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颖 徐 明
(1.宿迁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2.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数字动画电影是重要类型片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人们记忆中,最早认识数字动画片始于1995年美国的《玩具总动员》,这是一部真正全新电脑制作出的3D动画片。从技术与动画理念上,开启了数字动画电影的新技术时代。数字动画片以计算机图形技术,引领了新动画电影工业的创作潮流,大家熟悉的经典之作有日本的《千与千寻》(2001),美国迪士尼的《怪物公司》(2001)、《星际宝贝》(2002)、《超人总动员》(2004)、《赛车总动员》(2011),美国梦工厂的《机器人总动员》(2008)、《疯狂动物城》(2016)、《寻梦环游记》(2017)等作品,新技术革新了传统动画片呆板无趣形式,取得了好口碑和票房市场,让数字动画电影成为最具无限技术与艺术潜力的重要类型片。
动画技术本质以各种绘画形式,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艺术样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数字动画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绘画艺术、图形图像技术等手段,融合而成连续生成出绚丽多彩的且生动逼真的虚拟动画。数字动画的产生,使3D动画、CG虚拟特效、数字图形图像及动画合成等技术手段应用更加广泛,动画形象越来越丰富,完全颠覆了传统动画影像本质,解决动画艺术创作中想象力和异类物种技术再现等问题,创造出全新数字虚拟动画技术美学应用。有关数字动画的技术如何发展、数字动画技术应用及数字动画技术美的核心等问题,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话题,期待从中获得一些对动画制作技术的经验和美学思考。
人们提起动画,最早印象是连续播放的一系列“儿童专利”活动图画,传统手工绘制的图画,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使静态图画连续运动,人眼便看到了一幅幅活动的图画影像。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出现,数字绘画技术诞生,许多画家开始尝试用计算机绘制图画,科学家们开始利用计算机绘制军事类等动画进行仿真研究,电影艺术家们开始用计算机动画替代胶片的制作。由此,数字动画电影开始从手工绘制转向数字技术绘制。数字技术无论创作技法,还是视觉效果,都给动画电影带来翻天覆地变化。借助于数字技术制造的动画称为数字动画电影。数字动画技术精堪,镜头影像视觉逼真、夸张、愉悦,具有独具自身魅力。如科幻动画《机器人总动员》,表达一个关于环境及人类进化的主题,以地球上的清扫保洁机器人瓦力,偶遇宇宙来的机器人伊娃并爱上她,瓦力与伊娃之间的爱情,数字动画及两个环境空间的间隔,制造了瓦力乘坐飞船到宇宙太空历险记。影片中大量运用3D动画特效,制造机器人角色和太空飞船,无论机器人外貌还是宇宙太空与飞船,动画形象非常细腻化处理,立体质感尽量做到极致,构筑出一个难辨真假的虚拟动画世界,为科幻电影数字动画创作开启了先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算机绘画经历了十年探索,3D图像技术完善与计算机硬件技术改观,动画制作突破很多技术瓶颈,交互技术、仿真技术及动捕技术等出现,增强了动画制件技术,使其更简洁化和快捷化,改变了传统动画技术繁复而琐碎的步骤,非线性、超真实、高清晰度数字动画很快赢得市场。特别是3D真人捕捉动画技术、CG虚拟特效、视频数据流高速传输技术等应用,拓宽了动画电影创作灵感,动画电影市场迅速被扩大。数字动画技术很快就改进了拘囿于传统的僵化、固化思维,让过去难以实现的表达方式成为现实,动画电影乘着数字技术之翼日益膨胀,很快地风靡全球。如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先后有《星球大战》系列、《虫虫危机》《怪物公司》等精品问世。数字新技术让动画形象、动作和场景更真实,细节更丰富,CG场景合成制造了虚拟场景,让很多缥缈想象空间得到呈现,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盛筵。正如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制作科幻电影《终结者2》时利用全新3D数字动画技术,让真人演出与3D动画技术融合,完成人物角色“真实虚拟”三维立体动画融合,逼真地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未来机器人杀手。其后他总结时所言:“视觉娱乐影像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也就是说,动画电影实现质的飞跃和完美的技术革新的时代是从3D技术的到来开始。就像是电影从黑白默片转到彩色片,从无声电影转到有声电影,从胶片电影到数字影像技术的演变,每一次技术的改进,更多是赋予电影艺术及技术美学观念快速转变。
20世纪90年代至今,计算机技术赋予数字动画更多的技术虚拟空间,三维立体形象的逼真效果,动画电影制作领域越来越宽广,动画制作技术也不断革新和完善,创作技法涌现了新的变化。崭新数字虚拟动画、VR动画、CG动画等,契合了大众超越现实的镜像幻想,使动画生产出更令人惊奇视觉盛宴,艺术表现更加多元,动画电影风格鲜明,技术便利性、逼真性和立体性,动画影像表现力、视觉冲击都似乎更先进。各种数字技术突破与融合,促进动画的生成、场景合成、虚拟演播等技术新突破,推进了动画电影像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这里,除了美国梦工厂、皮克斯和福克斯的蓝天三足鼎立外,华纳、索尼、史克威及日本、中国及欧洲等影视公司积极加盟,导致动画电影市场异常活跃,进入到群雄逐鹿的时代。
技术与动画艺术有关系吗?我们早就知道,动画制作从早期依据手工绘画,演变到今天计算机生成2D动画、3D动画及CG特效、数字交互、仿真及动捕等技术。计算机技术介入到动画制作,技术上得到了革命性突破,实现了过去难以展示的形象和场景空间。像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人鱼公主、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奇幻影像的再现,揭开了全新数字动画技术篇章,让技术打造了动画的仿像光影景观,制造最富表现力的虚似动画形象,视觉之魅力独特、震撼,并赋予动画技术美学趣味感,推进动画电影快速发展。
动画电影是一个视听艺术媒介,技术赋予动画的生产、制造和艺术奇观样式。同时,技术的演变,加强了动画艺术形象内涵,表现风格,开拓了市场。动画电影制作汇集了计算机技术、绘画艺术、艺术设计、电影技术等人才,是一个高度协作和集体劳作领域。不可否认动画艺术样式须有强大数字技术支撑完成。如美国动画电影《汽车总动员》,以独特的数字技术手段讲述一个神奇的汽车王国,影片中有一群品牌多元、款式多样、会说话、能思考、生动奇特的汽车动画人,各种车型轮廓清晰、色彩鲜明。影片将汽车拟物为一座现代化城市,车库是他们的家,加油站是他们的餐厅,汽车旅馆是他们外出的休息场所。此部极具拟人化的汽车动画电影,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
动画电影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技术支撑了动画形象革新。设计师们用想象绘制图画形象,分解动作,把人类对动感的欲望通过计算机逐帧记录,形成连续数字影像直接表达出来,使动画形象造型迷人,场景神奇、真实,视觉感受很奇特。特别是3D动画技术,很容易将想象力丰富的虚拟世界,在视觉上呈现出立体感和技术美感,呈现出鲜活可爱的动画形象、鲜明个性及人性精神。如《汽车总动员》中,采用最先进3D建模各种汽车品牌及造型,针对每一辆汽车的车体形象、金属外壳材质及不同品牌车身,均做了非常细致和逼真的技术渲染,塑造了各种车的形象,表现丰富多变,细节非常漂亮,赋予了不同车型与不同品牌等不同个性的汽车形象。这里,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生成经典汽车动画形象,是各种数字新技术综合应用,降低了动画生产工艺,不再需要动画师们一帧一帧亲手去绘制图画,中间补漏与色彩修复,而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彻底改变银幕上每一个动画形象,运动图像技术仿佛制造了虚拟空间,逼真立体场景和角色视觉效果,成为新动画时代最佳技术的烙印,极大地增强了动画电影的艺术质量和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段和形式,也让动画电影快速步入到数字虚拟交互时代。
技术制造最终服务动画视听艺术,动画电影同样须用影像讲故事,传达情感,营造跌宕起伏的剧情,数字技术应用决定动画电影精彩程度。像《汽车总动员》的场景设计上,将故事空间设定在雄奇壮美山峦、壮丽瀑布与空旷沙漠等优美景色,成熟的CG虚拟特效、交互、仿真及动捕等技术,营造出汽车带着尘土飞扬,在路上飞扬奔跑,仿真虚拟场景高度真实,镜头气势恢宏。特别是红色汽车沙漠中绝尘而去,与真实世界极为相似,达到非常完美的结合。甚至难以区分真正汽车世界。不可否认,要想生产一部好看、精良的动画片,对技术应用极为倚重,整个影片中,数字动画制作探讨如何能创造出真正汽车形象,不仅要拟人化让汽车说话,还要设计出不同性格、外观,不同汽车角色与造型,使每一辆汽车形象个性鲜明,形神兼备,表现凌厉,充满数字动画电影艺术的趣味性。
动画艺术表现力和内容提升,技术不能喧宾夺主而成为主导,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推动才可能共赢。如动画片《冰雪奇缘》,以一对姐妹的公主形象,视觉快感上设定人物。通过人物设置故事场景,用快感突破物理空间假定,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蜿蜒冰河、幽深雪谷、冰雪山川等人文景观,象征着主人公被隔离与封闭,迷失与孤独;当场景中出现冰川解冻,候鸟悠然回归及草木花香沐浴时,意味着主人公性格与命运关系的变化,内容与艺术表现,始终是创作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数字技术让艺术家们试图建构具有技术美学的视觉表达,完成动画超现实异化的审美世界。著名动画家诺曼·麦克拉伦说过:“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动画本质就是运动产生连续的视觉幻象,数字技术制造一个个虚拟三维世界,艺术创造了现实中并不存在世界,使动画形象富有激情和活力,视觉立体效果冲击力强,艺术内涵表现丰富。
有关动画技术美学问题至今尚无专著论述,但动画电影艺术却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糅合了诸多艺术文化和技术,已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类型影片。伴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动画电影制作从传统的机械式技术,转向数字技术美学探讨。这种数字技术制造出的影像,追求到非常不同的视觉美感,动画创作不再囿于视觉形象和娱乐表现,而是陌生化、奇观化艺术造型美。无论是异种物外星、鬼怪,还是魔幻超级英雄等,都不再单纯是故事人物或情节,而是虚拟数字技术制造出了奇观的技术美学思考。
数字技术让动画电影追求到以幻为真的视觉世界。动画凭借数字技术和丰富想象,绘制各种动物、植物、异种神灵等活跃银幕上,很多虚拟幻觉变成奇特可视化景象,让无生命的异种物成为有生命物种,凸显出数字动画造镜技术,重构数字动画电影生存图景和传播价值。奇特造型和丰富视觉表现力,场景环境的立体感,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如《怪物史莱克》动画片,史莱克是形象奇异,外表看起来凶狠残暴和奇丑的绿色怪物。但滑稽丑陋面孔下的幽默姿态,却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使怪物史莱克与人类并没有太多差异,丑陋外貌有着勇敢和善良,数字技术使图画、模型或无生命物种产生出栩栩如生的幻觉形象,在视觉上产生愉悦性、动态趣味性美感,以此捕获到视觉关注,将蕴含在现实中的外表美丽不等于内心美的美学价值很好表达出来。同样,在《侏罗纪公园》中,数字技术使现实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本不存在的恐龙,再现人们视野,无论恐龙动作、形态和情态都符合人们对恐龙动感欲望的直接表达。数字技术绘制了千年神秘诡异恐龙生物形象,追求到一种动画仿真纪实美学,使人们对恐龙幻象模拟化印象深刻。
动画电影是一种艺术商品,数字技术快速提升,动画电影视听“致幻”视觉美学更加明显。“幻觉”是动画电影中天然存在的元素,能将奇幻、魔法、未来、星际等,融入到动画世界描写中,增强人们对动画的审美趣味,开创了数字动画艺术,革新了这一领域。如《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等,均以数字技术构筑“美国梦”的想象景观。采用“以幻为真”的视觉表达方式,全新诠释个人生命经验与价值的意义,力求借助形塑差异化、多样性的“自我”符号,去消解传统美学符号中陈旧表征,生成更具时代文化特质的技术审美肌理。不断丰富、变革主流意识形态的内生力,从而进一步强化美国主体文化的社会辐射力与牵引力。同样,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数字技术建构了聪明的喜羊羊和坏得可爱的灰太狼形象逼真,喜羊羊所属的羊族和防止灰太狼所属的狼族,把狼族偷羊等系列有趣故事情节,在一场场壮观视觉景观中展现,激起强烈的技术审美情趣,完成了异物种具备辨识性的他者文化呈现,打造了后工业动画美学的空间。正如《复活》导演克里斯蒂安·沃克曼所说:“CG动画电影自始至终是一个科技项目,但制作者并不是想通过影片视觉效果炫耀自己技术水平,而是要让技术表现更好的艺术性。”数字技术为动画电影制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触觉审美感受,令人惊叹逼真特效,动画捕捉技术,最终呈现的银幕形象活灵精怪,观众再一次体验到数字动画技术的强大实力。
镜头是动画电影的重要组成内容,动画电影制作中离不开镜头剪辑组合。正如某导演所言:编剧是文学剧作,剪辑是影像的创造和美学表达。这种表达是创造镜头更多优美性、风趣性、奇妙性和幽默性等视觉效果,达到动画镜头语言拥有刺激性、审美性和情趣释放性。
动画剪辑技术在对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对于动画运动规律的设计更加具有准确性和把控性,将动画电影的超时空特点、夸张的表现风格运用到极致。如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首先通过一个固定镜头介绍人物,表现千寻四处张望寻找方向,然后是千寻行走去找父母的各种动作。剪辑叙事中,将行走环境交代出来,动作表现和情节交代传达清楚,并随着镜头层层深入,控制事件进程和人物关系。同时,在镜头转场中,线索空间转换和不同角度转换,不断地添加闪现、动叠化、同体、凤眼等特效转场,控制叙事节奏,以增加镜头间叙事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流畅性。又如,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线故事是比较传统的六幕剧。片中完美流畅的叙事转场,节奏推进干脆利落。极具中国风元素的视觉画面,如三星堆、钱塘江、毛笔、花卷、肚兜、毽子等元素融入自然,代入感强。影片先破后立,打破传统框架故事束缚,一方面在设计哪吒人物形象上赋予了新的定义,一双萌萌的大眼睛,一对黑眼线,又萌又丧的形象打破常规。另一方面故事线索赋予了哪吒在当代背景下的时代意义,引起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当代共情性。抛去剧情,这部影片在后期特性和场景渲染也有极强的感染力,快节奏剪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极富观赏性。最后师徒四人在社稷图里打斗的场面极具震撼力,堪称经典画面,视觉效果十分壮观,从而增强了动画整体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励观众产生无尽的思考。
毋庸置疑,数字技术介入到动画制作,使动画电影真正进入工业技术美学时代,赋予动画电影新艺术内涵,改变传统动画审美语境、审美对象,拓展动画制作新技术空间。特别是虚拟动画、交互、仿真、动捕等技术,打造了虚拟立体奇特影像视觉效果,留给人们完美的视觉感觉,使动画制作技术更加纯熟,虚拟实景真实感极强,动画新技术美学形态更加丰富,一定程度改写了动画视觉形式,获得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审美体验,让动画电影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及技术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