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钢”中国精造

2020-11-12 02:16:04本刊编辑部
中国工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太钢智造难题

钢可以用手撕?

2018年7月,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将这个疑问句变成了肯定句。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不锈钢箔材,厚度仅为0.02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可以轻松地用手撕开,被业界形象地称为“手撕钢”。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批量生产的宽幅为600毫米的极限规格软态不锈钢箔材属世界首创,一举突破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垄断,在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戴上了“全球唯一”的皇冠。

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技术创新更是如此。整整两年时间,创新研发团队进行了711次试验,攻克了175个设备难题和452个工艺难题,方才换来“手撕钢”的成功。

每一个难题的攻克,都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超薄带光亮退火过程的屡屡失败,一次次重重敲打着研发人员的心。只要发生抽带或断带,就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恢复设备,偶尔,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十几次之多。眼看时间被一点点浪费,创新成本不断叠加,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山西太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材生产基地

关键时刻,企业明确出台保护措施,创新成本一律剔除考核,只要有进步还给予及时激励。这一举措为技术工人提供了容错空间,极大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热情,坚定了攻克难题的信心。

光亮线首席工程师王向宇拿出了自己的技术方案,主动请缨“用1000米产品试一试”。1000米“手撕钢”价值10万元,实验失败意味着血本无归。然而,仔细分析方案后,企业果断拍板同意。最终,王向宇只用了400米“手撕钢”,就攻克了这个难题。

“手撕钢”的逆袭是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和“中国精造”的最佳诠释。在传统钢铁加工迈向高精尖、高附加值产业的今天,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先行示范,用技术创新敲开了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大门。

“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由15位技术工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4岁,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他们秉承着“创新才能求变、创新往往就是坚持”的精神,秉承着“宽容失败、但永不言败”的理念,一次次向“不可能”发起挑战,把“不可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手撕钢”的成功换来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地位,换来了2019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唯一的特等奖,更换来了市场的认可。问世第一年,“手撕钢”累计生产1061 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应用于柔性显示屏、储能电池、军工核电等高端制造领域。2020年疫情期间,成倍增长的订单量让“手撕钢”再次突破全球经济低迷的重围,续写着“中国智造”的传奇。

猜你喜欢
太钢智造难题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借调难题
廉政瞭望(2022年8期)2022-05-23 01:18:08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06
山西太钢“手撕钢”将用于国产折叠屏手机
四川冶金(2019年4期)2019-02-17 12:32:54
难题大作战
中国智造
巧解难题
3D打印智造未来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58
太钢生产出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站用不锈钢
国内功率密度最大中频感应炉太钢热试成功
上海金属(2013年6期)2013-12-20 07: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