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卓玛
藏地人民对于藏戏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藏戏原本由民间筛选出的7 个漂亮女性组成,因长相甜美可人,被藏地人民称为“仙女姐妹”。从8 世纪开始,藏戏逐渐开始发展,伴随着割据及战乱,特别是自吐蕃王朝瓦解后,战乱、饥荒、各种天灾更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当时的普通百姓,在连年的地区战火中饱受摧残,内心对于和平、安定的生活渴望至极。而在动荡与社会的不安中,藏地大乘佛教因其对于平等及博爱的宣传深受百姓追随。大乘佛法更是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进入到藏地文化体系中,这些为藏地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演变成藏地文化的基础内涵。藏戏自17 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以“唱、诵、舞、表、白、技”相结合的通俗表演,其内容更是与时代发展相融合,是民间对于时代发展下对社会生活及需要的最直接反映。
从8 世纪开始直至现在,藏戏的发展经历了千百年历史。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藏戏深受百姓喜爱,特别是在藏地每年的“雪顿节”上,八大藏戏轮番上阵,令当地人百看不厌。目前,传承下来的“八大藏戏”主要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这些藏戏大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与佛教相关的故事,宣扬向善的主题,其中更包含了人们对于真善美、平等及博爱的根本诉求。但是在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及宗教特性上,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得到了削弱。在八大藏戏中,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舞步独特,出神入化。
(1)八大藏戏的动作特点
八大藏戏之所以能够深受百姓喜爱,同时能够不断得以传承,与其有声及无声的表达有关。通过无声的表达(主要是舞蹈的表现力),实现了对于藏戏的受众传递。在藏族舞蹈中,每一场藏戏的开场前都会像其他舞蹈一样有一个铺垫,只不过藏戏的铺垫都由八大藏戏演变而来,如“藏戏开场中的温巴、甲鲁、拉姆”,都有其相应的开场顺序。每一个舞蹈动作拆解成了固定的动作,都获得了相应的名字,
这些既定的舞蹈动作主要有:“固定动作”“权力动作”“反衬动作”“衔接动作”“仙女动作”“拉姆步伐”“出场舞”“女性衔接动作”“男子知觉动作”“脚下动作”。这一系列的舞蹈动作中,有些是为了为了诠释人物、角色的年龄、身份、地位,有些是为了与节奏相适应,突出人物形象。以“权利动作”“反衬动作”“衔接动作”及“仙女动作”为例,权利动作又名“查杰”,一般为设定为男性角色,并根据身份及年龄调整,如用于国王及权臣的角色里。反衬动作又名“勤查布”,以夸张的手法塑造反面角色形象,动作冲击形成了反差性。衔接动作又做“丁杂”,即从脚下发力,衔接步伐与身段,以灵活、小巧的动作幅度协调整体动作。仙女动作又叫“拉姆查布杰”,这一动作往往用于塑造仙女角色,贯穿剧目始终。这一系列的舞蹈艺术特点在“八大藏戏”中都有大量应用。
(2)八大藏戏的舞蹈特征
从“八大藏戏”的舞蹈艺术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舞蹈概括起来有几个特征表现:一是象征性特征,即通过模仿自然中的生物形态,表现现实中的生活、劳动,象征性的动作特征通过特定的加工以求弥补模仿生疏;二是拟人化特征,即赋予了动物以拟人化的特征,充分展现动物的特性,例如八大藏戏中会预验的鹦鹉、能救人的白药蛇等。在八大藏戏中,鹦鹉更是反复出现,例如在《苏吉尼玛》《智美更登》中,无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三是情节与舞蹈相结合,大量的民间歌舞贯彻不同场景中,表现了当下的状态;四是面具特征,利用面具结合角色更能够营造氛围,强化人物表达。
在阐述八大藏戏的表演艺术特点前,首先需要对“热巴剧”有整体性的认识。“热巴剧”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更是藏戏的主要表现形式。其融合了“说、唱、舞蹈、杂技”,剧目广泛。关于“热巴”的定义及来源我们无法查阅到其相关的官方及正规认定。从藏地文化中的词汇演变来看,这一词语也并未出现在藏地古典文集、史书中。因而可以断定,“热巴”来自于民间说法更为可靠。目前,学术界在自身对“热巴”研究上,各自分歧,但主要集中在三点:一种观点认为:“热巴”中的“热”是在藏戏中男舞者佩戴的头发,因与藏族宗教有关,故又叫“修行者头发”,而“巴”是人的意思。根据学者研究的另一种观点认为, “热巴”一词因无法在官方找到其具体内容及介绍,因而来自于民间,这一理论具有较强的说服性。
综上,“热巴剧”是藏戏的主要表演形式,具备丰富的宗教特征与完整的剧目构成,并逐渐与时代融合具备现代化艺术特征。
本次研究从八大藏戏的舞蹈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出发,表述了八大藏戏的特点。文化具有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藏戏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地方特色,同时,以“八大藏戏”为代表的经典曲目,更是融合了藏戏的特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