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昕
孙培鸿,1948年生人,是国家京剧院小生名家,曾任国家京剧院第二、三届党委委员、曾担任二团、三团书记、副团长,院工会常务主席、文化部部工委委员等职务。现长期受聘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从事剧目及身段课教学,并担任姜妙香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张君秋京剧艺术协会副会长,湖广会馆庚扬集、老舍茶馆戏迷乐特邀主持、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职务,从事戏曲文化艺术的研究与传播。2008年,60岁的孙培鸿老师退休了,离开领导岗位后,孙老师更是一门心思的扎进了戏曲教育及文化传播的事业中。截至目前,孙老师已为京剧、昆曲、豫剧、河南曲剧、评剧、吕剧、粤剧、黄梅戏、越剧、扬剧、柳子戏、吉剧、湘剧、晋剧、秦腔、汉剧、闽剧、川剧、上党梆子、河北梆子等20多个剧种的学生进行授课,教授的代表剧目有《九龙山》《罗成叫关》《壮别》《周仁献嫂·踏冠》《群英会》《回荆州》《监酒令》《穆柯寨》《忆十八》《断桥》等。他把课堂视为自己躬耕的“第二舞台”,用心传授,得到学生们的拥戴,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孙培鸿老师于195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当时的师资主要是以“富连成”毕业生为骨干,以及质量的教师队伍,和社会演员、艺术家与史论专家相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组成,可谓阵容强大。孙老师在校期间曾师从姜妙香、茹富兰、闫庆林、陈盛泰等名家,还得到萧长华、赵桐珊等名家的真传和指点,学习了大量的经典剧目。所以孙老师常说:“从艺的路上,我见过‘真佛’,而且有幸学到了一点本领。我们这代人身上有老前辈的影子,我们有义务将先生们的好玩意儿传下去。”
1967年孙老师毕业后,进入战友京剧团工作,1984年又调入国家京剧院。在他从艺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或随团演出,或受邀与各路名家合作,演过无数经典作品。曾被著名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提携合作演出《群英会》;与京剧名家刘长瑜合作演出《四郎探母》,在剧中饰演杨宗保;与京剧名家杨春霞、冯志孝、俞大陆、吴钰璋合演《龙凤呈祥》,在剧中饰演周瑜(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放该剧的演出录像);与荀慧生先生之女荀令莱合作演出《红娘》《勘玉川》《玉堂春》;此外还跟王晶华、齐啸云合演过《打龙袍》,跟孙岳、吴钰璋合演过《将相和》,跟沙淑英合演过《凤还巢》《玉堂春》等等。除传统戏外,孙老师还参与了剧院新戏的创排,与吴钰璋、辛宝达、刘桂欣等名家共同排演了《尉迟恭辞婚》《普天乐》等剧目。孙老师说:“长期与名家合作,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提升。”
带着丰富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孙老师从1979年便开始在中国戏曲学院兼职授课。2008年退休后,他更是专心致志地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戏曲进校园”以及国内外大中小学等不同的课堂上发光发热,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2018年孙老师作为国家京剧院“专家进校园”特聘专家,参加了中瑞中小学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同年6月收到了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孙老师倍感欣慰。
孙培鸿老师性格开朗,风趣幽默,他在课堂上更是妙语连珠、生动活泼。他授课时,注重从授课对象的特点出发,讲究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于不同剧种的学生,他更会从不同的地域文化及学生自身的基础着手进行讲授。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自2009年重组以来,以招收各地方剧种本科生为办学主体,并确立了“2+1+1”教学模式:“2”是在京学习,以京昆剧目教学为主,“1+1”是回到剧种所在地学习,以本剧种剧目的教学和实践为主。这种京昆打底、剧种立身的教学模式,已成功招收、培养了22个剧种的学生。而孙老师除了藏戏、梨园戏外,几乎为所有剧种的小生行当的学生授过课。
孙老师一方面教授小生行当的戏曲身段课,如“上船”“下船”“上楼”“下楼”“上马”“下马”等,水袖的多种运用,如“单水袖”“双水袖”“背水袖”“抖水袖”等,以及小生的“起霸”“马趟子”等程式动作。作为“零件”教学的内容,这些身段程式进一步丰富了各个地方剧种小生行当的表现形式,也使其更加细腻规范;另一方面,孙老师还教授小生行当的剧目课,通过剧目“成品”教学,可以将身段“零件”有机地组合起来,更好地为塑造人物而服务。“身段+剧目”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建校初期王瑶卿大师所倡导的“新元素”教学理念的,这样更有助于打牢基本功、丰富表现力。
关于剧目课教学,孙老师说:“不同的地方剧种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在教授京昆剧目时一定要搞清楚教他们什么,不能破坏了地方剧种自身的味道。”他以《梁祝·忆十八》这出剧目为例谈到,很多剧种都有这出剧目,所以在给不同剧种学生上课时,他更注重京剧和地方剧种间的优势互补,取京剧之长补地方戏之短,从身段及折扇的应用上丰富学生的表现力和技术技巧。“顺风扇”“轱辘扇”“串指扇”“扣扇”“高抛扇”“提扇”“小吊扇”“托云扇”“鸡冠扇”“掌中扇”“平转扇”“侧抛扇”“凤尾扇”等等,孙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因材施教。此外,他还会根据不同的剧目,有侧重地进行教授。比如在教授《群英会》时,孙老师会注重传授翎子、双剑等程式动作来塑造和强化周瑜这个人物形象;教授《周仁献嫂·踏冠》时会注重甩发、蹉步及官衣的水袖用法等,使不同剧种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塑造人物的技巧。这种因人施教、因戏制宜的授课方式,使每个剧种的学生都受益颇丰。
在课堂上,孙老师从不居高临下,“射燕儿”“探海儿”“鹞子翻身”等技术技巧,他总是一遍遍地示范,从不偷懒、绝不惜力,他说:“认真教学与示范这是戏曲传承最基本的要求。”除常演剧目外,孙老师还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私房活儿”。如京剧《九龙山》,作为京剧小生行当的传统剧目已多年无人演出并传授了,并且剧中京朝派程式“蝴蝶霸”,学生们更是闻所未闻。孙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讲解,要求学生们掌握“脯领、肩跟、腕随”的技术要求,更要领悟“领神、传神、拢神”的动作要领,对于一些高难度的翻身、枪下场等动作更是亲身示范。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戏曲艺术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使一些内容在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样儿了,甚至丢失。很多程式动作传着传着,韵律没了,“味道”没了,只剩下了形式。有心者会探究本源,这样方能使继承不走样,传承有力量。孙老师是一个“有心”的传承者,多年来他一边教着、一边演着、一边琢磨着。很多内容早年学会了,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却是在观摩、演出过程中一点点加深的,而这些见解他都会及时地充实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当中。如“整云手”,是孙老师年轻时观摩老艺术家的演出时积累的内容,现在课堂上已很少有人能够教授。孙老师说现在年纪渐长,才慢慢发现和理解了很多程式的“韵律美”,所以他一定要将这种“美”传播给学生们。
在戏曲行业中,能攒下“私房活儿”不容易,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更不容易,由此足以看出孙老师的博学多能,以及对待教学的无私精神。正如他所说:“我要老有所为,不能无所作为,要把自己会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后辈,这样才不留遗憾。”
孙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细致入微地讲授,声情并茂地示范,将言传身教和寓教于乐很好地交融起来,使他的课堂“生气勃勃”。对于孙老师而言,演出时观众的掌声、教课时学生的认可是最高的荣誉,而求知欲强的学生会让他内心充满感动,从而更激起他认真教学的满腔热情。
戏曲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不仅在于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演形式和手段,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戏曲的传承,不仅要传技艺,更要传原理。齐如山先生在研究国剧时就曾谈到,过去教戏“一定是连理论教的,否则国剧不易有系统地传到现在,若从前就只教技术则国剧早就失传了。而且在咸丰同治年间,程长庚他们,有许多好脚还能说的上许多来,这不但可以证明国剧之理论未尽失传,而且可以证明从前确是有理论的。”①可见,情理技相结合,对于戏曲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孙老师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他的课堂上,戏情戏技戏理融会贯通,不仅让学生了解动作技巧的要领,更要懂得它的由来和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常常问学生:“大家都知道要学习模仿老先生们的艺术精华,但是究竟要向老艺术家们学习什么呢?学的是前辈们对人物的琢磨,对角色的理解,还有那些几乎让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作为演员一定要深入人物,仔细揣摩戏中人物的情境、心态,要对人物内心进行合理、精细的剖析,再运用演员自身的表现力,把这些细节表达给观众。一定要学习老艺术家们对人物的那股琢磨劲儿,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儿,一定要下足功夫,方能成就自己的艺术。”
无论是身段课、还是剧目课,尽可能多的将身上的“好玩意儿”传授给学生们,一直是孙老师的初衷。但是于学生而言,学会是第一步,会学是更深层次的要求,而化用才是最本质的追求。这也是孙老师谈到的要从前辈艺术家身上学习和领悟的精神实质。著名画家吴昌硕曾言:“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戏曲艺术,“化用”才是“学”的最终归宿。而要教会学生“化用”身段程式,则一定是将情理技与形神道相融合的,使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学,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用,以此方有可能达到“似我、破我、化我”的境界。
孙老师家住天通苑,每天往返于戏曲学院需3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孙老师却从不嫌累,不畏寒暑,每天总是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课堂上。他常常背着个大书包,风尘仆仆地赶来,推开教室的门,满脸堆笑地说:“孩子们,活着真好,来吧,上课了。”学生们没有一个不被这样的激情“燃烧”。
在实践教学环节,无论是统排、响排,还是彩排,孙老师场场不落,为学生们抠戏、把场、叫好。授课期间或演出结束后,孙老师还常常亲自下厨或自掏腰包,与学生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他们的进步,分享他们成长的喜悦。面对这些表演戏多剧种专业的学生,他总说:“这些孩子多不容易啊,有的家里有老有小,还要协调工作单位的关系,来了学校还这么用功,我特心疼他们,同时我也向他们学习。”
教学之余,孙老师还活跃在传播弘扬京剧文化、传承国粹艺术的公益舞台上,多年来帮湖广会馆组织演出,还兼任主持人。他一方面邀请名家,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搭建演出的平台。湖广会馆是个群英荟萃的地方,全国各地的戏迷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相互交流学习,切磋技艺。孙老师凭借他饱满的热情和幽默的台风,总能把气氛调动得热烈、活泼,台下观众无不欢呼雀跃。冬去春来二十多个年头,孙老师始终活跃在梨园内外,他不计报酬,默默付出,即便是在父亲病危时,也没有停止湖广会馆的工作。有人问他做这么多事会不会觉得累?孙老师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觉得累,而且能为大家服务,我觉得很有意义,有什么可累的呢?”2019年,孙老师还代表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中心前往边陲珍宝岛讲学,传播京剧艺术,并荣获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文化志愿者荣誉称号”。与此同时,他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为格鲁吉亚留学生和越南“一带一路”留学生班授课。孙老师将传播弘扬戏曲文化视为自己的事业和精神支柱,更是他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为此,他甘当义工。
近年来,孙老师还陪票友们演出了《春闺梦》,在剧中饰演王恢;演出了《玉堂春》,在剧中饰演王金龙;演出了《春秋配》,在剧中饰演李春发;以及《穆柯寨》,在剧中饰演杨宗保等等。2016年,孙老师还作为《谈戏说艺》节目的顾问,完成了中国京剧基金会对刘长瑜、杨春霞、李光、李欣、李岩、肖润增、肖润德、寇春华、冯志孝、于万增、叶均等11位老艺术家的节目录制工作。2019年年底,孙老师还受中国京剧基金会委派,前往上海戏剧学院验收该院青年教师学习京剧《九龙山》的成果。孙老师说:“到现在还上台演出,还参与艺术实践工作,不为别的,为的是积累经验,更好地反哺教学。”
1959年,孙培鸿老师考上中国戏曲学校时,曾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是11岁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与家人据理力争。他说他当时心里有一个念头:“外面的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我不要做井底之蛙。”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如愿走入了国戏的大门。
六十年过去了,“不做井底之蛙”的念头一直盘旋在孙老师的脑海里,鞭策他在进取的路上丝毫不懈怠,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旁收博采。他爱看戏,但不仅是观看,还会仔细琢磨演员的表演,然后借鉴学习。此外,他还观摩学习其他艺术形式,如芭蕾、评书、舞剧等无所不看。他还借出国演出、探亲访友之机,领略不同国家的艺术风貌。他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观摩文艺演出。作为文化的使者,他不仅去看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参观了惠林顿首都博物馆,还将京剧艺术带入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殿堂,传播到他脚步所及的每一个国家。孙老师说:“我不仅要看看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形式是什么样的,我还要把中国的国粹传播出去,让他们也看看咱们的艺术。”与此同时,经过多方面的观摩、学习,极大地丰富了他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
经过孙老师多年的辛勤耕耘,他硕果累累、遍地开花。他教授的学生在晋剧、豫剧、越剧等不同剧种间“开花结果”,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忘师恩,还时常回京探望并向孙老师请教,还有的特邀孙老师亲临院团进行讲授指导。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孙老师深谙此理,既传授知识,更传播智慧,由此深受学生们爱戴。
学戏、演戏、教戏,都是苦差事,但孙老师一直乐在其中。他学而优则演,演而优则教,为着“戏”字“疯魔”了大半辈子。为祖师爷传道不容易,要学其形、领其神、悟其道,孙老师不断地追寻着、思索着、实践着,乐此不疲。这个看过世界,也经历过人生的“大朋友”,将这一生的积累全部灌注在戏情、戏技、戏理当中。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年72岁的孙培鸿老师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但他总觉得自己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孙老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老艺术家文化志愿服务工程的一名志愿者,他又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文艺战线”中,用艺术作品声援全国,为抗疫宣传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充分展现出一名文化志愿者的大爱与情怀,同时也身体力行地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孙老师常说:“我是一个活不够的人,我虽然退休了,但好多事儿还没做呢,我退而不休……”孙培鸿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充电”,正是为了在教学中不断地释放能量。生活中的他为人低调、不张扬,却在课堂上光芒四射、魅力无穷。因为在先生心里,舞台和讲台重似千斤。
注释:
①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