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导演风格演变研究

2020-11-14 04:59王浩宇
电影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海动画创作

王浩宇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2019年7月19日,新海诚导演的《天气之子》 在日本上映,11月1日在中国上映,分别在两地创下了135亿日元和2.88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成为2019年日本院线的票房冠军,继《你的名字。》之后再创佳绩。

新海诚(Makoto Shinkai),1973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国文学专攻毕业。他大学毕业之后于1996—2001年就职于Falcom游戏会社,负责美工、动画与宣传影片制作,参与了著名的《英雄传说》《永远的伊苏》系列游戏制作,其中他指导的《永远的伊苏2》片头动画更是在游戏粉丝中留下了经典的记忆。其间开始动画短片创作,包括1997年的黑白短片《遥远世界》、1998年的《被包围的世界》,这两部短片可以被视为新海诚转向动画导演的起点,其后又创作了黑白短片《她和她的猫》。2001年,由于在Falcom游戏会社的工作繁忙,导致《星之声》的创作停滞,他毅然辞掉了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全力投入动画影片创作。

2001年至2019年期间,共创作了《星之声》(2002)、《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秒速5厘米》(2007)、《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言叶之庭》(2013)、《你的名字。》(2016)、《天气之子》(2019)。其中《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在日本的票房收入都进入了历史票房前十,这一成绩仅次于宫崎骏,标志着新海诚成为日本动画电影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一、入错行的动画大师

纵观新海诚导演的创作之路,可谓充满了曲折,他并不像宫崎骏导演这样入职于传统动画公司,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与严谨的创作思路。而是出道在游戏公司,之后再通过自己的探索与转变,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导演风格。

(一)游戏OP分析

游戏OP是opening的简写,即是游戏片头动画。对于一款好的游戏来说,片头动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左右着玩家接触游戏的第一印象,一段成功的游戏开场动画必须震撼玩家的视听,紧紧抓住玩家的心,让玩家迫不及待地展开游戏。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暴雪为游戏《魔兽世界》制作的片头动画,其制作精度甚至远超同时代的影院电影,这也在无形中把游戏《魔兽世界》的技术水平定位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玩家加入了“魔兽世界”。

游戏片头动画虽然也属于动画的范畴,但是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有着鲜明的特点。

第一,精致的画面。与影视动画形成鲜明的对比,游戏片头动画的出发点并不是“讲故事”,而是通过动画视听技术震撼受众,因此游戏片头动画制作的核心是精致的画面。

第二,紧凑的格局。游戏片头动画一般时长在1~2分钟,时长有限,同时要充分地表现出游戏世界的概貌,给每个游戏主角一段惊艳的出场,还要给主要的敌对角色以充分的展现,有的游戏片头还需要以序章的身份引入正式的游戏。因此游戏片头动画的镜头切割相对于影视动画来说要零碎得多,分镜头的衔接节奏也相应要快得多。

第三,劲爆的音乐。游戏OP同时也包括游戏开场音乐,对于好的游戏开场而言,动画是一个部分,音乐则是至关重要的另一部分。许多高品质的游戏片头都会请世界顶级的音乐家为其制作音乐,Activision Blizzard公司所开发的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就请了大名鼎鼎的汉斯·季默(Hans Zimmer)为其制作游戏配乐。

(二)新海诚游戏OP作品的个人特征

新海诚导演在Falcom游戏会社期间, 创作了游戏《永远的伊苏2》《英雄传说Ⅲ——白发魔女》《英雄传说Ⅳ—— 朱红的泪》《海之槛歌》《双星物语》等几部经典游戏的开场动画。以上几款游戏在背景设定以及游戏风格上都继承了Falcom游戏公司产品的一贯风格——精致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感人的剧情。通观这几个游戏的片头动画,可以清晰地总结出新海诚导演在这一时期的风格特点。

第一,唯美的画面。以《永远的伊苏2》片头动画为例,影片第一幕是古老石碑上刻画的传说,紧接着就快速切过几个精致的场景画面,通过地面一个神秘巨塔发出的光芒将镜头引向云层中的“伊苏国”,伴随着快节奏的电子音乐,切换出几名游戏角色的特写镜头与“伊苏国”的场景特写。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贯穿影片始终那如梦似幻的云与天空、细致入微的场景特写刻画、惟妙惟肖的人物描绘。而精致如壁纸的画面与如梦似幻的云成为人们对新海诚式画面风格的共识。

第二,优美的音乐。正如宫崎骏导演有着固定的音乐搭档久石让一样,新海诚导演也与当时同在Falcom游戏会社工作的天才音乐人天门一拍即合,两人一直合作至今。天门经常用钢琴与小提琴编曲,他非常强调配乐作品的旋律性,其作品旋律优美,擅长制造氛围,与新海诚精美的画面风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海诚的初期影片风格。

第三,缺失的动作。如果说通过新海诚导演的游戏OP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游戏风格的影响下形成了新海诚导演“画面精致、音乐优美”的个人风格,那么通过这些经典的游戏片头动画也将新海诚导演一个巨大的缺点摆在了观众的眼前,那就是僵硬的角色动作。也许在游戏片头动画中,角色的出场可以简单地通过摆出场姿势来实现,角色无须做过多的动作,从画面上看,角色只需站在原地,头发、衣服飘动一下即可。但是对于后来离开了游戏行业转而向影视动画领域发展的新海诚导演来说,不擅长角色动作就成为一个致命伤。

二、新海诚的求变之路

新海诚导演虽然最初的工作是进入了游戏行业,但是他更加热爱动画行业,在Falcom游戏会社工作期间就不断尝试创作个人动画,开启了一条从游戏开场动画到影视剧情动画的求变之路。

(一)积极寻求转变

1999年,新海诚导演开始利用工作的间隙创作个人动画《她和她的猫》,同时邀请天门为这部短片创作音乐,这是两人在动画创作中首次合作,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两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她和她的猫》于PROJECT TEAM DoGA主办的第12回CG动画竞赛中获得大奖之后,新海诚导演立即邀约天门开始着手制作《星之声》。历经7个月的实际工作时间之后,该作于2002年正式发布。这部几乎由新海诚一人完成制作的动画短片一经面世就以大幅超越同类作品的水准而受到相当的注目,获得了多个动画大奖赛的奖项。

这两部独立动画作品都诞生在新海诚导演在游戏公司工作期间,可以看作新海诚导演求变之路的早期探索阶段。从这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新海诚导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寻求转变:

第一,在故事性上积极寻求转变。《她和她的猫》有四个章节,分别是“她与她的房间”“她与她的天空”“她与她的目光”“她与它的故事”,全片以一只猫的视角,讲述了猫与女主人共同生活的四个段落。从动画的叙事上来讲,渗透在四个段落中,各有一定的故事,贯穿起来能形成完整的故事脉络,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结构太散,故事性不强。

《星之声》以宇宙探索为背景,通过留在地球上的少年与前往宇宙的少女之间电子邮件和移动电话通信的方式,侧面讲述了宇宙战争的故事。该片长度达到25分钟,设计了多段巧妙的情节,获得一定的好评,但是故事性不强,缺乏戏剧性的弱点也招来了一定的批评之声。

第二,在画面上积极寻求个人风格。从《她和她的猫》到《星之声》,可以明显看出新海诚导演在画面上不断探索着合适自己的风格。《她和她的猫》是完全黑白的画面,在新海诚所有作品中属于非常特殊的,可以看作是新海诚导演在个人风格上的一次尝试。《星之声》全片几乎都是新海诚导演独立完成的,在风格上开始尝试大量使用游戏片头动画中赖以成名的精致背景,影片中处处可见精细的特写画面,特别是远景镜头中形成广角畸变的天空云层,逐渐显露出新海诚的个人风格。但是,风格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将游戏OP中的精致画面应用到剧情动画中,优点是直接提升了画面的吸引力,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这种方法太耗时耗力,对于几乎是独立制作的新海诚导演而言,花力气在背景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放弃部分镜头衔接的考量以及角色动画的工作,这也导致了《星之声》得到了“静止画面过多”的批评。

(二)画面风格成形

2004年,新海诚导演制作完成首部放映时长达到91分钟的动画长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该片可以看作新海诚导演与天门作曲的第一次完美结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击败宫崎骏导演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拿下日本第59届每日电影竞赛动画电影奖。2007年《秒速5厘米》的上映,在全世界掀起一股追捧的风潮,标志着新海诚导演进入了主流动画导演的行列,该片在亚洲太平洋电影奖中获得最佳动画长篇奖。2011年,新海诚导演集结《秒速5厘米》原班人马制作了《追逐繁星的孩子》;2013年《言叶之庭》公映,在影片画面上形成了成熟的风格,但是市场和观众的反响却没能超过《秒速5厘米》。

新海诚导演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秒速5厘米》,这部影片的问世不仅仅标志着新海诚导演完成了从游戏行业到影视动画行业的转型成功,推动新海诚导演跻身新锐动画导演的前列,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标志着新海诚影片风格的出现——“每一帧画面都精美如壁纸”。然而在之后的几部影片中,画面精美的新海诚式风格虽然越来越凸显,但是影片公映后的反响却并没有再创高峰,反而有一种走向低谷的趋势,求变之路初见曙光却也危机尽显。

曙光:标志性的画面风格。从《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一片的创作中,新海诚导演尝试将现实场景与游戏中的梦幻意境相结合,大胆尝试了对实拍画面进行数码重绘的方法,将现实中的场景经数码重绘后与唯美幻想风格的天空环境相结合,形成了精致而又梦幻的画面,广受好评。创作《秒速5厘米》时,由于题材贴近现实生活,新海诚导演大胆地贯穿全片应用了这种方法,并且派出制作组赴日本各地采集了大量照片资料,以此为基础利用电脑CG技术重绘成动画背景。这种在影片中使用“美到窒息”的画面来表现那些无法用文字表述的情感的方式也从此被定义为新海诚的个人风格,为新海诚导演赢得了一大批粉丝。

危机:空洞的故事情节。新海诚导演有很强的文学功底,擅长轻小说,创作《秒速5厘米》时最初的设想是撰写十部轻小说,用十个人物和主题都不相同的故事组成一部影片。经过多方考量,最终选择使用《樱花抄》《太空人》《秒速5厘米》三个短片组成一个完整的影片。正因为使用了轻小说作为蓝本,所以整部影片并没有依托一个完整的故事展开,而是以男孩远野贵树与女孩筱原明里的情感为线索进行片段化的描写。从结构上看,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长篇影院动画。故事性不强的缺点,在本片中被精美画面所带来的赞誉所遮盖,因而并没有引来批评之声。然而,影院动画毕竟还是要依靠故事来吸引观众的,精美画面对观众形成的视觉刺激很快就消散了,2011年《追逐繁星的孩子》、2013年《言叶之庭》在画面上虽然更加精致,但是不仅没有为新海诚导演带来更多的追捧,反而招来了“不会说故事”的负面评价,导致了观众迅速流失。新海诚导演的求变之路走到了成功与失败的岔路口。

(三)叙事方式成形

2016年,新海诚导演带着影片《你的名字。》重装归来,不仅票房大热,更是收获好评无数,甚至有评论将他推到了宫崎骏导演接班人的高度,在全球掀起一股追捧的风潮。可以说,该片的问世标志着新海诚导演完成了他求变的探索,华丽转身为日本影院动画一线大导演。从影片《你的名字。》,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来源于现实而又美于现实的画面。新海诚导演汲取之前几部影片探索中的成功经验,坚决地贯彻着对现实场景进行数字重绘的画面风格,并且进一步引入了三维数字动画技术,追求着更加精美的画面,其中彗星坠落一幕中360度的绘景将新海诚式的精致画面推到了极致。同时,影片中数码重绘过的取景地更是意外地成为无数粉丝追捧的热点。从交通要道新宿站到商业聚集区六本木,从繁华的东京都到自然恬静的高山市,许多年轻人追寻着影片中的画面遍访新海诚导演重绘画面的取景地,形成了一种“圣地巡礼”文化现象。

第二,适合受众的故事。《你的名字。》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一个年轻人共有的幻想——“如果有一天我的灵魂和这个世界上的某人突然兑换了,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从这个主题出发可以看到,新海诚导演的创作非常有指向性,他设定的观众群就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到高中生群体。纵观全片,主线就是一个纯纯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带着青春期特有的冲动,彼此为爱付出着,寻觅着,这样的爱情故事最能激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第三,充满文化气息的背景。新海诚导演还为影片故事设计了许多带有浓厚文化韵味的支线情节,比如“女巫口嚼酒”“绳结”“神社传说”等,这些支线故事不仅仅丰富了整体故事情节,更在影片爱情故事之外给观众留下了许多谈论的话题,对主体故事形成反哺效果。

可以说,《你的名字。》在市场上创下的奇迹,其原因就是新海诚导演在求变之路上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的故事。

(四)思想意境提升

2019年,新海诚导演倾心创作三年,《天气之子》一经上映,票房收入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对于影片的评论却呈现出多元的走势,并不是一致好评。仔细分析下来可以看出造成这种评论多元化的原因却是新海诚导演仍然在继续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

第一,保持画面风格。作为经历市场多次考验而依然能独树一帜的个人标签,“每一帧画面都如壁纸一般”的画面风格在继续往细致与宏大的两极寻求进步。《天气之子》在场景设计上明显增加了复杂的天气要素和城市中的光影,使得影片的画面越发精致之余又别具风格。

第二,提升思想深度。在前作《你的名字。》中,新海诚导演开始尝试通过影片折射时代问题,影片中的巨大灾难对应着现实中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而在《天气之子》中,新海诚导演则抛出了一个更大的命题——世界天气问题,且不论导演在面对这一全人类都关注的问题时具体持怎样的态度,这一命题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讨论空间。可惜的是,新海诚导演在这个命题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反而尝试了另一种结局,阳菜作为巫女被献祭,而身为勇者的帆高却在世界秩序与个人意愿之中选择了后者,大喊着:“天气什么的,就让他失控好了!永不天晴也没关系。我不要蓝天,只要阳菜!”这样自私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失为一种遗憾。

在多伦多电影节的导演对谈环节,新海诚导演明确表示这次的《天气之子》,想创作出“能与观众强力沟通的作品”。足以看出,此时的新海诚导演,在创作上开始尝试新的方向——作品的思想性与社会效应。

结 语

新海诚导演的动画之路充满了曲折,他起步于游戏公司却秉承自己的爱好,踏上一条求变之路,一步步从游戏行业转入了动画行业。然而正是因为他出发点如此的不同,才能在这条求变之路上不断汲取不同领域的养分,画面上引入游戏OP制作中追求极致精美效果的经验,并在探索中抓住了青年观众追逐影片取景点的文化现象,开创了利用现实照片进行数字重绘,制作“精美如壁纸”的“诚式风格”。故事上则紧紧抓住自己所擅长表现的青春期纯爱主题,吸引青年观众,在这条求变之路上一步步摸索前行,从“画面第一”转变到“画面与故事并重”最终发展至“关注作品的思想高度”完成了华丽转身。

新海诚导演的这一条转型的道路也充分反映了影片创作的内在规律,“故事第一”依然是首要的原则,“影片的思想性”则是创作的灵魂。

猜你喜欢
新海动画创作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生产实习课教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我是动画迷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