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姣 何梦龙
(吉林艺术学院 新媒体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影视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声音艺术展现出影视作品新的艺术魅力,让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开拓。融入思维空间的创作是声音艺术最大的魅力,声音的创作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弥补画面的“空白”。而“无声”的处理方式是独特的角度,“它可以将现实或非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加以扭曲、变形和夸张,从而来表现画面没有或不能展现的事物,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激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影片思想的宽度和情感的广度。
在技术方面,人耳在长时间暴露于响亮的声音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无声”的处理方法让耳朵有机会“呼吸”。在情感方面,这种写意的“无声”设计,可以确定演出空间、营造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等因素。创造性地使用写意“无声”可以增强或削弱情感音乐的烘托和声音空间的效果,从而帮助我们突出影片中的戏剧性和情感表达。总而言之,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赋予了“无声”意义,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应,最终都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无声”为我们释放了充满情感和想法的广阔空间,可以进行解释和推断。以一种违反直觉的方式,使我们发现电影中的“无声”不再没有意义。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声称:“尽管语言是有限的,但思想却是无限的。”当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代表性的语言不再能掩盖思想时,“无声”的处理就占了上风。除非对话,否则声音通常可以在电影的语言里,代表情感、意图或动作。消除这些声音后,我们倾向于探索无限的思想。
电影《少年的你》是一部关注校园欺凌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影片的声音作为主导因素,驱动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变化,从声音入手,真正地关注校园欺凌这一现象。在音频设计方面该片多次使用“无声”的处理方式,如在电影开篇女主角教学时、女主角在高考落笔结束时、男主小北打群架嗡鸣时等。该片聚焦于沉重的校园欺凌话题,音频处理上应为阴霾压抑的风格,但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会有一种阴雨后重见彩虹的感觉。这是因为电影不仅着重于剧情代入方面,更多的是在音频处理方面,从“有声”到“无声”再到“有声”之间形成强烈对比。音乐和音效分别以各自不同元素同时给予了一种压迫感,这种音乐音效有机地相互建立,也在听觉感受上可以更统一地传递给观众所表达的主观情绪。影片中给人的这种希望不是像《肖申克的救赎》那般,一直坚持到最后才终于释放的,而是始终贯穿整部影片。“无声”的处理可以表达弱势优等生自己的坚强和主张,也可以表达硬气混混藏在眼底的温柔和正义。小北保护着陈念,其实何尝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心里的正义和善良。在片中导演有许多对着脸拍的镜头,当全世界安静,仅剩下演员的呼吸声时,能通过大银幕看到演员极具生活气息的脸,能通过气息感受到他们极其细微的心理变化。影片的最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男主角替女主角背罪、女主角自首等情节顺势展现开来;像是一场暴风骤雨后的宁静,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使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实现了“静谧是声音情感的延续”,同时真正将意、情、真、画等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在很多影片中,我们会发现,当需要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或营造一些惊悚、神秘的环境时,这时采用“无声”的处理方式会达到理想的艺术表现效果,如声音突然地消失会让人产生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它可以迅速将观者带入剧情中,从而体验到“声”临其境的感觉,使观者的情感更好地融入影片的故事发展或环境变化当中。
大多数恐怖类型的影片时常使用低沉、紧张等音乐及音效,让观众群体得到恐怖和悬疑双重听觉体验。而电影《寂静之地》东趋西步,惜声若金,反而营造出更紧绷、更高级的恐怖惊悚效果。在创作之初,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邀请到了好莱坞声效设计师埃里克·阿达尔与伊桑·范德莱恩,在影片的音效设计中,二人力求在有声和无声之间牵动情绪进行平衡。不按照现实中的声音感觉设计声音,而是在“无声”中创造恐惧,这是全新的视听挑战。这部电影中的环境声几乎全部被抹掉,反而突出了外星物种自身发出的喘气、运动、撕裂等声音;每一次的突然来袭,在“无声”的氛围中都显得更为惊悚,“营造出瞬间死寂的气氛可以表现人物情绪的骤然变化,表现人物在突然面对异常激烈的冲突和巨大的灾难时的内心震撼和不知所措,用‘无声’来制造恐惧气氛,将影片的情绪推向高潮”。
影片的声音设计不只是满满的对白、效果和音乐;长时间的大声压级的声音,会使观众的听感适应当前的声响环境,如果想再次爆发强烈的声音就很难做到。而利用这种“无声”的处理方式,可以调整、把控影片的节奏,营造一种强烈的视听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影片的高潮,使影片的声音更具有冲击力和张力,就“如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是一种蓄力,在等待着下一刻的爆发”。米歇尔·琼在书中写道:“沉默永远不是中性的空虚。它是我们预先听到或想象过的声音的反面;它是对比的产物。”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纪录片风格的影片,导演让二战那段沉痛的历史通过强烈的视听对比更加鲜活地展现出来。在剧中“无声”多次把控影片节奏,在残酷的地方,脆弱感油然而生。画面定格在金色的农场上时,远处驶来一辆汽车,瑞恩母亲缓缓地抬起头注视着驶来的汽车,步履蹒跚地走到门口,摔倒在门廊上。在这段影片表现中,没有任何台词,镜头从背后慢慢注视着瑞恩母亲抽泣的背影,还有一张兄弟四人的合影。在“无声”手法处理下,慢节奏更加体现了现实性和讽刺意义。在敌方火力对士兵的水下射击片段中,对炮弹缓慢射入海底的声音状态进行处理,使大部分声音通过水声被过滤掉,并且在混合中的作用减小。短暂的一会儿,我们只听见水流和上面战斗的沉闷声,然后才回到海滩被入侵的刺耳声中。此段使用“无声”处理手法里的强弱对比,通过水的过滤,削弱了子弹冲击的能量,从而给人耳提供“喘息”的机会;片刻之后,汤姆·汉克斯(Tom Hanks)饰演的米勒船长(Captain Miller)因附近的爆炸而震耳欲聋,并再次使用沉默或近乎沉默来表达这一点,“当现实环境变得空寂无声之时,人物的细微动作反而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从而突出了在战斗和喧嚣中保持片刻平静的对比处理手法。
在故事的结局部分,同样也使用了一段“无声”处理手法。一次爆炸过后,米勒用自己的意志,绝望地一枪又一枪地打着驶来的坦克,他的眼前已经一片空白,嗡鸣声贯穿整个脑海;炮火连天的声响不复存在,震撼力使得画面更加悲壮和轰烈。快慢、强弱等节奏都是“无声”所把控的,这之中当然也包括生与死。死亡(战争)与生命(存活)一旦被放置在同一架天平上,那么就注定增加了“毁灭”二字的分量。在“无声”手法处理下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
微妙的音景,可以有效地利用它来提高电影的戏剧性,“无声”在影片细节里的运用,并不是表达倒退回无声电影的时代,而是指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为了凸显细节和微妙的音景,所采取的暂时性的削减声音的方式。
影片《老无所依》把“无声”在细节里的运用施展到最大化,对于故事诉说无关的人和物,声音处理手法上选择了削弱这部分,消解可能导致其他干扰的声源,从而突出细节的表现。
影片中车祸的一场戏,在喧闹而混乱的冲击之后,一切仍然静止。沙哑的声音、嘶嘶的引擎声、遥远的树皮以及树木的平稳刷音等细节的表现,加剧了声音的宁静。这个宁静的郊区传达出一种孤立和寂静的感觉。哈维尔·巴尔登(Javier Bardem)下车时,我们听到了碎玻璃和门声,他那令人振奋的脚步声在空气中显得更加刺耳。
如果场景中恰巧播放背景音乐,那混乱后宁静的细节就不会那么令人专注。没有声音反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刺痛感,难以逃脱。通过从诸如此类的某些场景中省略音乐,观众可以更好地与他们所经历的事物保持联系。这是因为观众与银幕上所描绘的事物之间的差距被大大减小了,观众被影片细节吸引进来,完全沉浸在场景中。由于音量的突然对比,每个安静的细节都增加了瞬间的强度。我们只能静静地思考精细画面与震撼场景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被喧闹的信息所困扰。
沉默使我们开拓了感性与理性空间,但这种空间使我们发现影片中的沉默不再失去意义,而是赋予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无声”这种表现形式是电影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无声”成为强调影片重要戏剧性片段或调整结局走向的一种很好的处理方式。
“无声”在发展电影的结局走向方面具有深远的作用,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听不到的声音让观众的思维竞相迸发,通过结局填补了影片本身的空白。
在电影《一切尽失》中,老人在海上生活了许多天,经历一次次的失意之后,他依然保持着镇静;整部影片在1小时11分4秒之前都是“无声”的画面。当老人乘坐的救生艇又一次漂到暴风雨中,巨浪掀翻了救生艇,老人顺着救生艇爬上了救生艇的底座,他又熬过了一个夜晚;第二天风雨过去了,老人的体力越来越差,他打开之前带到救生艇的那桶淡水,喝一口却发现水咸得难以下咽,这才发现,原来他灌水的时候没有扣好盖子,淡水全部被污染了;他在这里喊出了全片第二句台词“f××k”,失望与绝望在此刻爆发,从而产生烦躁的主观情绪。“无声”在此影片中表现了老人强烈的求生欲望,在经历一次次的打击之后逐渐崩溃,从老人的角度表现出他绝望、痛苦、无奈与无助,从而为结局埋下伏笔。
在有声电影中,“无声”这种表达方式一直在挑战我们的空间感,因为它不仅为想象力打开了空间,而且还开拓了声音本身的多样性。这就是“无声”给予影片的留白效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赋予人无限遐想与渴望。
电影可以利用声音来表达叙事,同样也可以通过“无声”的方式来表达。当从场景中剥离一部分声音时,会创建一个空隙,观众必须填补这个空隙,以便完整地理解他们所观看的内容。填补空隙将使观众更加贴近电影,正是因为影视作品视听艺术中“有声”和“无声”的完美配合,才使导演对作品进行了更好的诠释,同时也为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