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侦
【摘 要】 玉米作为那坡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对推动那坡县农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那坡县近些年大力推广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并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方案,提高了当地玉米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玉米免耕技术含义,进而探究那坡县北部石山区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那坡县石山区;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玉米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0-0087-88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in Napo County, corn is also one of the "three main grains" in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life in Napo County. In recent years, Napo County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no tillage and high yield of corn, and formed a more mature program in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summary, which improved the local corn planting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puts forward the meaning of maize no tillage technology, and then explores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no tillage in the north of Napo County.
[Key words] shishan district napo county; no tillage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orn
那坡縣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麓,属中山地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9.1℃,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353.1毫米。可见,那坡县地理条件上的特殊性,因此在水稻等作物种植方面存在局限性,然而玉米却可以很好的适应于石山区自然条件。近些年,那坡县的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愈加成熟,推广面积逐渐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玉米种植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升土壤的保温性、实现营养持续供给、增加玉米成长速度、降低种植成本,因此加强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 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免耕一词的最早含义为“保护性耕作制度”,是指不翻动土壤,且全面在土壤表面上留下可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耕作技术。其中包含着多个类型,包括不耕、条耕、根茬覆盖以及其他不翻动表土技术。免耕技术中,播种可以同时与肥料同时展开,也可以在播前、出苗后进行十分的,将肥料施撒在地表上。在管理期间不进行机械除草、中耕,作物收获之后留有残茬用作地表防治土壤侵蚀。由于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效益高、适用性强、保护土壤、绿色环保等特点,因此免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免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覆盖耕作。在正式播种前做好土壤翻耕工作,使用耕作机翻耕土壤,通过药物除草。
(2)垄耕。除了施肥外,从播种到收获不翻动土壤,将残茬料垄间表面,药物除草,中耕时重新成垄。
(3)不耕。除了施肥外,从播种到收获不翻动土壤,药物控制杂草,非特殊情况不得进行中耕除草。
2 玉米播种前准备工作
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对土壤无特殊要求,除了不能在板结严重、低洼洪涝等土壤使用外,其余的山石区均可以采用免耕技术。对于玉米种植磊说,甜糯玉米、高蛋白玉米必须要隔离种植,避免出现窜粉情况,降低玉米种植品种。隔离区间隔不得低于300m。玉米品种以当地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品种为主,如桂单30、0810 、26号;正大619、719、808等都十分适合那坡县种植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一般可达500kg/亩以上[1]。同时,玉米在播种前要施撒一次除草剂,保证喷雾均匀,否则要在玉米发芽后喷除草剂,容易对幼苗造成伤害。
3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3.1 除草
除草必须要做到足够彻底,在正式播种前一周时间,使用20%克芜踪或74.7%农民乐0.3kg/亩兑水60kg喷雾灭草。为了可以能够保证除草效果,提升除草剂吸附作用,可以在配置除草剂时加入5kg/亩碳铵或2kg/亩尿素,均匀搅拌并喷雾。在喷药时,必须要在晴天进行,并保证未来3天没有降水,否则受到雨水冲刷影响药效。待到玉米生长到5-8片叶时,田间可能会生出一定量的杂草,如果杂草数量少可以人工去除,否则要使用4%乐悬浮剂50-60ml/亩,兑水30kg水喷雾防治。
3.2 适时播种与密度控制
春季要在平均温度达到12℃以上时播种,保证玉米种子可以尽快萌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每年的2月中旬到3月中旬是最佳播种期。秋玉米通常是在7月中上旬播种,最晚不得超过7月30日。如果当地出现了秋旱情况,则要在收获秋季玉米前进10天左右免耕套种秋季玉米,强季种植可以避免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对于山石区种植玉米来说,免耕栽培多数是采用单株种植方法,小行距和大行距分别为40cm、80cm,株距根据密度要求确定。紧凑型玉米株距为21-22cm,种植量不超过3000株/亩;平展型玉米品种株距控制在33cm左右,种植量不超过2500株/亩。种植完成后进行施肥工作,施加腐熟肥2500kg/亩,过磷酸钙35kg/亩;氯化钾20kg/亩。施肥采用沟施方法,避免与种子距离过近出现烧种现象,间隔至少为5cm。
3.3 田间管理
在大行间铺设玉米种植前茬的残茬,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干旱问题,还可以提升土壤中的有机物,保持土壤费力,实现玉米种植的持续高产。待到玉米苗生长到1片叶时,要到田间查看是否缺苗,做好补苗工作,保证高产性能。必须要在玉米苗生长到3片叶前完成补种、补苗工作。补苗时要做好定根水施加工作,每个种植穴加水350g左右。待到田间玉米苗生长到3片叶时,每穴只留2个苗,“去弱留壮”,在生长到4-5叶时每穴留1苗。定苗过程中,缺苗穴周围可以留双株,保证玉米苗的基数。抽雄前11天,也就是大喇叭口期间施加一次攻苞肥,施加两位15kg/亩尿素、碳铵45kg/亩,在植株间作施肥穴,进行培土[2]。
3.4 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当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等因素影响,病害包括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等;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蚜虫、铁甲虫等。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免耕高产栽培效益,严重会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所以在田间管理中,要根据玉米田的病虫害情况做好调查,最好是在低龄幼虫、发病初期及时采取防治工作。
3.4.1 病害防治 纹枯病作为十分常见的玉米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在發病初期可以使用3%井冈霉素水剂0.1kg/亩对水 60 kg 喷雾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病理相近,可以采用相同配方展开药物防治,在防病初期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50kg喷雾防治。大田可能会出现局部发病情况,要对发病区和周围区施加药物防治,每周喷雾防治一次,连续2-3次即可有明显的效果[3]。药物最好定期更换,交替用药可以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保证治疗效果。
3.4.2 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的方法较多,在正式播种前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1kg/亩与土壤混合之后盖种,避免苗期发病。玉米螟主要是在大喇叭口期间做好防治工作,低龄幼虫使用1.5%辛硫磷颗粒剂1400倍液喷雾防治,而高龄幼虫使用10%除尽悬浮剂200倍液喷雾防治。铁甲虫防治中,可以使用40%氰戊菊酯12ml/亩兑水50kg喷雾防治。蚜虫防治中可以采用2.5%扑虱蚜兑水60kg喷雾防治[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在那坡县被大力推广,考虑到那坡县山石区地理环境和特点,科学使用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年产量。据有关调查显示,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相比普通栽培技术可以增产25%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种植收入。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使用中,必须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挑选适合山石区玉米种植的免耕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和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只有掌握了细节要点,才能够全面发挥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当地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可见,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十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 超,王为联,余福州. 夏玉米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J]. 园艺与种苗,2014,(11):29-31.
[2] 郑长生. 夏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 山东省农业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02):153-154.
[3] 劳 叙. 高寒石山区“中玉米套种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模式 初探[J]. 吉林农业,2011(07):168-170.
[4] 黄 俊,辛淑瑾. 石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 大科技, 2017(5):111-113.
(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