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融合

2020-11-13 09:40唐任伍叶天希
企业文明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经营

唐任伍 叶天希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同138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2 000多个合作项目,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建设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沿线60多个国家秉承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理念,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深,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企业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同时,由于对沿线许多国家的文化传统等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使得企业在经营中出现沟通障碍和文化冲突,从而产生了“水土不服”现象。因此,识别和尊重文化差异,加强文化融合,进行深度的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更大发展的重要命题。

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文化差异与困难

中国企业 “走出去”首先需要面对的既有正式制度方面的文化差异,也有非正式制度方面的文化冲突。

面临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行的制度和体制五花八门,差异巨大。中国企业如果进入这些沿线国家投资,首先瞄准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基礎设施建设需要一个政治、政局、政策相对稳定的环境,对华合作友好的氛围。一些沿线国家或多或少会对外来投资做些限制,中国企业应提升风险意识。

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的压力。“一带一路”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经济体。中国企业借助共建“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市场,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发展路径千差万别的各类市场打交道。在一些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中国企业投资创业预期比较确定、条件比较优越、风险相对较小。在一些开放程度不高、市场比较封闭、进入难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中国企业投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限制了建设成果的共享共赢。同时,还会造成中国企业与参与国企业主体在合作规则认知与收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加大中国企业的经营风险。

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和纠纷,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凸显。“一带一路”沿线涵盖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民族众多、教派林立,一些宗教内部还存在不同差异,再加上各民族宗教之间的历史纷争复杂,调和难度大,导致“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的局势动荡不安。这些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提升了外来资金在当地投资与经营的风险。

面临着因文化差异引发的认知偏差,导致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文明丰富多样多元,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们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差异,从而影响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对外来资金进入谋求合作共赢意图的误判。

面临着共建规划实施难以被接受甚至被拒绝的风险。尽管中国政府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但很多企业前期缺少必要的调研和沟通,特别是缺少对所在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以为只要有了资金、技术就可以马上“出海”跨国经营,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很难落地,造成损失的案例不少。

“一带一路”共建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企业市场分析困难加大。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与中国企业自身文化缺乏兼容,导致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微观运营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分析,造成中国企业投资失败的案例不断出现。

企业员工非稳定性问题突出。由于文化差异,不少本土员工不适应中资企业的工作模式而选择离职,中方员工短期任职后又经常轮换,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影响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效率。

文化融合为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共建带来的机遇

通过文化融合,筑牢“一带一路”共建实施平台。一方面提升中国企业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巩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合作成果;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提升所在国家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通过文化融合,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实施政策保障。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构建与沿线国家新型的平等发展伙伴关系,求同存异,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民心相通,规避投资经营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

通过文化融合,拓展“一带一路”共建中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在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人口红利不断减少、企业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一带一路”共建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尤其重要。它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突破国界、民族、文化的障碍,减小文化差异的影响并融入当地市场,为中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全球生产提供巨大契机,不断提升中国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中文化融合的对策

中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经营中,要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遵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理念和市场导向、国际惯例,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自身竞争力提升。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融合,减小文化冲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经营。因此,中国企业不但要深度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要深入了解和融合将要投资发展的所在国的文化,注重与目标国的多元文化融合、交流,使企业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发展壮大,实现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开展企业文化融合培训,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中发展国际化经营,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文化融合培训和员工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互适应语言、习惯、风俗、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发挥所在国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有效率的内外部工作环境。

发挥企业文化融合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对企业经营有一定的反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跨国经营企业中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员工有着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方式,文化的有效融合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发现,有利于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文化融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中进行国际化经营,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融合中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新基建,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模式、平台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创新, 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廉洁之路、文明之路,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唐任伍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天希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成维)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