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1-13 09:43田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田辉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强,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技术和速度也与日俱增,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接收到信息。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之融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3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响应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最主要的科目,在课堂中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着重探讨了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一、联系当下时事热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树立起道德意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行和优良的人格。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还需要教师对社会的变化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以便及时传达给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当下的时事热点传递给学生,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观看一些网上交友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原来网络上也是可以交到好朋友的。再结合一些网络上交友不慎的例子告诉学生,网上虽然可以进行交友,但是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对网络上的人分辨清楚,不要胡乱交友,谨防被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交友不慎的例子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知道网络上交友也有两面性,在交朋友的同时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坏人所迷惑。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由于理论较多,教师如果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到枯燥无趣,学生没有兴趣,自然也就学不好这门课程,对这门课程持反感态度。所以,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课上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改变传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基础法律知识的科普,再和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会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很自由,有的学生会持有反对意见,教师要对学生的意见表示肯定,最后给学生观看一些人没有遵守法律的后果。如有人闯红灯被撞伤、歹徒持刀伤人最后被法律惩罚的案例,让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由法律保障,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那么在坏人为非作歹的时候我们也会无可奈何,甚至还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告诉学生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触犯法律。

三、锻炼学生发散思维

现在很多学生和教师还有着应试教育的思维,认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最后考上好大学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化,无法打开思维,也无法对知识进行整合,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发散思维,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知识灵活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也能够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学习《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可能都会认为自己年龄还小,没办法建设祖国,所以建设祖国跟自己没有关系,这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建设国家跟年龄无关。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观看国家的建设历程,让学生发散思维,说说在现阶段自己可以如何建设祖国,为国家贡献力量,可以是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可以是公共出行,减少废气排放;或者是不浪费粮食等。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发散了思维,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对书中的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了。

四、带给学生直观感受

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往往都比较抽象,并且有些知识点教师无法很好地通过语言让学生理解,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不清”的现象,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可以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灵活性、直观性的优势更好地进行教学,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

比如,在学习《感受經济改革》中,里面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如果直接进行讲解的话,学生很大可能会一知半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观看国家解放前、解放后以及在二十一世纪国家的经济实力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变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我国的经济在逐渐变强大,这样学生就会对祖国产生敬佩之情,也会了解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的道理。这种做法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应用信息技术,融合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进行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散式思维,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树立起道德意识,建立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周敏芬.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8):131+133.

[2]李长春.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赤子,2019(5):266-267.

[3]程明辉.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1):73.

[4]沙丽娜.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应用[J].文存阅刊,2018(1).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城关中学43280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