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并发展,凝聚了中国各种艺术的优点和精神,因而中国戏曲成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瑰丽壮观的中国艺术宝库。数千年来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至今依然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并以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与璀璨多姿的东方风采独秀于世界艺术之苑。在形式上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在内容上综合了历史、社会、哲学、宗教、民俗、方言等多个方面。
笔者自担任《戏曲鉴赏》课的教师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戏曲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现将所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传承路径展示如下,力图为戏曲的传承提供思路。
我校借助超星平台,建设戏曲在线课程,每节课都是由微课视频、课程测试与评估、师生交流互动三部分构成,将在线学习、测试与评价、师生交流互动等功能融为一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完全在网上完成,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一门课程的学习人数也由传统戏曲教学小班制授课的几十人转变为上千人甚至上万人,这种开放性的平台有助于促进戏曲教育的公平与共享。
在线课程的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建构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有目标、有动力,而且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戏曲在线课程具有的大规模、开放性、自由共享性等特点,可以让更多的人便利地共享优质戏曲教育资源,推动戏曲教育和传承发展。
1、名家名师进校园
我校于2018 年11 月30 日被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并于2019年6月27日举行揭牌仪式,自2018年以来,依托非遗教育传承基地平台,我校邀请了知名戏曲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授课,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徒传艺,“名家名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使戏曲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热爱,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道德文化素养,学生成为校园戏曲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将指日可待。
2、学生表演进班级
多元化的戏曲观演环境可营造戏曲传承氛围。除了“名家名师进校园”的活动外还应创造其他形式的观演环境。在非遗教育传承基地选修《戏曲唱腔艺术》的学生,自发成立校园戏曲文化宣传小分队,他们通过在课上所学的戏曲唱段,以“戏曲进班级”的形式,使没有接触过戏曲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戏曲唱腔的魅力,这种形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一致好评,观看演出的同学表示:“这种形式更加有亲和力”。对于小分队的队员来说,这种形式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与表演能力,而且大大增强了小演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学生鉴赏进剧院
依托非遗教育传承基地与江苏省昆剧院的交流合作,到剧院观看演出也成为一种观演活动,这种观演环境更直接、更专业、更有感染力,因为戏曲表演是流动的表演,正如戏剧家周贻白所言:戏剧“非奏之场上不为功”,这一观点指向于戏曲舞台的“活态”性,戏曲绝不仅是案头之本,舞台才是戏曲的真正归宿。
2018 年笔者带领学生前往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观看《玉簪记》,近两个小时的折子戏表演,学生们看的津津有味,演出结束后,他们感慨道:“原来昆曲这么有意思!”,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正因为他们近距离接触了昆曲,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就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的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观众近距离地观演,戏曲的魅力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不到剧院中观演,是无法感受到的。当然剧院观演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员的表演,而且还可让学生观摩戏曲的化妆、服装、造型、乐队演奏等,这样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也增加了学生对戏曲的认识。
在传承保护戏曲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剧院,还应让学生深入田野调查。如带领学生参观南京博物院非遗展厅,展厅中特别打造了代表江苏文化符号的昆曲展区,展区中设置了昆曲声音与视频的展示,学生在游览展厅时便加深了对昆曲唱腔特点的印象。这种运用科技的手段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传承戏曲文化的责任感。
为进一步感受昆曲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参观江南园林是个很好地选择。明代是昆曲发达的时代,又是苏州造园兴盛的时代。那时的士大夫建园林、养家班、演昆曲。而昆曲也只有在园林中才能回归最本真的状态,昆曲是流动的园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的曲名就透露了昆曲与园林剪不断的关系。园与曲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曲名与园林相关,曲境与园林更是相辅相成。婉转缠绵的昆曲与曲径通幽的园林,无论从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还是文化精神在物质实体上的表现,两者都是不谋而合的。
综合考虑学校地处南京和组织学生活动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笔者选择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瞻园作为田野调查地,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唱段和身段表演,在瞻园的亭榭、山水间轻吟低唱,舞动身体,仿佛随空间流转的身体,穿越到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江南园林中,融入到一个昆曲艺术世界里。从她们陶醉的神情中,让笔者更加坚定田野调查的必要性。
非遗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非遗戏曲文化内容丰富,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商业潜力和文化前景。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社会经济与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以培训技能和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理念。高职学生必须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根据学生专业所长,课上引导学生将戏曲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反哺非遗戏曲文化,加强对非遗戏曲文化的保护。学生可以根据戏曲文化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创造,既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又扩大了戏曲文化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传统的戏曲教学课堂传播和推广戏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设戏曲在线课程,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传统课堂侧重实践内容,在线课程侧重理论内容,传承戏曲效果更加明显。学生是新媒体的追随者,也是主要使用人群,新媒体渗透了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碎片化地获取戏曲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节省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
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戏曲教育”的路径是可行的,我们还应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推荐年轻人喜爱的网站进行相关戏曲知识的学习,如在2019 年B站拜年祭,爆款节目《繁华唱遍》通过人声虚拟技术还原昆曲唱腔,融合《牡丹亭·游园》的曲词,加入“一桌二椅”、“唱念做打”等传统戏曲因素,此视频截至2019 年6月15 日在B站播放量达4000 多万次,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探究传统戏曲的热潮,学生也很喜爱这种学习戏曲文化的方式。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促进戏曲在高职院校的传播是大势所趋,教师应善于并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进校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热爱,但仅仅依靠“请进来”传承戏曲是单一的、被动的;让传承戏曲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需要学生“走出去”感受“戏曲园林”中的“姹紫嫣红”,只有通过体验的审美愉悦,才能印象深刻而内化于心,建立双向渗透模式,传承戏曲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传播,戏曲的传承必将枝繁叶茂。
课堂教学用于向学生传授戏曲知识,不论是在线课程的理论学习还是线下教学的实践体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对戏曲本身知识的学习和体验。田野调查将学生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去探索戏曲的奥秘,除了戏曲本身的知识需要探索,戏曲的周边文化也需要拓展研究,如昆曲与园林之间的渊源,是历史背景下的交相辉映,通过明末清初的中国文人之手,展现了“曲中有景,园中有曲”的美好景致。学生置身于园林的亭榭、楼台之中表演昆曲唱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根据学生专业所长,将戏曲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相结合。学生根据专业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创造,深刻感受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加强了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扩大戏曲文化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作为“非遗”之一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文明记忆”,以其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唱腔音乐、精妙的表演技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成就了它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可以从戏曲中吸取‘忠、信、义、礼’的道德教化养分,更重要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有裨益。但如今,戏曲传统却面临着断裂的危险,延续香火,承接命脉,使戏曲薪火相传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致力于戏曲与教育的联姻,积极营造和谐的文化传承氛围,并通过课程建设、基地培育、观演互动、田野调查、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途径,积极拓展戏曲传承的渠道,使戏曲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