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南
【内容摘要】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青少年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更是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进行分析把握,并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做到音乐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向着积极方面发展,做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青少年教学 音乐素养教学策略
音乐虽然已经与普罗大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却依然有很多人认为音乐是一种很高端的艺术,距离自己很远。这种思想一方面影响了青少年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将音乐学习看作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得音乐课堂过于严肃而失去了趣味。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现在很多音乐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为集中的注意力;也可以将音乐与文学结合,通过文字和音乐两方面共同作用,帮助学生感悟音乐内涵;最后还可以在教授传统古典音乐的同时将其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深化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
一、音乐与游戏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音乐与游戏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乐理知识的学习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枯燥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是音乐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失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音乐游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着较高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
比如,在教授学生关于音乐节拍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节拍的长短将其进行分类,将八分之一拍比作孩童走路十分活泼,四分之一拍比作中年男子走路十分稳健,二分之一拍比作老人走路比较缓慢,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说的节拍类型模仿不同年龄段的人走路。等到学生熟练了,教师还可以加入拍手等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节拍的不同和节奏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了。
二、音乐与文学结合,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想要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明悟了一首歌曲想要表达的东西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这首歌曲。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人生经历较少,对很多歌曲中的情感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在歌曲含义的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讲解某一首歌曲时寻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来两相印证,让学生可以从文字和声音两方面去理解歌曲深意。比如,在教学《春天奏鸣曲》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搜寻一些相关文学来帮助学生感悟歌曲中蕴含的意境。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或者散文中的优美片段节选出来,并让学生在倾听《春天奏鸣曲》的同时跟着朗读,在朗读中结合着文字来感悟歌曲中对春天的赞美。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相当于将歌曲中所想要描绘的意象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
三、古典与流行并行,深化学生音乐积累
想要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还要及时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起来。古典音乐由于其专业性,对于音乐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讲在欣赏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音乐不只有古典音乐,学生们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也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音乐时,发挥出流行音乐的作用,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再反推于所要学习的歌曲上面。
比如,在《祝福祖国》这一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流行音乐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这首歌曲。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些像是《龙的传人》、《我爱你中国》这样的流行歌曲,让学生轻松理解本节课要讲授的歌曲类型,然后再进行《祝福祖国》这一歌曲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所要教学的歌曲与流行歌曲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歌曲的特点,从而促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首先可以将乐理与游戏结合起来,通過游戏的方式进行乐理教学;其次可以通过结合相关文学作品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歌曲内涵;最后还可以在教学中将古典与流行并行,发挥出流行音乐的作用,深化学生音乐积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伯达.音乐的作用与青少年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J].北方音乐,2019,39(15):152-153.
[2]刘静.对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95-96.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