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汉麦7号的选育及综合表现分析

2020-11-13 03:41张先平梁秋霞尹素芬李小安杨利群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蘖力汉中市陕南

张先平,梁秋霞,李 云,尹素芬 舒 娜,李小安,杨利群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陕西 汉中 723000)

陕南位于陕西南部,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为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陕南平坝和秦巴浅山丘陵区,为稻一麦(油)或麦一夏玉米两熟耕作制[1]。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0.7万hm2,是陕南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由于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管理措施简单等,小麦生产面积不断回升,甚至超过油菜等作物面积。以前汉中、安康及商洛南部主要依靠引进四川省川麦、绵阳系列的品种,随着陕南水稻种植模式的改革,相对压缩小麦的生育期越来越短,而引进的品种已经不能适应陕南小麦生产需要。针对这一现状,我所自主选育出的汉麦7号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淋、生育期短、品质好等诸多优点,适合陕南大田生产需求。2019年7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成为陕南小麦生产上的主推品种。

1 汉麦7号的选育

1.1 选育目标

以适应生产发展、市场需要及群众喜爱为基础,选育适宜陕南平坝稻麦两熟冬麦区、机械化收割要求的高产、广适、抗病、优质、中穗型早熟小麦新品种。选育模式:有效穗375万!525万·hm-2,穗粒数35~45粒,千粒重40~50 g,株高80~95 cm,品质中筋或弱筋,生育期200~210 d,产量水平4 500~6 750 kg·hm-2。

1.2 选育过程

2002年从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组合郑州8329/植87135-2-1-2-9的高代姊妹混合品系在汉中市农科所试验田内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域的选育,通过集团选择筛选适合汉中稻茬种植的单株单穗,经过2003、2004两年的集团选择,于2005年育成适应汉中稻茬种植的姊妹混合品系汉麦6号(暂定)。

以汉麦6号为亲本材料,2007年在汉中市所辖的洋县、城固、勉县及本所试验地进行多点生态选[2~4],在小气候、土壤等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采用系统选育法,筛选出不同类型株系33份,经2008-2010年单株系播种、连续定向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优良株系,育成优良品系142-6-7-3-1,2011年单株系穗行扩繁,2012年参加本所鉴定试验,平均667 m2产量494.75 kg,比对照汉麦5号增产27.27%;2013、2014年本所品比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68.24 kg、410.88 kg,比对照汉麦5号增产16.18%、3.63%;同时参加陕南多点品比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80.13 kg、414.22 kg,比对照汉麦5号分别增产9.48%和6.85%。经多年选育及试验,育成分蘖力强、整齐度好、抗病性强、早熟的优势品系142-6-7-3-1,暂命名为汉麦7号。

2 综合表现分析

2.1 产量结果

汉麦7号2016年参加陕西省陕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见表1。在汇总的6点次中,5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达83.3%。平均667 m2产量365.1 kg, 较对照品种汉麦5号增产6.34%,增产极显著,居参试11个品种第3位。

2017年续试,结果见表1。增产点率83.3%。平均667 m2产量373.9 kg,较对照品种汉麦5号增产4.0%,增产显著,居参试6个品种第1位。

在两年陕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汉麦7号10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达83.3%,平均667 m2产量369.5 kg,较对照汉麦5号增产5.17%。

2018年参加陕南小麦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见表1。增产点率达100%,平均667 m2产量375.56 kg,较对照品种汉麦5号增产8.73%,居参试品种第1位。

表1 陕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汇总

2.2 品质及抗性

201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结果见表2,除吸水率59.6%>55%不符合2017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优质弱筋标准外,其余均达到优质弱筋标准,所以汉麦7号是一个偏弱筋的中筋小麦品种。

表2 汉麦7号品质检测结果

经汉中市农科所植保研究室2016、2017年鉴定,结果见表3,汉麦7号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抗赤霉病,强于对照汉麦五号高感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对叶锈病的抗性与对照一致。

表3 汉麦7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2.3 农艺性状

汉麦7号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08.6 d,幼苗半直立,平均株高86.25 cm,株型紧凑,叶片绿色、窄、挺,分蘖力强,生长势旺,群体好,穗层整齐,灌浆快,成熟落黄好,熟相极佳。穗纺锤形,长芒,黄壳,琥珀色粒,籽粒硬质,均匀饱满。产量构成三因素合理,667 m2穗数29.74万,穗粒数38.5粒,千粒重40.15 g,符合我们的选育目标。

2.4 主要优点

(1)适应性广。陕南小麦区试6个试点的海拔跨度较大,从280 m到1 100 m,各地的小气候不尽相同,成熟期最短和最长的相差1个月,但汉麦7号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和丰产性。

(2)早熟。从表4可以看出,汉麦7号在稻麦轮作区早熟性表现更为突出,一般全生育期204~211 d,非常适宜陕南稻麦倒茬轮作及机械化收割。

(3)分蘖力强,成穗量大。从表5结果可以看出,平均亩有效穗比对照多4.43万,说明汉麦7号冬前分蘖力强,后期成穗量多,加之穗型、株高适宜,有利于丰产稳产。

表4 汉麦7号全生育期

表5 汉麦7号成穗量

(4)综合抗病性突出。对陕南小麦主要病害条锈病、赤霉病均达到中抗以上水平。

3 小结与思考

(1)汉麦7号是生态选育与系统选育相结合选育的结果,由此想到,可以建立一个育种协作交流平台,对遗传变异丰富的测配组合、杂交后代及高代品系,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杂交后代的选育及多点适应性筛选鉴定,选育出适合本区域的高代品系,可以联合推荐参加不同的区域试验进行审定,充分利用种质资源。

(2)陕南属西南冬麦区四川盆地副区,是小麦的次适生区,生育期短,光热资源较优质小麦产区差,不适合生产优质强筋小麦[5]。汉麦5号、汉麦7号的品质除吸水率略高外,粗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均达到国审优质弱筋标准,是偏弱筋的中筋品种,在以后的品质选育中,注意降低硬度、吸水率,会离优质弱筋的距离越来越近。因势利导,可以进一步把陕南建成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提高小麦的附加值,增加小麦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分蘖力汉中市陕南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响水县不同粳(糯)稻品种(系)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2018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总结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