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兵
(山西路桥集团 吕梁国道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099)
某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两洞中轴线间距27~65 m。左线洞体全长1 203 m,右线洞体全长1 147 m,洞体进出口位于黄土冲沟及基岩侵蚀沟谷,交通相对不便,隧道总体走向呈正南向175°。
隧址区位于黄土局部覆盖基岩中低山区。由于受地质构造和长期冲蚀、侵蚀、堆积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地表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地表起伏较大。最高海拔1 200.149 m,最低海拔1 104.836 m,相差近百米。
隧址区地层岩性结构简单,范围内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离石组(Q2l)、第四系下更新统午城组(Q1W)、第三系静乐组(N2j)、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组成。
根据某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显示,K48+750—K48+580段围岩以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中风化灰岩为主。围岩岩体结构面发育,结合一般,呈镶嵌碎裂状结构。围岩级别为Ⅳ2级,水文地质类型为岩溶裂隙水,易产生淋头水及局部塌方、掉块现象。隧道底部可能存在岩溶或破碎区。
地质雷达检测原理如下:雷达发射天线向地下连续发射脉冲式高频电磁波,当遇到有电性差异的界面或目标体(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不同)时即发生反射波和透射波(见图1)。接收天线接收反射波并经电缆传递给主机,在主机显示屏上形成实时的时间剖面。根据记录到的反射波到达时间和求得的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确定界面或目标体的深度;同时根据反射波的形态、强弱及其变化等因素来判定目标体的性质[1]。
图1 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图
本次地质雷达探测在隧道ZK48+665—ZK48+630段上台阶布置5条测线,时窗200 ns,探测深度约10 m,自由测量,每2 m打标,探测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常时重新探测。现场测线布置平面图及剖面图见图2和图3。
图2 现场测线布置平面图(单位:m)
图3 现场测线布置剖面图(单位:m)
此测线位于隧道中线,雷达成果数据见图4。经分析,ZK48+665—ZK48+630段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总体一般,局部增强,推测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内岩体较破碎至较完整,裂隙充填黏土,局部松散。
图4 测线1地质雷达成果图
此测线偏离隧道中线向左1 m,雷达成果数据见图5。经分析,ZK48+665—ZK48+645、ZK48+643—ZK48+630段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较强,推测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内岩体较破碎,局部较完整,裂隙充填黏土,夹薄层黏土,局部松散。
ZK48+645—ZK48+643段上导下部2 m处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强烈,预测存在溶洞。
图5 测线2地质雷达成果图
此测线偏离隧道中线向左2 m,雷达成果数据见图6。经分析,ZK48+665—ZK48+630段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总体一般,局部增强,推测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内岩体较破碎至较完整,裂隙充填黏土,局部松散。
图6 测线3地质雷达成果图
此测线偏离隧道中线向右1 m,雷达成果数据见图7。经分析,ZK48+665—ZK48+630段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总体一般,局部有所增强,推测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内岩体较破碎,局部较完整,裂隙充填黏土,夹薄层黏土,局部松散。
图7 测线4地质雷达成果图
此测线偏离隧道中线向右2 m,雷达成果数据见图8。经分析,ZK48+665—ZK48+630段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电磁波反射总体较弱,局部有所增强,推测上导底板下部6 m深度范围内岩体较破碎至较完整,裂隙充填黏土,局部松散。
图8 测线5地质雷达成果图
隧道下导开挖至ZK48+645处,发现隧道底板下部2.1 m处存在小型溶洞(图9),深度约1 m左右,呈不规则体,与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
图9 隧道底部为溶洞
a)根据隧道勘察资料分析,溶洞可能存在的位置以及对隧道的危害程度,确定合理的探测深度,从而确定最终的采集视窗。
b)鉴于溶洞的发育位置、规模等具有不可确定性,采样点应为1 024[2]。
c)探测前,应尽量清除隧道底板的浮渣或较大岩块,防止数据采集时,地质雷达天线出现较大抖动,影响采集数据。
d)现场采集数据时,天线应缓慢移动,如果采集数据不够清楚,建议重新采集。
e)现场出现干扰信号时,应予以记录,后期处理数据时,干扰信号应予以剔除[3]。
经过对该隧道左右洞700多米岩溶段的探测,探测结果与开挖情况基本一致。采用地质雷达对岩溶区隧道底板探测,效果十分明显,同时在现场也易于实施,值得在同类隧道大范围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