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省政府黄楼召开。
批示抄清
去年以来,省决策咨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全省发展中心工作,发挥智力集成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大家表示感谢。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五项要求”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2020年6月12日
上图: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出席活动并讲话下图:省决咨委主任姚引良作工作报告
6月12日,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省政府黄楼召开。省长刘国中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出席并讲话,省决咨委主任姚引良作工作报告。省决咨委副主任张光强、吴登昌、白阿莹、李金柱、冯月菊、李进权出席会议。
梁桂对省决咨委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对决策咨询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省决咨委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集思广益、聚智咨政,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凝聚智慧、增添动力。希望各位委员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项要求”,加强研究、多出成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要聚焦“后疫情”经济社会治理、数字经济、中欧班列和促进就业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度调研,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姚引良在报告中指出,去年以来,省委对省决咨委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几次充实调整,我们也对委员做了适当调整,决咨委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决咨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体现了对大家的信任。特别是省长刘国中会前的批示,充分肯定了我们去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决策咨询工作做得更好。
左起分别为:省决咨委副主任张光强、吴登昌、白阿莹、李金柱、冯月菊、李进权
姚引良在总结2019年工作时说,我们坚持“少而精、高质量、能采用”的原则,全年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4份,其中18份得到省上领导23人次的批示;报送决策咨询建议68期,其中18期得到省上领导21人次的批示。完成立法咨询4部,提出了55条修改意见。圆满完成了2019年的决策咨询任务,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决策咨询作用。
在谈及2020年决策咨询研究的重点任务时,姚引良强调:
一是为“疫情后”经济社会治理建真言。这次疫情,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非常大。对我省的影响如何,应该怎样应对,都需要认真研究。尤其是要关注疫情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认真研究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同时对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陕西工作提出的要求,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建言献策。
二是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建议、出实招。各专家组今年的研究都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研究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优化我省区域经济布局;紧扣国家战略、依托陕西基础潜能,研究如何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产业链抗风险水平。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解决社会民生等重大问题,补长发展短板,提高发展质量等,建真言,献良策。
三是为推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榆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谋良策。国家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聚集和高效配置优势资源,提升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我们要发挥智库的咨政责任,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规划与协同、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角度切入,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榆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四是持续深化关键领域的系列研究。我们要在往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向产业纵深处推进,向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优化聚焦,向产业产品升级方向用劲,向关联产业项目策划布局发力。工信组要在去年报告的基础上,系统谋划陕北能化基地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及实施建议;科技组要在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具体产业建议,如新材料等;环保组在去年关中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固废和水污染的研究,力求深层次为我省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科学的推进措施。
五是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建议。经济数字化、产业智能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要整合研究力量发挥技术专长,研究如何培育我省数字经济新业态,加速在信息服务、物联网、视频娱乐、线上办公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实现我省数字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进一步夯实陕西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根基,提升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六是为巩固脱贫成效研究长效机制。今年脱贫摘帽之后,如何建立巩固脱贫的长效机制,健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陕南、陕北环境资源特点,研究新的务实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