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斌, 罗 瑞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3)
无磁钢D 是使用低碳高铬锰合金制成的,它是经过严格的化学成分配比后精炼并通过锻造而达到其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低磁导率、高强度的机械性能、极好的晶间耐腐蚀开裂性能和优异的的耐磨性。由于所有磁性测量仪器在测量井眼的方向时,感应的是大地的磁场,因而测量仪器必须是一个无磁环境,然而在钻井过程中,钻具往往具有磁性,具有磁场,影响磁性测量仪器,不能得到正确的井眼轨迹信息数据,利用无磁钢钻铤可实施无磁环境,并且具有钻井中钻铤的特性。无磁钢D 的化学成分见表1,实物见图1。
表1 无磁钢D 的化学成分 %
图1 实物图片
无磁钢D 生产工艺:电炉冶炼—电渣重熔—径锻温锻—剥皮—检验—交库。
无磁钢D 冲击功不合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生产组织和合同兑现的问题,鉴于此,课题组对炼钢工艺和锻造工艺进行排查,发现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于是对不同成分的材料采用相同的锻造工艺进行实验,结合锻后材料的金相分析,寻找最佳的材料成分。
金属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的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晶粒细化时,晶内空位数目与位错数目都减少,位错与空位、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几率减小,位错易于运动,即塑性好。晶粒细小,裂纹穿过晶界进入相邻晶粒并改变方向的频率增加,消耗的能量增加,韧性增加[1]。
无磁钢D 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首次生产成分A 按标准中限控制,成分见表2。
表2 成分A %
生产后力学性能数据见表3。
表3 成分A 对应性能数据
由表3 可以看出,屈服强度Rp0.2和抗拉强度Rm可以满足要求,但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A 略低于标准值,而韧性指标冲击功冲击功分别为42 J 和42.5 J,冲击功却远低于标准100 J,性能出现冲击性能低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课题组首先对锻造工艺等关键工艺进行排查,发现并无异常,说明韧性异常与锻造工艺无直接联系。
图2 径锻机温锻无磁钢D 图片
随后课题组又尝试通过热处理中温退火消除部分材料应力,在强度不大幅度降低情况下提高韧性。
进行了三种制度热处理试验,热处理后冲击功,见表4。
表4 热处理后冲击功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三种中温退火温度下,韧性指标冲击功冲击功分别为62 J、76 J 和62 J,远低于标准100 J 要求,因此,初步判断简单的热处理不能改善韧性。
后来课题对该批材料进行了晶粒度分析,见图3。
图3 成分A 对应材料晶粒度2~4 级
分析后发现晶粒度为2~4 级,晶粒粗大有可能为韧性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主要原因,为了印证这一猜想,课题组查阅相关资料,调整无磁钢D 的化学成分,决定通过细化晶粒来改善无磁钢D 的力学性能,优化后成分B 见表5。
表5 成分B %
图4 成分B 对应材料晶粒度5-7 级
锻造后对晶粒度进行分析,见图4,晶粒度为5-7 级,确实较之前有所细化。
然后课题组对该批材料进行了相应的力学性能检验,数据见表6。
表6 成分B 对应材料的力学性能
从表5 可以看出,经过晶粒细化以后,无磁钢D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不仅抗拉强度Rm和屈服强度Rp0.2符合标准要求,而且断面伸长率A 也提高明细显,最关键的是韧性指标冲击功冲击功得到大幅提高,由原来的42J 和42.5J 提高到了168J 和275J,所有指标完美达到标准要求。
在锻造工艺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成分调整,细化了无磁钢D 的晶粒,晶粒细化后,裂纹穿过晶界进入相邻晶粒并改变方向的频率增加,消耗的能量增加,韧性增加,冲击功大大提高。
通过工艺摸索,课题组选择最佳的成分成功解决了无磁钢D 冲击功不合的问题,同时为后续无磁钢产品的工艺优化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