,对农民工内心的那份坚守与梦想进行了充分的挖掘。

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作家》杂志社在人民大会堂为《农民工之歌》举行诗歌朗诵会和研讨会,专家赞誉《农民工之歌》堪称“时代的歌谣,民族的图腾”。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一信评价说:“刘迅甫的纪实诗报告《农民工之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史长卷中的辉煌篇章,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农民工史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

随后,刘迅甫又投资将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让其走向世界。《农民工之歌》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被载入中国文学大事记。他又与河北省大厂评剧歌舞团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大型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用文艺演出的形式,把《农民工之歌》搬上舞台。

2015年10月15日,大型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演出在人民大会堂如期举行。

当晚,万人大礼堂座无虚席,数千名农民工朋友和首都各界群众观看演出。演出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是一个打工诗人。”他说,不管以后农民工这个名词还在不在,但是农民工文化会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里,静静流淌,源远流长。

践行孝德,向人间播撒大爱

作为艺术家,刘迅甫以一颗赤诚之心诠释对祖国、对人民、对艺术、对家乡、对真善美无限的忠诚与热爱。刘迅甫说:“作为艺术家必须有推己及人的情怀,情系苍生,心怀百姓,视百姓为父母,和百姓同欢乐,共忧愁。”

从1981年他退伍回乡后,每年春节前,为农民义务书写春联就成了他的“例行公事”。后来,刘迅甫在诗词、书法界已大有名气,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在每年春节给家乡父老、农民朋友、留守儿童等写春联这个习惯。令人感动的是,2007年,刚进入腊月,他便早早地订好了到荥阳泗水写春联的日程。不料,出发前一天,他的痛风病犯了,硬是让人架着前往,在凛冽的寒风中为农民写了一百多副对联。就这样,他坚持为农民义写春联,一写就是30多年,从未间断过,被农民朋友誉为“最接地气的艺术家”。

他满怀深情,把靠勤劳的双手挣来的钱回报家乡。村小学的房子年久失修,他出资修缮;集资建校,他第一个捐了款,成为 “普九功臣”;村里乡亲凡是有困难的,他慷慨解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他通过辛勤的努力,向社会奉献大爱。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立即组织全院艺术家、通过慈善总会第一时间捐物捐款共计160多万元,支援灾区重建家园。

“霜飞两鬓已成翁,娘荡秋千儿攥绳。犹记嗔娇怀抱里,天真依旧是顽童。”这是刘迅甫50岁时攥绳与娘荡秋千的实景诗录,孝心爱意,流淌笔端,读之催人泪下。

不仅是自己的母亲,家乡敬老院的46位老人同样是他心头的牵挂。每次回家乡,他都要抽空去看看。天凉的时候,为老人添点被褥,换上毛衣;节日的时候,送上祝福,唠唠家常。每次离开的时候,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都搀扶着送他到大门口,久久地望着他走远。

去年腊月二十五,驱车返乡过年的他,想到了敬老院里那46位老人,马上从提包里拿出一万元,去商店给这些老人买来了46件棉衣和46床过冬的被子。回到家乡,他到敬老院里,把“温暖”送给老人。然后,他又为敬老院里46位老人每人写了一张大红的“福”字,以示对老年人新春的祝福。

2015年初,河南影视集团计划以刘迅甫为原型,拍摄、制作中国当代首部省孝故事片《孝子楼》。6月21日,故事片《孝子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电影放映结束后,现场观众自发鼓起掌来,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

多年来,刘迅甫始终践行着“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刘迅甫的艺术造诣、孝行和对社会的奉献得到了全社会高度的赞誉,他也因此获奖无数。2013年他被评为“中原十大孝子”;2014年12月,被评为北京社会组织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7月荣膺“中国文化艺术十大领军人物”;2017年当选中国诗书画艺术领域十佳卓越影响力人物;2018年5月荣获“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诗书画印艺术领域卓越成就奖”;2019年7月荣膺“中国正能量十大榜样人物”。

猜你喜欢
诗书画农民工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诗书画苑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诗书画苑
诗书画苑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诗书画苑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