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敏 王之羿 潘莹紫
江汉平原风景数千年的变化历程与人类干预程度密切相关,该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地域特色风景快速消退的问题。虽然从以江汉平原为对象的文学、历史和宗教,甚至农业、植保和防洪水利等领域的研究中可碎片化地捕捉到其风景演化的蛛丝马迹,然而对此的专门研究却很稀少。能否通过该区域代表性城镇的八景文化之系统关联与聚类分析,揭示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风景赋存、变迁甚至特色便成为本研究思考的重点。
中国传统造园是始于两晋、成熟于宋、盛于明清的一门匠艺之学,其优秀作品往往处在国家政治经济显赫的都城或富甲一方的地区。以传统造园学的观点来审视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传统华夏文明区,发现它们鲜有甚至没有此类园林。这些地区风景园林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便是风景营造,其中大多城镇的风景精华一般均用一组类似“四言八句”传诵的“八景”来表达(也有少数十景或十二景),故而对城镇八景进行解读便可能窥探一个更大范围的地域风景特色与审美偏好,这构成本研究的立论基础。
江汉平原总体上是围绕古云梦泽形成的一块盆地,云梦泽是其上古湖泊群的总称[4],湖与水是该平原地区最为重要的自然、半自然风景的构成要素。其平原中部的一些地区在数千年中因河流水系的淘刷、堆积和淤填作用而发生水陆更替[5],故而结合历史地理与水文地质的演变来探寻古湖泊群的范围与外围边界,形成一个有史文明以来不被水淹的、陆地相当稳定的环圈,以周边注入或流出的河流水系为轴,以轴圈上结构性的城镇为节点来考察其八景构成与变迁,以期系统、综合地揭示江汉平原的风景历史格局、演化过程与特色。我们的研究便遵循这样的思路展开。
1 不同时期古云梦范围与湖圈城镇节点Scope of ancient Yunmeng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own nodes in the lake circle
2 江汉平原湖河网络及其节点城镇系统The Jianghan Plain river network and its node town system
“云梦”是楚王出游狩猎的一片辽阔的场域[6],这片场域总体上为大巴山的山系南缘、幕阜山的山系北缘、武陵山的山系东缘,与大洪山、大别山所包裹的一片面积约4.644万km2的盆地。上述山脉向盆地中心渐次落降延伸出一些低山岗丘,由此穿插分割长江与汉水之间漫延出的众多湖体,呈现出水陆交替演变被称为“古云梦泽”的湖沼群;而“古云梦泽”是“云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范围在今江汉平原之内,不含江南的洞庭湖地区[7]。古云梦泽从远古时期发育至唐宋时期主体消亡[7-9],其演变历时数千年之久,变化范围与早期江汉平原中的长江、汉水两大水系的河床堆积、重塑、倒灌、漫延、改道等自然变迁密切相关,也与中晚期的堤防构筑、裁弯取直、围垸造田、荆江分洪、农田水利等人工干预措施紧密相连。
古云梦泽发育于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8],受到汉水与长江河道内泥沙长期冲击和淤积的影响,其在先秦时期已形成平原广泽的地貌风景[9]。到了秦汉时期,长江内的泥沙通过古云梦泽中部的夏、涌两水分流分沙,荆江三角洲便由古云梦泽中部不断向东扩大,最终与东南方向的汉江三角洲拼合为陆地[10]。古云梦泽由此被一分为二,形成了西北与东南两部分,主体位于今潜江市西南地区[8]。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掀斜,古云梦泽主体被迫向东南移动,先位移至华容县东,后向南移动至城陵矶—武汉的长江西侧洪泛平原,此时古云梦泽主体由大浐湖、马骨湖、太白湖等组成[11-12]。唐宋时期,古云梦泽主体沉积大于沉降,随着江汉陆上三角洲不断扩大,原已平浅的古云梦泽主体基本上已填淤成平陆[13],由此标志着云梦大泽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众多零星散布的湖沼[7]。
将上述古云梦泽各时代的水域分布叠加(图1),求取叠加后的外围边界,得到一个大致包络1.962万km2的范围,构成环古云梦泽湖圈。该湖圈经由汉阳、武昌、嘉鱼、蒲圻、石首、江陵、公安、荆州、沙洋、天门、应城、孝感12个城镇,湖圈内尚有汉川、仙桃、监利、洪湖4个立城时间较晚,一度曾为湖区,后淤填出露的“岛屿”性城市,另加上一度为荆山冗余南伸的半岛式城市——潜江。以此5个岛屿式城镇为基点,就近连接注入与流出湖圈的汉水、长江、府河、洞庭水系(含湘资沅澧)为轴,组构出“一圈、五轴”的湖河网络体系;以轴圈上的城镇为节点,形成“十二点、五岛”的节点性城镇系统。以环圈为横向,以河轴为纵向,关联考察节点城镇八景的种类、构成、特征与演变,从而建立对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解析与认识的总体框架(图2)。
虽然湖北的八景文化兴起较早,但其兴盛普及却在明清两代,故而以各地均易搜寻获取的清代为基准,对上述“十二点、五岛”共17个节点城镇的八景进行收集整理(表1),形成反映一定时期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的代表性景观集合,为下文聚类分析奠定基础。需要说明的是:1)因行政地缘关系,公安、江陵、洪湖、石首、荆州5地历史上是共用一个八景系统的;2)节点城镇除汉阳为十景外,其余均为八景。
我国八景文化中的每一景均为四字组成,前后各两字组合形成“得景地+景象”的表述关系。由于得景地一般处在城镇的标志性地点、标志性地段或优质景源处,故而其景观构成也被认为是双景叠加的复合关系[2]。下面对此进行两两拆分解析。将八景集合按前两字取词,运用NVIVO软件进行词云分析(图3),可看出,江汉平原城镇八景得景地的词频分布有4个层次。频次第一的八景得景地是“湖”,频次第二的得景地是“河”“台”,频次第三的得景地是“山”“岭”“楼”“鹤”,微弱重复的八景得景地有“南浦、口、塘、寺、水、洑、松、林、柳、章、荆”等。由此可知,江汉平原地域风景的最大特色是湖泊,这与人们对湖北“千湖之省”的认识高度一致。在区域风景中排行第二的标志性得景地是“河”“台”,前者显而易见,而“台”点出了江汉平原一道为人熟视无睹的独特风景。由于该平原地势低湿,基于理性人们均会选择高地来营造聚落与城镇;但在更多缺乏高地的地方,尤其是平旷的湖区,人们“发明”了一种就地取土筑台营造人居环境的做法,取土之处形成兼具文化、生产、休憩功能的“风水塘”,增填的高台及其上建筑则位于池塘之北坐享“风水阳光”,这使江汉地区形成顺应等高、垂直水流肌理的人工台塘风景特色,台塘也成为该地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番茄幼苗在3叶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夜间温度要控制在10~18℃之间,对花芽分化有利,不要长时间低于8℃以下,很易造成畸形果的发生,也不要高于18℃,易造成空洞果的发生。
将上述八景集合按后两字取词进行词云分析(图4)可知,江汉平原城镇的景象按词频也有4个层次,排名第一的景象是“月”,重复频次第二的景象是“古”“晴”,频次第三的景象是“晓”“晚”“渡”“烟”“秋”,微弱重复的景象有“古柏、唱、岚、晚钟、渔、风”等。由此可窥,月夜风景是江汉平原中最为显著的景象,正是江汉平原湖河密集、视野开阔的特征,使人们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式的景象有共同的领悟。对于排名第二的“晴”“古”,也恰好从自然与人文景观两方面反映了江汉地区的风景特色。正如唐代诗人崔颢所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江汉平原景象辅以白云“晴”日的气象更为壮阔,其河湖大美的诗意也在“晴帆”“晴烟”“晴眺”中淋漓尽现,此外,江汉平原作为中华文明最早开发利用的地区之一富含荆楚文化的痕迹,无论“古柏”“古槐”“古梅”还是“古渡”,都见证了其悠久历史;对离骚辞赋、楚王章台的感怀,也反映出这里曾是楚文化辉煌的胜地,而“赤矶慨古”“洼樽怀古”等,又从后续不同时代为此锦上添花,故而到清代江汉平原遍布名人先贤的胜迹,以“古”字给予概括显得非常贴切。然而当今的江汉平原,这种古意正在悄然离失。
表1 湖河网络节点城镇的八景总览[14-26]Tab. 1 Overview of the “Eight Scenes” at the node towns of the river network[14-26]
所谓八景横向系统即是由一环中的12个节点城镇之八景共构的景观集合(表1)。之所以称为横向,是因为湖圈节点城镇半陆半水的地貌共性,其陆地一般衔接周边山系的地缘脉络,表现为渐次落降而消失于平陆的低丘岗地特征;其水则因一度共享云梦古泽而具有平陆、水系高程大体一致的特点,由此形成一条串联环湖区域的天然平顺的文化传播廊道;这些特征均与岛屿式城镇四周或为平陆或为湖区的孤立情形完全不同。故而下文将从水陆两域风景来横向解读江汉平原的风景特色。
3 节点城镇八景得景地点词云Word cloud of the locations of the “Eight Scenes” in the node towns
4 节点城镇八景景象词云Word cloud of the scenery of the “Eight Scenes” in the node towns
5 八景风景资源分类统计分析(水景)Types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he “Eight Scenes” (water scenery)
6 八景风景资源分类统计分析(陆景)Types of scenic resources of the “Eight Scenes” (land scenery)
表2 区域八景水景类型统计Tab. 2 Types of regional water scenery
3.2.1 水景类型与区域风景特色
对江汉平原湖河网络节点城镇的12组八景按水陆两域风景聚类归并,可发现水景占比高达60%(图5);将所有水景按自然与人文进行归类(表2),两者的构成比例分别为57∶43。自然水景中以湖泊、江河范畴居多,另有部分滩涂、河口和少数的泉瀑,在共构江汉平原自然水景的同时,水景横向系统总体上趋于同质;人文水景以水景建筑最具代表性,另有水域游艺渡口、水利遗迹等也具地域特色(表2)。
江汉平原自然水景中最为大气磅礴而又波澜壮阔的便是“江汉朝宗”,即今天的汉阳南岸嘴所在地。该景点出了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在此汇入长江的大场景,也寓意江汉地区海纳百川的地旺与胸襟。
江汉平原人文水景以临水而构的高台建筑最具特色。公元前541年楚灵王临水修建的“天下第一台”章华台便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标志[27],此类高台建筑在节点城镇八景中有不同地域的多处呈现,故而有学者认为作为楚灵王行宫别苑的章华台自然是广布云梦泽中的,甚至该风景营造手法还影响到后世秦咸阳的阿房宫[28]。
江汉平原人文水景中另一标志性的高台建筑则非黄鹤楼莫属,受龟蛇两山的约束,长江在此处具有水体高位顶托的空间风险,故而古人借能克制龟蛇的黄鹤(楼)来表达逢凶化吉的空间愿景,相生相克的理念与楼体恰如其分的点位,不仅成就了该水景建筑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地位,也预示着楚风园林的地景营造手法在我国风景园林史中的领风气之先。
3.2.2 陆景类型与区域风景特色
陆景在湖河网络节点城镇12组八景中占比40%(图6);析取所有陆景并按自然与人文归类(表3),两者的构成比例分别为7∶3。自然陆景以山景、古树名木最为丰富,另有平原、陆地动物共构江汉平原边缘地区一片山水交融、古木交柯的自然景象;人文陆景以山庄宗祠最具代表性,集市风物、遗迹古寺等地域特色浓厚(表3)。
横向解析湖圈节点城镇,可看出自然陆景具有因平原视线开阔而使山景尽现的特色,这与湖中5个岛屿式城镇缺山少山的景象完全不同。山景依托幕阜山、武陵山、大洪山、大别山等的走势,峰、顶、岭、岗、坡、崖、石等景观类型众多;其景象也与当地气象交融,或“鹄岭栖霞”或“西宝昙光”,可见“东冈晴烟”“小别晴岚”“锦水晴岚”,可感“丰财夕照”,既有“崎山烟雨”又不乏“八岭松云”。
平原风景的古意在总体特色中已有阐述,该种古意在人文陆景中也有不少体现。以“林木”为例分析,横向系统节点城镇八景中提及的古树名木有6处,占自然林木陆景的5/8,尤其是有人文建筑的地方,均有点景的古树存在。这也从侧面揭示出,至清代江汉平原边缘城镇已开发较为充分,自然林木资源开始短缺,古树成为一种稀缺而又重要的风景资源。
表3 区域八景陆景类型统计Tab. 3 Types of regional land scenery
表4 河轴节点城镇的八景纵向系统一览表[15-17,20-21,23-26,29-38]Tab. 4 Overview of the “Eight Scenes” longitudinal system of the river axis node towns[15-17,20-21,23-26,29-38]
所谓节点城镇八景纵向系统即以岛屿式城镇为基点,顺应注入或流出湖圈的主要河流之节点性城镇所构成的八景系统(表4)。由于河流连接不同文化地理环境并沿纵向传播的特点,该八景系统可提供一条顺应河流的解剖线索来窥探不同文化地理区的风景演变、传播与发展,并由此窥知上游风景与江汉平原风景相互影响。选定的5条河流水系分别是上江、汉水、府河、下江、洞庭,各河流水系及其纵向节点城镇选取情况如下:1)上江轴,以岛屿城镇监利为起点,连接历史上长江稳定河道的基点江陵,由上而及峡口城市宜昌,以及三峡起点城镇奉节,顺应该轴可窥探巴楚风景的异同与相互影响;2)汉江轴,以江汉腹地的潜江为起点,连接汉江稳定段基点城镇沙洋,并逆流而上过汉水中游最大城市襄阳,而及丹江河口城镇淅川,该轴穿越3个曾为楚都的城镇淅川、宜城、郢中,故可谓楚文化风景溯源轴;3)府河轴,以唐宋时期出露水面的汉川为起点,连接该河段最大城市孝感,由上而及古泽得名地——云梦,并以曾都随州为终点,这是荆楚文化的另一重要脉络,流域全程均在湖北境内,故可曰江汉乡土风景线;4)下江轴,以唐宋时期出露的岛屿城镇仙桃为起点,顺应长江连接江南城市嘉鱼、武昌,并以江西九江为终点,构成吴楚风景文化一线;5)洞庭轴,这是由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汇聚于洞庭湖而形成的一轴,起点是岛屿城镇洪湖,途经湖圈外围城市岳阳,终点为湘江最大城市长沙,中间植入我国历史上有八景之源美誉的“潇湘八景”作参照,以此形成反映两湖地区携手相牵的洞庭轴。需要说明的是,清江由于与上江轴的文化与地理特征类似故未列入其中。
八景纵向系统涉及的地域较广,具有鲜明的跨文化地理性质,限于篇幅笔者无法系统揭示,仅以上江轴为主来说明八景纵向系统的解析方法与认识规律。
沿5条河轴作地理剖面,将节点城镇的位置、在地标志性八景和相应背景名山按长度与高度的可感比例给予展示(图7),可发现上江轴的山体连绵不断,并一路渐次落降至平湖,其苍茫雄浑的气势通过“白盐曙色”“赤甲晴晖”两景对峙形成的“夔门天下雄”得到高度呼应;而“白帝层峦”尽显巫山喀斯特高山褶皱之鬼斧神工,至峡口则有阅尽大巴山、武陵山余峰纵横交错之势的“五陇烟收”呈现,再至荆州仅有“八岭松云”可感知冗余的远山,上述多景结成连续的一线反映了其自然风景演化线索,并通过八景映衬出其中的意蕴。山景逆水而上逐渐增多,监利八景无山,荆州山景增为2处,而西陵峡口的宜昌其山景巨增至总八景的75%,至奉节段山景占总“景”比例达87.5%。
7 河轴自然地理剖面Natural geographic section of river axis
高山之中的江水一泻千里、平湖而止的意境则由上游湍险的“滟滪回澜”,中游纤夫与江水奋力击搏的“黄牛棹歌”,至荆州的“江津晚泊”而归于宁静。
其他4轴虽亦存在与上江轴同等高程的山体,但沿线风景却呈现出高山大起大落、空间大开大合之势,所有河轴在趋近湖圈时其景致均归于岗丘、平陆或水系之“静”,其远山的起落之势在“庐境隐禅”“岞嵱天灯”中得到体现。除上江轴外的其他各轴其河轴空间之开合与曲奥高度反映了“灵秀湖北”的形象特征。
长江在中下游流经的7省区至少还有3个与本研究的湖圈具有高度相似性,以大江串起之大湖为文化、经济、政治地理核心的湖盆单元,它们分别是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太湖平原,而安徽长江流域文化代表性地区——安庆市域也有近1 200 km2的水陆交替变幻的湖泊群;另外,黄河的中下游平原在历代河道变迁中还产生过诸如“九薮”的超大型古湖泊群。这些均预示着湖河网络系统应用的发展空间及其方法论价值。对上述平原区域风景的认识无疑对传承华夏文明“老区”的风景特色、增强中华风景文化自信甚至彰显风景学的国学地位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本次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顾此失彼之处在所难免;在希望得到读者的包容与谅解的同时,更希望本研究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启示,从而促进我国的八景文化与区域风景研究。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7由作者绘制;表1根据参考文献[14]~[26]绘制;表2~3由作者绘制;表4根据参考文献[15]~[17]、[20]~[21]、[23]~[26]、[29]~[38]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