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应急管理法治保障 提升突发事件防控能力

2020-11-15 22:31周世虹
民主与法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指挥机构法律法规突发事件

周世虹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现实反映。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是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次实践检验。

通过检验展示了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制度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突发事件应对应急管理、处置的法律法规规定相互衔接不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执行能力不足;粗暴执法和不文明执法现象严重,社会公众缺乏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应急管理知识和理性,服从配合意识不够;信息发布不及时、不统一;舆情引导效率迟缓等。

如何完善应急管理法治保障、提升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修改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1.对应急管理和处置措施的决定、批准机关进行分级分类。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决定权限;较高级别的紧急措施如封城、封闭管理、“战时管制”“战时管理”属于全国和地方重大决定事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级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国务院可以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其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无权决定。

2.对应对突发事件领导指挥机构进行统一规定。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有的表述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有的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应急指挥机构。

3.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和其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即是平等关系还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授权和被授权关系);对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权限进行划分,规定哪些应当由政府(哪一级政府)决定、发布,哪些应当由指挥机构(哪一级)决定、发布;避免形成概念模糊、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状况。

4.对事件预警、响应、疫区、隔离、强制隔离、征用、紧急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封锁以及紧急状态的名称和内容进行统一规范,避免重复交叉。对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突发事件分级(四级)、预警制度分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医疗救援事件分级(四级)和医疗救援应急响应分级(四级)进行有序衔接和统一。

5.统一制定适应于各级、各领域的标准化、一体化的应急管理和处置规则及流程,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和级别,统筹设计、编制应急管理、处置法律指南和技术指引,以避免矛盾冲突,确保政令畅通,精准实施。

(二)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捐赠法、慈善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强化、细化相关条款,对疫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交通管理、捐赠、征用、调用、重建等配套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

进一步强化、细化相关条款,对疫情防控、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交通管理、捐赠、征用、调用、重建等配套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

依法防控,在法治的轨道上统筹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实施各项防控措施

对于“战时管制”“战时管理”“封城”“封路”“封闭管理”等重大紧急防控措施,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由有权机关作出批准或决定,不得擅自越权作出决定,并且要规范名称的使用,所谓的“战时管制”“战时管理”法律上并没有依据。

(二)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决策能力

在应对急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处置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同时还应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契约意识;并准确掌握和运用行政应急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和比例原则等行政法治原则,既要做防控工作,又要注重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隐私、财产、出行等各项权利。

(三)严格依法防控,公平公正执法

严防粗暴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等不文明、不理性甚至是非法执法行为,在大灾大难面前更需要理性执法、谦抑执法;严格厘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特别是慎用刑罚手段处置轻微违法行为;避免发生一家三口因在家里打麻将被扇耳光、因打麻将被游街示众、因没戴口罩被强制隔离等执法乱象。

培育社会应急文化,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一)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责任,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开展持续和常态化宣传,以倡导应急文化,提高全民应急意识。

(二)开展应急管理和处置、防灾、救灾、急救能力的全员普及性培训,编制培训手册,人手一册;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将应急管理处置法律知识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和干部晋升考试范围;重点培训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救援队伍。

(三)提高公众法律文明素养,提升公众面对突发事件的理性应对能力,避免出现恐慌情绪,造成物资抢购,培养科学、理性的应急意识。

(四)发挥社区自治作用,调动基层群众力量参与,支持防控工作。赋予并强化社区的应急管理责任,将应急管理纳入社区治理;建立基层应急治理体系,提升社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救和综合实战能力。

(五)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救援队伍,激发民间组织的巨大热情和能量,分担政府的压力和困难,发挥公益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控。

依法发布防控信息,提升舆情管理能力

(一)明确规范发布主体、发布渠道

完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定期举办新闻发布活动,避免多头发布、多渠道发布。

(二)确立信息发布审查机制,明确审查发布责任

对拟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实效性进行审查,确保信息客观、准确、专业,避免发布内容错误、相互矛盾的信息,杜绝发布容易引起公众误解的信息;同时在发布信息时注意保护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

(三)依法及时遏制谣言,澄清事件真相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和假信息的传播必然会引发公众恐慌,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谣言和假信息更容易得到快速传播。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及时检查,第一时间辟谣,并及时发布正面信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同时依法调查,及时处理造谣者。

猜你喜欢
指挥机构法律法规突发事件
关于乡镇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的现状与思考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浅谈空降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的建立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