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多,孟晓萍,刘明军,陈德成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美国纽约大成中医传承基地,纽约 曼哈顿 10016)
老年膝关节炎是老年群体最易发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常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病情愈发严重[1]。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以及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了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及生活质量。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老年膝关节炎发病率为8.30%,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竟高达85.00%以上[2],最终致残率为53.00%[3],为老年人致残的首要因素。
随着新型疗法动筋针疗法的应运而生,老年膝关节炎的治疗手段有了最新的突破和完善。动筋针疗法是指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动筋针在针刺留针或行针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被动或负荷运动,本疗法以寻径、寻筋、寻肌和寻膜确定靶点、激痛点、压痛点,以切循式、滑按式、平滑式、钳捏式、弹拔式方法查体。采取浮刺法、直刺法、斜刺法、单刺法和多刺法,结合责任肌的屈伸、动态牵拉和抗阻运动,达到即刻止痛和功能恢复等治疗[4]。
本文以我院心脏内科康复中心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250例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例,探讨动筋针疗法的即刻止痛和功能恢复等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康诊疗中心就诊的老年膝关节炎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试验组年龄50~80岁,平均为(60.0±2.5)岁;常规组年龄51~77岁,平均为(64.0±2.1岁)。两组患者其他资料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学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的相关标准。
1.2方法
1.2.1试验组:查体,寻找激痛点、压痛点、靶点、确认责任肌,选择Φ0.30×40 mm、Φ0.30×50 mm、Φ0.30×75 mm的DC德成牌动筋针,以切循式、滑按式、平滑式、钳捏式、弹拔式寻径、寻肌、寻膜,寻找激痛点、压痛点,靶点,取穴内外膝眼、鹤顶穴透刺,再选取肌筋膜结合处浮刺、直刺、斜刺、透刺刮磨,留针20 min,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膝关节基本运动。仰卧、屈膝、曲髋、直腿抬高、坐位、站立行走、下蹲等运动。
1.2.2常规组:选用毫针传统针刺方法进行治疗。选择华佗牌Φ0.25×40 mm、Φ0.30×50 mm、Φ0.30×75 mm的毫针,采取膝眼、犊鼻穴、鹤顶穴、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溪穴、大钟穴常规针刺,留针20 min。
1.2.3试验组与常规组的疗法,均以隔日进行,7 d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均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评价参考。根据我院的评定标准特效:即刻止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活动明显好转,功能恢复理想;显效: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活动明显好转,功能恢复理想;有效: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有明显缓解,功能活动方面明显恢复,虽劳累后疼痛,但休息后自行缓解;无效:各类症状均无任何改善。1个疗程后,根据关节疼痛(休息及运动疼)、压痛肿胀、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每项4级评分。正常:0分;优:1~2分;良:3~5分;可:6~10分;差>10分。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2.1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通过实施不同的针灸疗法,试验组治疗的总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总优良率72.8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疗法即刻止痛效果对比:试验组关节疼痛即刻止痛率95.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表2 两组疗法即刻止痛效果对比[例(%)]
动筋针疗法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新疗法,是指在针刺留针或行针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被动或负荷运动,是一种结合经络学、经筋学、解剖学、运动学和针法灸法学等进行综合治疗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动筋针疗法以经络学和经筋学为理论依据,以解剖学和运动学为实践基础。以痛点、阿是穴、压痛点、激痛点和结筋病灶等作为治疗靶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松懈肌筋膜,调整筋膜链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
老年性膝关节炎属于骨痹,多因风寒湿邪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或经络损伤,血瘀阻滞,膝关节及关节处经筋失于气血濡养,导致关节疼痛及无法屈伸[6]。同时,因老年患者普遍肾阳虚、肾阴虚、筋骨失荣等特点,所以发病率及发病的严重程度普遍较高。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胫骨和髌骨构成,是人体的承重关节,也是最易损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是全身发病率最高的关节,疼痛不仅涉及关节内的各种病变,也常因各种关节外因素引起。
膝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膝关节炎发病原因与长期负重和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均可导致膝关节及软组织损伤,体重的增加和膝关节炎的发病率成正比。
慢性劳损以及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及韧带的损伤等均能导致膝关节疼痛。
动筋针疗法是一种以精准取穴、特殊针法、专用针具、带针运动为特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新型针刺疗法[7]。
动筋针疗法根据损伤的病灶部位,先找到引起疼痛的责任肌,再在责任肌上找到靶点,靶点针刺后进行这些肌肉的屈伸运动、疗效特别显著。
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疼痛、功能受限,主要是肌筋膜链的改变,造成肌肉和骨骼结构的缺失和平衡[8]。
动筋针疗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的治疗,松解相关的筋膜链,再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结构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的针刺疗法的干预后,即刻止痛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0%),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28.00%),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动筋针疗法治疗老年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即刻止痛。动筋针疗法试验组远远优于常规组,并且愈后效果也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动筋针疗法是能减轻患者疼痛和副损伤,可快速松解肌筋膜,达到即刻止痛,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