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模式探究

2020-11-14 11:04
声屏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纪录片时代

当今社会,新媒体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多数人都利用手机跟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传统纪录片的记录时间长,讲述内容较为乏味,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并不喜爱观看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过真实、独特的叙事方式使人们逐渐关注纪录片。微纪录片选取事件的核心内容,运用独特的短加工机制为纪录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微纪录片的相关概述

纪录片本身就具有纪实、记录的特点,以真人、真事、真实场景为创作素材,运用艺术手法直接拍摄现实生活中的事和物,获取影像和音频材料,再将影像和音频进行剪裁和加工,真实地反映现实场景、表达客观事物,突出主体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感悟。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冗长的纪录片也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多媒体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纪录片的诞生。

微纪录片有助于缩短观影时间,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还能传承纪录片记录真人真事的精髓。微纪录片本身具有制作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下广泛传播真实场景和发生的事件,具有强烈的表达特色,能够准确传递制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艺术效果良好。

微纪录片的发展可分为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初期阶段是刚刚步入新媒体时代后,拍摄工具和媒介平台逐渐多元化和开放化,全世界的拍摄者将自己拍摄的视频上传至平台与他人分享,小至生活琐事,上至国家政策都有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发展阶段是指随着拍摄者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专业化团队开始拍摄有故事的视频,时长较短、内容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从2010年起,微纪录片逐渐进入繁荣阶段,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微纪录片概念,严格规定了微纪录片的时限。国家和社会媒体都对其给予支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

新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微纪录片的受众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微纪录片的用途也越来越广。微纪录片以真实事件发生场景为基础,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素材,以人物特征为典型进行加工,合理且真实地传达出微纪录片作品背后的意义。有些微纪录片真实反映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些微纪录片则是企业的商业广告宣传。微纪录片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导致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微纪录片汲取以往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艺术性的特点,运用相同的素材记录真实的现实生活,再对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传达出作品背后的意义。微纪录片摒弃传统纪录片时间冗长的问题,严格运用非虚构的技术手段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深刻表现主体内容。目前,微纪录片的受众群体较为广泛,内容涵盖范围包括民生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等。微纪录片延续了纪录片的特点,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同时也为未来微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实践经验。

新媒体时代创作技术的突破

拍摄技术智能化。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微纪录片的拍摄水平,提高了微纪录片的拍摄效果。拍摄设备更加轻便,拍摄技术更加智能化,后期制作技术也更加完善。微纪录片的拍摄设备起源于法国人朱尔发明的摄影机,之后,麦布里奇、马莱等人研究出便携的摄影机,可以拍摄连续性画面。微纪录片对设备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我们现在用到的微单、单反相机都是由早期拍摄设备发展而来的,而且用一部手机也可以拍摄微纪录片。例如《三分钟》就是一部由手机拍摄的微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过年期间,一位列车员母亲因值班无法与孩子团聚,仅仅在列车停靠的三分钟里见了孩子一面,孩子给妈妈背诵了乘法口诀。短短的7分钟影像,却使无数观众泪目。

剪辑技术的应用。后期制作技术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后期制作即对拍摄的视频、影片做二次处理。通常,微纪录片运用线性剪辑法,采用穿插、倒叙等手法,不拘泥于事件和时空顺序,可以对同一事物进行高频率复现,突出强调主体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可以说,现在的微纪录片趋于电影化、戏剧化,吸引更多观众进行观看。例如在视频网站排名较前的作品《二更》,以自述的方式作为故事主线,巧妙地切换故事场景和叙事技巧,重点刻画故事情节,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生活背后的含义,打破了观众对于纪录片厚重宏大的刻板印象,运用巧妙的表现形式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反省。

特写镜头的运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的经济都走向繁荣,如摄像镜头行业。特写镜头结合了全景镜头和中景镜头,扩大了单个机位的素材取景,使拍摄内容更加丰富细腻。例如在较受欢迎的《故宫100》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摆满美食的普通家庭餐桌,然后镜头慢慢向上移到餐桌旁悬挂着的不同年代的照片、柜子,再推到故宫一角的特写场景;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老人,一个拿着小圆镜的小孩子……不同的场景变化,巧妙的镜头剪辑,让观众打破了对故宫的刻板印象,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让观众重新认识故宫,使观众产生共鸣。传播传统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利用特写慢镜头展现美食制作过程,清晰地表现食物的形态,还能将观众带入情境中,体会传统美食文化。

视听语言的运用。除了剪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后期制作中以外,视听语言也是关键的制作手段。视听语言集视觉、听觉技术于一身,不同的画面转折、声音起伏,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共鸣。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微纪录片应该遵循视听语言规律,注重关键字的表达、句与句的转折、段与段的衔接。从本质上来讲,视听语言是微纪录片后期处理的精华。微纪录片的后期处理,可以根据影片的内容和主题适当地加入一些音响效果,如声音特效、轻音乐、流行音乐等,强化主题的表达,赋予影片更深刻的内涵。如《舌尖上的中国》就运用极具感染力的叙述语言和丰富的音响效果,将蓝天白云、树木田野、高山日出日落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了一幅幅动感画面。新媒体时代的微纪录片不再是摇摇晃晃的黑白电影,而是富有极强真实性、艺术性的深度表达。

结语

微纪录片从诞生初期到走进大众视野,经历了积累、沉淀、完善、繁荣阶段,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物。通过剪辑和视听语言的后期技术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场景,表现出微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纪录片时代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