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
那年,我所在的江蘇省泗阳县王集中学大兴文学风,险些“误人子弟”。我等文学尖子,偏科至极,唯语文、政治、历史等一提起头头是道,而那些高等方程,洋为中用的English便是马尾串豆腐——不能提。于是,不甘寂寞的几个年轻人便凑到一起,搞起了“地下活动”,在稚嫩的脑袋瓜里,总觉着比别的同学聪明,于是老师便对我等马放南山……
在物以类聚的思想前提下,六人组成了校园文学先锋队,现在再仔细端详那些陈年旧照,心中总免不了暗暗发笑,只见照片上六人是姿态各异,神情举止更令人捧腹。戴小礼帽的、围长白围巾的、还有军装在身的。当然,因为经济拮据的原因,合影的次数也就廖如辰星了。六人兴致勃勃地举办了几期“文学沙龙”,都成绩不佳。
处于那种童稚未脱书生气浓浓的八十年代,即使现在想起往事,也常常在茶余饭后为那时的“勇敢”喝彩。也就在那个年头,我认识了画漫画的毕传国大师(他是我好友崔明山的邻居)。
所谓“文学沙龙”,便是各人凑些钱来,自购纸张,然后每人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再邀其他“文朋诗友”们加盟,但都是要出“赞助费”的。于是,大家各自分工,组稿、校对、插图、镌刻、印刷,整个一条龙地进行“文学大生产”。
在“新书”出炉之前,我作为领头雁,逐字推敲,再邀请热爱文学的老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自然,那时的封面便委托素昧平生的毕传国搞定。
看着那些赏心悦目的封面,心中总盼望着早日与高人见面。至于以后的活动,便像现代的出版业一般走上“正轨”。为了推销作品集,我常常是风雨兼程,活动于周边学校的各文学社团。每逢举办活动,我便极力展示自己的业绩,记忆最深的便是爱园文学社那一次的聚会,当时竟然有十几位老师掏钱买大家的“作品集”。其实,那时绝没有经济头脑,只是觉着五角钱、一元钱便是能显出劳动的价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周而复始,“文学大生产”得以延续与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马行空的浪漫,造就了六人思想上与视野上的开阔,渐渐地,那些手刻蜡纸的字迹,不再是大家的渴望,于是,大家期盼起铅字来。再后来,当大家的文字被报刊录用时,当时那种喜悦的心情用文字是无法表述的……
时光流逝,面对那年那月直面人生的坦然,以及读书时浪漫主义的幻想,大家各自努力着。
如今,六个人早已他乡各异,没有一人成名、成家。唯有不是同伙的“协助”美编毕传国大师名声显赫,数以万计幅漫画作品飞遍全国报刊。电视荧屏也频繁出现他那憨厚而热心的笑脸。
而我呢,在微薪的工作中疲于奔命,在静寂的夜晚又灵感顿生地涂抹一些文字见诸报端,赚些稿酬,贴补家用。
虽然如此,那年那月星光灿烂的文学梦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常常激起我对友人们的牵挂和对浪漫青春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