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勇 王 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强调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和经济合作倡议,它更是一个用文化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一起的全球化倡议架构。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精神。电影也是文化传播媒介,在传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对外传播文化最为合适的载体。
西部电影曾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一批诸如《黄土地》《野山》《老井》《人生》等展现西北风土人情、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性格与现实生存状态的优秀电影。这批电影具有独特的样式和文化视角,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引起中外观众的共鸣,在中外影坛声誉极高。然而,曾几何时,西部电影风格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影响一代人观影品位的电影类型从喧嚣走向了沉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和经济成为联系亚欧大陆交流的桥梁,西部电影也迎来了复兴的契机。置身于“一带一路”语境下的西部电影,如何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呈现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如何充分发挥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功能,从而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跨越文化屏障,实现彼此间的对话与沟通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西部电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与现代民族性格“活化石”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迷离的电光声影里,西部电影书写着民族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苍茫遒劲的西部空间,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西部人文,以及西部人身上所体现的坚韧、敦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西部电影的基本叙事元素。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物象的视觉动态传达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影视作品首先要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它们势必要借助一些影视画面来塑造人物个性、展现人物内心、抒发内心情感等,这些影视画面也成为影视艺术的主要手段”。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貌或“地域奇观”是西部电影一以贯之的流派特征。《人生》《黄土地》《黄河谣》中广袤深沉的黄土地、雄浑舒缓的黄河,《双旗镇刀客》《新龙门客栈》《天地英雄》中荒凉的沙漠,《猎场札撒》《黑骏马》《图雅的婚事》中壮阔无垠的草原牧场,《野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美丽的大脚》中敦厚古朴的西部山村,《盗马贼》《冈拉梅朵》《可可西里》中悠远神秘的藏区风景,共同勾勒出西部地区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成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影像标志。这些不加雕饰的原生态景物在众多电影中反复出现,不但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体验,而且还令人思索,回味不已,“这些自然景象的造型和影片所要阐释的思想内容,同创作者的哲理追求与情感态度,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大多和情节因素、人物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整体统一的和谐”。
中国西部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集聚地。在这里,两种文明形态相互冲突和融合,构成了迥异于别处的西部民风民俗,呈现出西部独特的人文风情。西部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祭祀、婚丧嫁娶等各种生存活动,是西部人文生态最为显性的一面。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与风情在西部电影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体现,《可可西里》中的“天葬”场景,《盗马贼》中的宗教祭祀,《菊豆》中的规矩礼仪,《黄土地》里的腰鼓阵、祈雨仪式,《红高粱》中的花轿、唢呐,《黄河谣》中的闹社火,《炮打双灯》中的爆竹烟花,《秦颂》中的传统乐器,《活着》中的皮影戏,《人生》中的乡镇市场,《秋菊打官司》中古朴的民风等从不同角度阐释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正是这种对传统历史与民俗、传统文化及风情的镜语展现,有力地强化了西部电影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美感。民俗景象和仪式的奇观性既构成了中国观众对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遗存的直观认知,又构成了西方观众对东方世界好奇的窥视欲望,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赢得国际声誉铺设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西部精神在早期的西部电影中是一个集中呈现的文化表述,形成了一系列的符号系统和文本序列。作为中华文化诞生地,西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华民族精神、传统观念、原始思想相交叠,这也是早期中国西部电影的典型文化特征。
作为西部电影的叙事主体,置身恶劣生存条件与封闭落后文化环境下的广大西部地区人民,长期在人与自然、愚昧与文明、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碰撞中痛苦、挣扎、抗争,正如《老井》中为打一口水井,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老井村人;正如《黄土地》中在几千年愚昧、落后的封建宗法思想压迫下挣扎与反抗的翠巧与憨憨;正如《人生》中不甘听从黄土地对祖祖辈辈人生命运安排的高加林。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保守走向开放的时代,西部广大农村地区与当下都市文化的矛盾冲突凸显出来,《野山》阐释了农业社会狭隘的民族文化心理与现代文明观念相抗衡的历史性文化困境;《美丽的大脚》从侧面展现出这片古老、深沉的黄土地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带来的冲击。就是这样在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抗争中,在传统与现代、愚昧与文明的冲突中,彰显了西部人民坚韧执着、拙朴敦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西部电影曾经为中国电影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个性化的历史叙事为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书写了光辉的开篇。但以往西部电影走出去的模式中,更多的是以弱势姿态呈现民俗奇观、文化奇景的封闭的自言自语式表达,或许能造成一时轰动,但“狭窄的民族视野妨碍着民族电影不断扩大自己的交流范围,也局限了对所表现的题材作更为深广的审美涵盖”。“一带一路”语境下的西部电影,应树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以独特的文化积淀和艺术气质,通过跨文化的影像语言,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文化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走向世界的西部电影,要探寻国际化表达的精神内核,遵循人类共通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表达,展现引发世界各民族观众强烈共鸣的价值观念。“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家庭、爱情、亲情、友谊等是属于全人类共通的情感,生命、死亡、存在、毁灭这些终极关怀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青春、健康、真善美等更是全人类共同珍惜的价值。”陆川的《可可西里》讲述了一支巡山队自发保护藏羚羊的故事,真实再现了自然环境的荒凉残酷,盗猎者屠杀藏羚羊的血腥场景,巡山队员为保护藏羚羊做出的浴血拼搏。影片表达了一种世人都可能有过的心路历程,即信仰与生命之间、人类自我与大自然之间的理性思辨。《可可西里》关注生态环境、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思考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共鸣。同样,张艺谋的《英雄》以宏大的场面、精美的画面呈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化”,成为中国电影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的银幕表述,但同时也陷入了某种“他者化”的文化圈套。所以有学者说“张艺谋和他的电影已经不再试图展现全球化中的中国‘奇观’,而是试图用中国式的代码阐释一种新的全球逻辑”。
从电影的艺术本质上看,影像与声音这些电影语言外在的可感元素被以蒙太奇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共同实现电影的传情达意。西部电影要获得跨文化传播的成功,首先是要获得观众的认同,创作者必须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欣赏习惯、情感需要以及审美期待。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易于和表现他所属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共鸣,同时由于求奇、求新和渴望了解陌生这一系列心理因素制约,也愿意接受他种地域、异族文化形成的艺术作品”。《卧虎藏龙》征服国内外观众的主要原因就是该片的包装既给西方传统影片中“理智与情感”的叙事母题以新鲜面貌,又通过中国特色给这个传统母题以新的诠释方式,既注意了审美心理的“熟悉化”,又契合了西方观众求异的观影心理。
西部电影在满足“他者”视角的同时,也要保持自身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对于早已对好莱坞模式烂熟于心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从东方电影中看到某种对好莱坞的超越或者背离。”相当一部分得到国际认同的西部电影都运用一种反模式化的个性化表现形式。影片《可可西里》运用了与主流好莱坞电影迥然不同的纪实风格,自然朴实的蒙太奇形态,没有刻意地强化、营造、渲染生活的戏剧性因素,所有的景、人、活动甚至人物对白都是赤裸裸原生态的,冷峻萧瑟的画面和简洁有力的电影语言带给观众的是关于生命和生存的震撼。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精准的商业模式。长期以来,世界各大电影强国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制作技术、强大的推销能力保持着世界电影市场霸主的地位,近些年来这种势头更是有增无减。中国西部电影要走向世界传播文化,就要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电影的先进理念与商业操作规则,不断融入国际影视竞争格局。张艺谋说:“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推广,可以明显看出系统地向好莱坞的商业操作规则学习,很有必要,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电影越接近规范化操作,说明中国电影越成熟。”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不断瞄准全球电影市场,尝试国际化的电影运作:与海外制作发行公司的合作、国际化的创作人员班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加盟等,这种围绕电影产业链的系统运营为西部电影“国际化”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也使西部电影在更广泛的国际受众中得到传播。张艺谋的《英雄》,对准西部苍茫悲壮的自然景观,组建了有丰富国际经验的创作团队,使用了具有国际号召力的明星,配以超一流的电影制作,在海外市场赢得高额票房收入。尽管有人指责其华丽有余而内涵不足,但作为西部电影在商业运作上的初次尝试,无疑为西部电影制作与发行的国际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文化的发展往往需要通过在与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的不断对话中建构起自己的身份,“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种文化,往往是在两种文化交往和商谈中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结果”。“一带一路”语境下西部电影要担负起跨文化传播的使命,需要采取一种开放、平和、博大的文化心态,把“和而不同”作为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原则,既要保持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要吸纳全球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文化。可以说“和而不同”是西部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也是不同文化对话的终极诉求。
“和而不同”的文化诉求首先需要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一带一路”语境下,坚定不移地挖掘本民族文化,辨识和提取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西部电影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西部电影发展的过程来看,正是典型的西部特征,包括西部物象、西部精神、西部文化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电影言说和流派风格,当这种风格,或者说精神,与不同时代背景相结合,就构成了西部电影不同的魅力特征。
不得不说一些中国电影在国际化的电影市场旋涡中迷失了方向,放弃了对民族文化和现实资源的挖掘,丢掉了自己最本真的特性。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族传统、民族性格与文化根基是西部电影的灵魂,缺失了民族特色的西部电影只能是一副无骨之躯,难以维系电影应有的丰满人物形象与文化底蕴,也不会得到“他者”哪怕只是猎奇的认同,自然也就不存在跨文化传播的价值。西部电影不管是早期的《黄土地》《老井》《人生》还是新时期的《美丽的大脚》《英雄》《可可西里》等在世界影坛取得的地位证明了文化独特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只有彰显自身的文化价值、凸显其作为人类文化宝库财富的典型意义,才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获得话语权。
跨文化传播理论告诉我们,“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本土文化的纯洁性,甚至把本土文化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不仅会丧失本土文化发展的经济可能性,更会弱化本土文化对非本土文化的传播力量,丧失文化竞争力”。电影作为一种有力的跨文化传播媒介,不仅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影响力,还须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好莱坞电影成功的一大因素在于它吸收了众多他国人文精神和艺术品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彰显或缩写”,它最大的特征便是在彰显自身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传达的同时,不拒绝外来文化甚至有意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地方认同。问题是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如何进行技术包装和文化重塑,这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带一路”连接着不同民族与地区,不同文化之间难免存在差异和竞争,而“文明宽容”能最大限度地拉近不同区域人群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距离,使之依存与共、共荣共生。对于中国西部电影而言,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宣言,而对于观众而言,则不仅是对西部电影的有力宣传,也是对未来西部电影的一种期待。西部电影应认清并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现代人文演进的优秀成果,借以丰富并拓展自身的现代文化内涵,积极地以一个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在世界电影文化图景中描绘自己的蓝图。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跨文化、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为人类构建理想的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规范的全球文化,创造出丰富、开放的对话空间。“一带一路”建设也将使西部电影迎来新一轮的辉煌。在肖云儒看来,当下西部电影正面临着三大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环境。二是中国西部内在的文化结构的机遇,西部内在的文化结构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辐射面极大的文化结构之一。在这个大范围内的文化符号很多,都不同程度构成了融通民心的精神纽带。三是西部电影固有的艺术精神至今依然有活力、有意义。”
当然,机遇从来都与使命并存,抓住机遇的同时不能忘记肩负的重任。“一带一路”理念下的西部电影发展必须时时恪守“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总体构想,致力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人文魅力、丰富文化内涵、承载全人类真善美的电影作品,实现其跨文化传播的使命与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