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2004年九部委开展联合治超以来,全国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遏止,但随着治超工作的深入,原有工作方法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也逐步显现。因此,近几年交通运输部在总结多年治超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需求以及上位法新规定,通过科技创新和规范化引领,持续推动传统公路治超向科技治超、信息化治超和标准化治超快速转变,全面创建适应我国的公路治超体系,提升公路超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我国治超工作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8年~1999年确定法律地位阶段;第二阶段为2000年~2004年单独治理阶段;第三阶段为2004年~2016年集中治超阶段,交通运输部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集中治超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第四阶段为2016年9月21日至今,新一轮集中治超阶段。在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治超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
执法人员开展道路巡查工作。
抓治理 强化依法治超,2016年9月21日以来,明确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统一了超限超载的认定标准。强化联合治超,2017年11月14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在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农村公路等全路域开展治超联合执法,指导各地优化站点布局,明确联合执法模式,严格执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落实联合执法工作流程;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增设治超检测点,突出执法重点;推行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联合执法;加快信息共享,实现货运源头联合执法。强化信用治超,2017年,交通运输部明确了10种严重违法失信标准,联合36个部印发了《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2018年,印发了《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实现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装载名单公示发布规范化。2017年一季度开始截至目前,共公示了14个批次,4614个黑名单。
抓服务 积极推进大件运输许可服务,2017年,组织完成了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同年9月30日正式联网运行,实现了起运地省份统一受理、沿线省份并联审批,一地办证、全线通行的目标。2018年,针对全国联网运行以来暴露的系列问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了11项利企便民的措施。今年,结合疫情防控新形势,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复工复产措施,全面摸底各地大件运输正常许可情况,梳理了全国路网阻断情况,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大件运输企业共享信息,以便合理规划路线,提升许可效率。推行“一网通办”,疫情防控期间,大件运输许可服务全面实现不见面服务,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而且许可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许可效率和质量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大中小企业的普遍认可。开通防疫应急物资“绿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间,对于需办理大件运输许可的运输应急物资车辆,采取“优先注册、优先受理、优先许可”措施,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创新现场核查方法,推行信用承诺制,鼓励各地将现场核查环节后置,进一步便利企业许可申报。
抓监管 强化规范执法,按季度定期印发全国治超工作数据监测情况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行常态暗访,2017年以来,分批次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较多、治超工作不力等重点地区和单位开展暗访检查。据统计,4年以来,共开展了11批次,对25个省份、158个治超站、18个源头企业、4个高速公路入口、3个许可服务大厅进行了暗访,发现问题责成相关省厅核实整改,并将治超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检查和综合督查范畴。
抓创新 按照“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普通干线检测站点监管、农村公路限高限宽物防、重要节点卡口技术监控、重点源头出门称重把关”的布局思路,打造“智能感知”的治超监控“设施网”;按照“全过程记录、全业务上线、全路网监控、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的联网思路,打造“智慧互联”的治超业务“信息网”。目前,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系统已全部投入使用,治超站电子抓拍系统正在积极推进,部分省份正在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全国联网在加快推进,计划年底前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治超综合应用平台。
抓宣传 从2015年至今,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2017年组织开展治超执法服务大走访活动,2019年组织开展大件运输许可服务走访活动,利用多种媒体和组织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一系列措施,主动宣贯治超政策和流程,了解企业和群众诉求,营造社会共治的和谐氛围。
违法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 数据显示,自2018年二季度开始,利用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数据,对全国的27个省份(除北京、上海)的高速公路货车超限超载情况进行了数据通报,超限超载率从5.4%持续下降。2019年12月16日,全国全面启动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后,高速公路的超限超载率已经稳步下降到0.5%以内。
大件运输许可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大件运输许可数量从2017年10月份办结21件增长到2020年7月份办结4.04万件。大件运输许可的数量大幅增加,许可效率、许可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实现统一 交通运输超限治理与公安交管超载治理标准实现了统一,为联合执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全国调研结果来看,现行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执行情况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执法人员依法开展检查。
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治超工作包括生产、改装、注册登记、市场准入、源头监管、路面执法、年检年审和报废等8个环节,涉及到公信、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和商务各个部门,同时还涉及8个业务,事前有大件运输许可、源头治超,事中有高速公路治超、定点治超、流动治超和非现场执法,事后有“一超四罚”和信用治超。目前,已逐步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治超工作机制。
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一直以来,治超工作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社会共治的治超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治超工作仍然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作合力形成难、发现查处难、治超执法不规范等问题。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治超工作也面临了许多新的形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的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治超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据有关数据统计,群死群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仍有50%与货车有关,其中70%与超限超载有关,所以治超压力依然很大。有鉴于此,今年4月1日,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治超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对标“四个一流”,治超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继续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以来,国务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此基础上,2018年以来,又陆续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相关部门转变重执法、重管理、重监管的观念,坚持服务导向,强化服务措施,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受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叠加影响,各地执法队伍正处于激烈变动中,对原有的治超工作势必会带来影响,需要提前准备,主动应对。
2018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公转水、公转铁,公路运输一直以来承担了全国78%左右的货运量,2019年依然占据全国货运总量的73%。从全球道路货运发展规律看,一般分起步、积累、集中、联盟四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积累阶段的中后期,拥有全国性网络的竞争者开始出现,平台化公司与大量个体户并存。加之我国正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放缓,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中的重货运输将逐步减少,轻货运输将逐步增加。上述变化,将促使当前大马力、高能耗、低性能的货车,逐渐向高性能、低能耗、高品质的货车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大部分工作管理和服务模式从面对面、接触式向不见面、无接触式发展。对于治超工作的显性要求为加快推进非现场执法和不见面许可服务,因此相关单位要提前做好准备,主动适应和转变。
治超工作要取得进展需要遵循两个策略:一是不断提高违法成本,二是不断降低治理成本。基于对上述形势和问题的分析,笔者针对下一步的治超工作思路作了初步梳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完善政策法规为基础,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信用等手段,强化“依法治超、联合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信用治超”,推进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法规完备、权责清晰、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科学长效的治超工作体系,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若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构建四个体系、营造一个氛围”。
构建完备的治超法规体系 全面梳理现有治超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加强“立改废”工作,构建集“政策法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三位一体的完备治超法规体系。
构建高效的治超实施体系 健全完善路网监控网络,建设全国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治超业务平台,形成全国治超“一张网”,实现全国治超“一盘棋”。
构建严密的治超监督体系 定期通报各地治超工作情况,压实地方政府治超主体责任。建立暗访常态化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依法查处治超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
构建有力的治超保障体系 指导各地结合公路综合执法改革,切实落实公路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根除趋利执法诱因。加强业务培训教育,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治超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服务精神。
营造社会共治的和谐氛围 推动执法服务大走访常态化,在社会上营造“不敢超、不能超、不想超”的良好氛围。
健全科技监控网络 着力打造“智能感知”的治超监控“设施网”,同时严把“五关”,即完善高速公路入口关、健全普通公路进站关、规范农村公路物防关、积极推进重要节点卡口关、把好源头治超出门关。
打造治超综合应用平台 加快建设治超系统部省平台,加快推进数据汇聚,形成“一张网”,切实强化运行,实现“一盘棋”的目标。尽快组建省、市、县三级治超管理工作团队,逐步推进跨省联合治超,全面提升规范执法,主动发现、精确查处能力。
优化大型运输许可服务 全面推行分类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于不按许可路线行驶以及持假证的车辆,要坚决查处,同时,要推行好“好差评”制度和信用积分制度,鼓励大件运输企业诚信办证、合法运输。
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推动完善省级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强化省厅对治超和大件运输许可工作的直接管理,建立治超执法与大件运输许可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确保执法改革前后有序衔接。
超限超载是个顽疾,具有极强的反复性、顽固性和艰巨性。治超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需要力度;也是持久战,需要韧性。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和地区特点的治超工作体系,不断推进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