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即时发布与“瞬间”表达

2020-11-12 04:22
文学与文化 2020年1期

刘 畅

内容提要:对于微信,讨论、研究已多。本文试图从时间性的角度切入,即“瞬间”。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需求,但还大有讨论余地,例如其存在还满足了普通人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微信即时发布的功能,与使用者“瞬间”表达的需求构成了一种依存关系:前者依据后者的需求而设计、而诞生,后者依赖前者的功能而发布、而表达。能够表达人的瞬间体验与感受并为多人同时知晓,这是微信之前任何媒体绝对无法满足的潜在需求。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微信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这个家园,是意义的家园。微信的出现赋许多普通人的“瞬间”以意义,而以前,这种“瞬间”体验尽管美妙,但却没有合适的媒介。此外,微信赋“瞬间”以意义,还表现在普通人“高峰体验”的层面上。新媒体语境下,其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表达趋短”,这种趋势十分符合“高峰体验”的特征及表达要求,因为“高峰体验”的特征之一就是短,就是“瞬间”。新媒体、自媒体、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之一,就是让许多普通人日常感受到的“高峰体验”有了一个表达渠道。

一 微信:“瞬间”的家园

微信功能很多,这里只涉及其部分功能,即社交及表达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对一的私聊,多对多的群聊,及一对多、多对一的朋友圈。私聊、群聊、在朋友圈发表言论,三者的共同特征都是社会交际与思绪表达,本文则侧重在后者。

目前中国互联网及微信的普及情况大致为:2018 年1 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同期,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 亿,其中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7.5%,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87.3%,远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又据凯度《2017 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94.5%。截至2017 年6 月底,微信合并活跃账户达9.63 亿,较前一年同期上涨19.5%。即速应用发布的《2017—2018 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3 月微信月用户数量超过10亿。微信的出现加速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社交化传播的变化趋势。如有媒体人这样描述:“1995 年我就在南方都市报开专栏,当年每一篇稿子我都写得特别认真,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到了2014 年我仍然非常勤奋地写每一篇稿子,但是我收到的信越来越少,我的读者都去哪里了呢?后来我发现他们都去朋友圈了。所以在2014 年的5 月份,我对所有开专栏的媒体说,从5 月8 号开始我不能给你们写专栏了,我要给自己写专栏,后来就有了吴晓波频道。”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手机上网用户占网民数量的绝对多数,而手机上网用户中微信朋友圈使用者又占绝大多数。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即从用户的显在与潜在的需求出发设计与开发自己的产品。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即时互动需求,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21 世纪的新媒体变革实质,是带来了千百年来没有的‘人媒互动’的公众信息传播效果的革命,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和媒体可以互动的时代,而且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新媒体的‘人媒互动’带来了社会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反馈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是:“从传统媒体的迟滞反馈模式,变成了数字读物的即时反馈模式。如今‘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个效果用传统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传统传播技术确实无法即时反馈。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二者明确清晰的学理的分别,这一代新媒体是开始实现‘即时反馈模式’的一代新媒体。”正是从“即时”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等)即时发布的功能,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表达的家园。微信等新媒体的存在,满足了普通人“即时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此前任何媒体无法满足的,是一个绝对的空白,是人类“体外进化”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自告别动物状态,人类进化一直沿着两个维度行进:一是遵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体内进化;另一个便是西方技术进化主义认为的“肉体+技术”式的体外进化。这种体外进化正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的本质。体外式进化的媒介会实现对人的延伸,比如报纸、广播这样延伸感官的媒介,轮子这般延伸运动器官的媒介等。但是这种“分割式延伸”并不十分完美,存在一定缺陷,会造成人体感官或运动器官的失衡。为了补偿既有媒介存在的不足,人类就会沿着人性化趋势发明新媒介,新媒介在继承既有媒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复制、延伸、会聚等增加补救措施,进而实现媒介的交替或共生,最终实现媒介的进化。所以媒介技术成为人类进化的动因和中介,人的机体、中枢神经甚至是思想会受到媒介的影响产生变化和发展。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同时,人也成为了媒介技术的延伸。如此循环,实现互相延伸,互相影响,共同进化。

在微信之前,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没有一种媒体能够“即时”地表达人们的思绪、观念,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尤其是普通大众)又存在着大量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于是,人民大众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与传播界缺乏这种表达的媒体之间,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即时,就是短暂、一瞬即逝;表达它,需要快捷和迅速,故其对象或可以称为“瞬内容”。以前,笔者在论及微博时曾认为:“微博现象的出现,又催生了一个新的词——‘瞬内容’。从‘微内容’到‘瞬内容’,体现出互联网不断向人性的本质和深处延伸的特征。”关于“微内容”与“瞬内容”,还要做一简单介绍:

所谓微内容(microcontent),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macrocontent)而言的。学者Cmswiki 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 的主题,RSS 的内容列表等等。”即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如Blog 中的一篇网志;Amzon 中的一则读者评价;Wiki 中的一个条目的修改,Flickr 中的一张照片;Del.icio.us 中的每一个收藏的网址;小到一句话,大到几百字,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过客用户的每一次支持或反对的点击,都是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众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真正来源。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微内容就存在,但没有网络,那时只是作为私内容而存在。设想:没有维基百科(Wikipedia),人们对于百科全书的修改,只能作为私人藏书中的文字批注;没有博客网(Blog),人们每天记下的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内容,只是个人的日记、相册或磁带、光碟,只是尘封于密室中的记忆。让这些私内容真正进入公共话语空间的,是互联网所具有的互联互通、海量存储和相关链接等等,再加上Google、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一下子把这种原本微不足道的、分散的价值聚拢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

所谓“瞬内容”,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瞬间性而言。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无意识世界一样,我们还可以说:在恒定的、稳定的的精神活动之外还有一个不稳定的、流动的、稍纵即逝的“瞬时性”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的内容就是“瞬内容”。“瞬内容”庞杂而不稳定,如同山雨欲来前诡谲变化的天空、钟表滴答作响的指针、已经掀过的日历、车窗外向后飘逝的风景……具有流动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传统媒体,包括博客在内,所对应的是“瞬内容”的反面——相对稳定与恒久的精神活动与内容。一般而言,这些内容要经历目击、体验、采访、调查、构思、搜集资料、结构、写作、发表等一系列过程。博客简化了这一程序系列,但一篇博文也还需要稳定的、静态的构思和写作。但问题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之内,除了一些稳定的思想、情绪、念头、意念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不稳定、不恒久、充满流动变化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内容,即“瞬内容”。具体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想法、情绪、念头、思想是瞬间即逝的,迅速到“还没降生,就已死去”的程度,如瞬间的体验、想法、念头、情绪、意见、牢骚、抱怨、痛苦等等,苏轼所谓“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是也。而在“微博”问世之前,这些精神活动一般都难以记录下来;就是如手机短信那样可以记录下来,也难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发表”,难以被“受众”及时看到。但是,“微媒介”(微博、微信等)的问世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人们瞬间发生的精神活动如何即时表达,并能够被特定受众知晓”的问题。

以上有关“瞬内容”的想法虽然形成有年,并且其实际依托的是“微博”,但从近年来微博到微信(朋友圈)的发展来看,“微媒介”这种“以瞬间为本”“赋瞬间以意义与价值”的趋势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所深化。我们常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时间呈现“碎片化”,这里,所谓的“碎片”除了具有贬义之外,还具有一种中性或积极的意义。中性是说它已是一种现实,你接受与否,“碎片化”都会存在;积极是说,如果顺应其势,“碎片化”也是满足大众需求、设计产品的逻辑起点。例如,我们可以把“碎片化”理解为“瞬间化”,而“瞬间化”恰恰是人们存在的一种方式。我们常说,活在当下,活在现在;这“当下”、这“现在”其实就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可以说,没有“瞬间”,也就没有了“当下”与“现在”,反之亦然。

那么,所谓“瞬间”究竟有多长呢?据古代梵典《僧只律》:“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 小时有480 万个“刹那”或24 万个“瞬间”,12000 千个“弹指”,30 个“须臾”。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 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 秒,一“弹指”为7.2 秒,一“瞬间”为0.36 秒,一“刹那”却只有0.018 秒。所谓活在“当下”与“现在”,就要“抓”得住它,否则,这“活”也就显得空虚。当然,人们“抓住”当下或现在的方式是不同的,甚至可以暂时“放弃”当下,例如可以脚踏实地而立志高远,可以打好基础而蓄势待发,可以放弃眼前而谋虑深远,也可以韬光养晦而待来日……但无论如何,我们生活中最真实、最直观的片段无疑就是“现在”的一个个具体实在的“瞬间”:瞬间的感受,瞬间的体验,瞬间的情绪,瞬间的领悟,瞬间的发现……正是它们,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现在”与“当下”。而这些可贵的“瞬间”,这些组成我们生命点点滴滴的真实材料,在“微媒介”(尤其是微信)兴起之前,是无从表达的。形象地说,在微信以前,瞬间感受处于无家可归的“流浪状态”。而微媒介、微信出现的意义,就在于为这些流浪四方的传统媒体的“弃儿”提供了一个家园,使得普通人也有自己可以表达的一个个珍贵的“瞬间”。例如这种进行时的感受:“天津师范大学2018 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进行中。与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在一起感受幸福美满。注:今天上午,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又如一种瞬间的感受:“推介俞平伯《中年》:夜半时分,读师爷妙文,直觉醍醐灌顶,彻悟三分!”还有这种笔耕不辍的获得感觉:“整理书稿时,仿佛又重现了一副副熟悉的面孔,重温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都是海河的儿女,有着这一地区独有的艺术气质与特征……吾有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力求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描绘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使读者感知新时期文艺复兴大潮中,津沽艺坛思维与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艺术家的种种追求与探索……58 个人物访谈录,大多选自近十年间,吾在《今晚报》‘老杜名人工作室’专栏发表的文章。虽有遗珠之憾,仍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也。书名暂定为《画里画外》。”像这样发生于瞬时的、短暂的、当下的思绪片段、感悟片段等还有很多。

二 微信:赋“瞬间”以意义

说微信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是因为这个家园是意义的家园。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微信的出现,才使得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瞬间”具有了意义,而在以前,这种“瞬间”尽管美妙,尽管有价值、有意义,但却苦于“欲渡无舟楫”,缺乏表达的媒介,因而,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此,与普通人相对应的是不普通的人,即伟人、精英、名人,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这些人由于超凡的能力,其生命所感悟到的美妙瞬间已经凝固为诗作,他们的“瞬间”没有流浪,也不必“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因为他们拥有诗歌这一家园。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一些短作中。宋人严羽曾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所谓妙悟本为禅宗语言,是讲对于禅理的瞬间感悟,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大都出自这种瞬间感悟,只有“悟”才是作诗的“当行”与“本色”。在此,“妙悟”说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直觉,二是瞬间。诗歌既是直觉的艺术,也是瞬间的艺术。仔细品味一些历史上的名篇佳作,都是瞬间妙悟的产物。苏轼就曾形象地说明了捕捉诗思的瞬间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他认为诗歌思维稍纵即逝,应该像追逃犯一样急急火火,穷追不舍,才能将好的想法保留下来,否则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这或许也是因为苏轼对于人生瞬间有着特别的感悟,他就曾表达过这种人生无常的瞬间感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表面上看,苏轼是在讲人生就犹如一只到处飞翔的鸿雁,短暂停留,十分忙碌,什么都难以留下;实际上,他对“瞬间”有着十分独特的感受:“踏雪泥”“留指爪”“鸿飞不计东西”都是一个个瞬间,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整个生命的意义。叶梦得也认为“诗家妙处”在于“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猝然,就是瞬间的感悟,试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转折关键处全在“忽见”二字,正是在此“瞬间”,少妇由鲜绿柳色悟到青春易逝、芳华无常之理。与此相似的还有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全诗篇法紧凑,一气蝉联而下,如只摘出一句,会不知所云。只有由末句层层倒求其意,才能明了诗意。而这也是瞬间而起的意念,由诗人妙笔固定下来,成为永恒。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女孩儿少年相思之态,惟妙惟肖,其美也在捕捉住了此一年龄段那稍纵即逝的瞬间……此处举例,只是提示,难免挂一漏万。其实,只要是对古诗词稍有了解,就不难列出一系列瞬间“妙悟”的诗词,如“西出阳关无故人”“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太多了,此不赘举。

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是想说明,名人的瞬间不缺乏“家园”,尤其是著名文人,他们已用生花妙笔将其人生感悟的瞬间化为永恒,其精彩的瞬间直到今天央视“诗词大会”上还在吟唱——人们的心灵就是他们瞬间凝结的家园。但这里的问题是:如我等普通人的瞬间怎么办?有没有家园?有没有意义?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出现之前,由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等特征,这个问题明显无解。但有了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之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微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得普通人的瞬间感受也有了表达的渠道,普通人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有了意义的寄托。

例如普通的日常感受:“体验(天津)地铁6 号线开通第一天。所见之处,宽敞明亮,安检售票,各就各位。津门湖站可办公交卡。车站车厢乘客稀少。大概等候的时间是七八分钟,每一站地铁行驶时间大概一分钟,疾如飞箭,恍然若梦:相约明天,文化中心下,吴玉如书法展见。抽空办一中行闪付卡,意外惊喜不便公开。”又如对于生活的理解:“娶自己养得起的老婆,吃自己喜欢吃的饭菜,甭管别人怎么活着,自己图个自在。”押韵,且含有哲理,看完不由会心一笑。还有表达瞬间的一种模糊感受:“时间最无情,突然间嚎啕大哭,嘲笑自己一下,亲们不要担心我,间歇性发作而已。”这种情愫看似莫名其妙,但却似乎人人会有,在一生中不时闪现,感觉得到却又难以言传。当然,还有一种类似故事性的叙事:“我曾经养过一条狗,从它出生一个月的时候亲手从姥姥家抱回去的,我养了它三四年,后来它咬了人,奶奶给我卖了,过星期回去我发现走到村口它没来接我,吃饭的时候它没趴在我脚边,我问妈妈它去哪了,妈妈说奶奶给我卖了的时候,猝不及防眼泪就出来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养狗。后来妈妈从舅舅家抱回来了一条狗,我从来不跟它玩,它在我身边我也只是打它骂它,它再乖我也不愿意抱它,不是我不喜欢狗狗了,也不是我不喜欢它,只是我怕了……”这种瞬间情感,心理学上称之为“趋避冲突”,很接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的情感类型:想接近,又害怕,处于欲趋又避的矛盾状态之间。在这段文字后面,作者又引了这样的网络语录:“你所恐慌的事情,都会发生;你患得患失的东西,都会失去——所以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也算是给自己的一种解释吧。

从以上本人朋友圈几例摘录中不难见出,这些瞬间的表达中,不仅具有诗歌的胚胎,也初具哲理的雏形,自然也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些瞬间似乎更能引起共鸣。当然,在笔者的微信中,也会见到这样的文字:“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任性地推测别人的人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格的成熟度取决于正邪两极对立感的减低。成熟的人,从不会站在道德高地上,对别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居高临下的评头论足。事实的真相,就如同隐在半空中的铁丝网,幼稚的人,看不到它,就会想当然地否定其存在,其后果只能是一次次被打脸。生活的复杂,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在下着自己的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皎洁与阴暗。永远不要随意去评价判断一个人,因为,你并没有经历他的人生。”这种瞬间感悟,放在任何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似也应无愧色。还有这样的瞬间感悟:“失魂落魄。在痛苦中度过了一天。一个记了若干天的本子丢了。……昨天我还坐在飞机上思考某个命题并命名某个概念,而现在那个负责记录一切的本子却不见了。每次在本子上写字的时候,我便在想,为什么是我在上面写字,而不是别人?正如此刻,为什么是我在对着电脑,在键盘移动光标,而不是别人?而当我过一会儿合上电脑,走到街上,看午夜时分寂寞的车来车往,此前坐在电脑前的那个我早已经形迹模糊,没有风也散了。”

当然,下面这段文字几乎就是在诠释组成完整人生的“瞬间”碎片,具有很强的人生哲学内蕴:

下午与牛津的艺术家朋友喝酒、聊天。他说看自己从前的日记就像是在看别人的东西。我说不是“像别人”,而是“本来就是别人”。我们的一生,有无穷个我。我们以“我”来命名,便以为“我”只是一个人,甚至还为一次次的我之先来后到加上因果性。从前,我说过“时间是幻觉”,时间并不存在。现在我还要说,那个从摇篮到坟墓的所谓唯一的我也是幻觉。而人生的痛苦就在于,我们不得不活在这个巨大的幻觉里。

写到这里,笔者也来凑个“瞬间”的热闹。一场春雨,校园繁花竞放,柳絮癫狂,笔者授课的教室在二主楼高层,教室前面竟然也不乏飘絮转圈飞舞,不由口占一首:“南开新雨后,桃李竞自由。飞絮与同学,共上二主楼。”配上几张图,发到朋友圈,把一时的感受形成文字,再把形成的文字表达出来,传播出去:于是,这一“瞬间”就有了意义;这意义,下一“瞬间”又会消失,但毕竟“存在”过了。瞬间的意义,或许仅此而已。

三 微信:瞬间与“高峰体验”

微信,这种可以在移动中瞬时表达并共享的新媒体使得无数普通人的“瞬间”有了意义,结束了流浪四方、无枝可依的状态,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这一点,还表现在普通人“高峰体验”的层面上。

所谓“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是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短暂的、豁达的、极愉悦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在高峰体验时,人会产生一种特殊存在认知,仿佛瞬间与宇宙融合,消除了物我界限,达到一种超越自我、“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美妙境界。有专业人士曾这样描述它:“我在做自我分析中也曾有过高峰体验,那种体验到来的时候,原本像毛玻璃一样的自我意识,突然变得清晰透明,我的感官功能变得非常敏锐,我似乎可以看见很远,听到很细微的声音,有一种东西进入了我的意识,那是一种博爱、豁达、乐于自我牺牲的高尚感觉,从此我的个性变得宽容。”

高峰体验,作为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心理活动,可以发生在很多情况下,其所对应的可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前者如杜甫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诗背景无需详述,唐军收复失地、安史之乱将平,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全诗情绪饱满,悲喜交集,久被压抑的情绪如瀑布般奔涌翻腾,悲喜交加,达到了情绪的高峰极限。后者如苏轼名作《定风波》,所记载的无非是一次下雨挨淋的日常体验,其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但一般人淋雨,至多不过感觉狼狈不爽而已,但苏轼却从中悟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名篇,解者如云,笔者就不在这里饶舌了,唯一想多说一句的是:即使是在这样平常的生活场景之中,作者也感受到了一种悟透人生哲理的满足与完美体验,它不仅超越自我,也超越时空,其实也就是一种高峰体验。

其实,马斯洛所理解的“高峰体验”,其对象未必都是历史、社会、人生遭际中的重大事件,一般人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也能发生“高峰体验”,他所记录下的几个高峰体验的实例都具有这种特征:

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她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这时,一缕明媚的阳光泻进屋里。阳光下,孩子们穿戴整洁,漂亮,边吃饭边像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着。丈夫也在轻松悠闲地与孩子们逗乐。当她注视这一切时,她突然深深陶醉于他们的美,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和幸福感不由笼罩全身,以至于使她进入了一种高峰体验。

一个靠为某一爵士乐队击鼓来挣钱读完医学院的年轻人几年后报告说,在他全部的击鼓生涯中,有三次击鼓时他进入高峰体验状态,觉得自己像个伟大的击鼓手,而他的击鼓也表现得非常完美。

一个女主人开了一个晚会,每一件事情都进行得非常成功。那天晚上大家玩得十分开心,晚会结束了,她向最后一位客人道了晚安后,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看着四周的一片狼藉,进入了极度幸福欢欣的高峰体验状态。

一位年轻的母亲、一个年轻的击鼓手、一位好客的女主人,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也可以获得马斯洛所理解的“高峰体验”。稍加分析,这种高峰体验都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主体的参与性,个人能力的证明,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时间十分短暂,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伟人、名人、名流、精英的高峰体验自有其表达和展示的途径,如著书立说,如青史留名……但问题在于,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这么多的人,对于自己的一生来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可替代的,他们瞬间所感受到的“高峰体验”如何表达?如上所举的几个例子,如果不是马斯洛为心理研究需要而记录,而写在书中,世上又有谁能知道这几个人发于瞬间的美妙体验呢?而在新媒体时代,在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社交圈中,普通人这种瞬间生发的“高峰体验”也有了表达的可能。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语境,其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表达趋短”,从博客到微博,从微博到微信,从微信到短视频……这种“趋短”之势越来越明显,一段短视频只有15 秒的时间。这种表达趋势,十分符合“高峰体验”的表达要求,因为“高峰体验”的特征之一就是短,就是“瞬间”,如果时时都能感觉到,就不是高峰体验了。简言之,从表达角度讲,新媒体、自媒体、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之一,就是让许多普通人日常感受到的“高峰体验”有了一个表达的渠道,如同马斯洛笔下所记载的那几位普通人一样。例如一位大学生这样介绍她宿舍内的摆设:“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这一群十级好的室友,给我一亿我都不卖,给我一百我可以考虑一下,哈哈哈哈哈哈,开心,感觉今天太美好了。”另一位这样描述友情:“你们这么好,我有点承受不了。貌似刚刚感谢早了,回家又收到TwoDog 童鞋送的温暖——简直国民好伙伴——准备送你一面锦旗:感谢天感谢地能与你相遇,在风里在雨里哪哪都有你!”有突然遭遇困境之后的心理解脱:“被困电梯25 分钟,虽然楼层不高,但是在高速坠落的过程中,还是吓得一身冷汗。突然发现自己有点怕死啊!拍拍我的小心脏,上课去了(2018 年5 月4 日14:40)。”也有人写下深刻的哲理感悟:“出门,目睹繁花,春日,活着。没有哪个过程不是结果本身。”还有离别亲人那种的瞬间复杂的情绪:“回家收拾东西加吃饭,20 分钟搞定,就得赶飞机。临走前,小家伙主动说‘要抱抱’,抱起来安慰了几秒钟,背起包就出门,他哇的一声就哭了。只好,蹲下来跟他说‘爸比要去上班,去出差,不要哭了噢’。他送我到电梯口,强忍着泪水,最后竟没哭出来……”有学生痛悼大师仙逝写了这样的题目“土埋玉树情何已”,一位读者在朋友圈发文说:“看这些文字,会无比怀恋当初的读书时光。回首往事,吃过穿过玩过爱过恨过,都不让人留念,就是觉得在学校跟诸多先生们学习的日子最是快活。”以及:“2014 年9 月参加母校校庆,不揣冒昧,现场应邀即兴涂鸦。几天前,忽接老同学转达另一位校友的话,说拙作被母校装裱,顿感突然意外。能有机会向母校表达感恩之情送上祝福,倍感欣慰荣幸!饮水思源,感恩母校!偶得两句,并记于此:腕底笔走伯乐马,心中常存谢师恩。”

还有下面这几段文字,即使是放在马斯洛的著作中也不逊色:

我的家,我把其中一个房间叫做画室。很小,一张画案、两架书橱就占了很大面积。再放一个茶几,两把圈椅,就没什么空余的地方了。画室有通向阳台的窗户,适时的新鲜的风会适时地吹进来。在画室除了画画,我也在这里看书、喝茶。画画的时候,大多在更深人静的时候。有时画到天亮。画画或看书的时候,时间就好象停了下来,我习惯了这种慢生活。墙上挂着的都是我的画,敝帚自珍,每一幅我都喜欢。小小的画室让我获得一种满足。(2018 年6 月12 日)

清晨,临街静坐,满袖阳光。关掉世间有关真理与艺术的荒谬陈词。闭上眼睛,听一首歌,感受“j’écoute la pluie tomber”,雨水从天而降。循环回放。没有风声,听车来车往,轰鸣,行人拖着箱子匆匆而过。人生并无目的,只是完成。一场穿越地球的星际旅行。(2018年6 月11 日)

没有小院,有个阳台也挺好。尽管狭窄,但足以放下一张茶几,几个凳子,可以喝茶、看书,有朋友来可以聊天。阳台的围栏之畔,摆几盆花,最好栽几株藤蔓植物,像喇叭花之类,让藤蔓爬满栏杆……阳台比小院更好的地方,视野更好,可以看远处的风景,更靠近蓝天和白云。阳台很小,但很惬意。(2018 年6 月10 日)

这瞬间的满足,这一刻的惬意,这刹那的感悟,不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吗?

此外,现代人往往处于移动之中,而移动中的人如果没有如微信这样的自媒体,其瞬间类似高峰体验的心理是绝对没有表达渠道的。例如2018 年5 月4 日,“复兴号”上的“00 后”18 岁成人礼正在直播,《中国青年报》记者随行记录了这一过程,也表达了自己的即时所见及瞬间感悟:

主持这段直播的时候,声音哽咽,差点眼泪掉出来。昨晚第一次见到18 岁边防战士匡扬武的时候,觉得他真的就是一个还特别稚嫩的孩子,完全和我想象中担起保家卫国重任的军人硬汉形象不一样。但当我们排演宣誓环节,他立正站好,举起手臂,挺起胸膛那一刻,我完全震住了。即便是身着便装,那一刻,我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非常英武的军人形象。而通过采访,我们知道,他所在的部队巡逻在西藏最危险的边防线,14 名战友先后牺牲。今天他带上高铁的国旗,就是在边境线巡逻的时候,用来宣誓我国主权的国旗。想到我们平安顺遂的生活,是靠这样的弟弟辈的男孩子在保卫,就觉得又惭愧又感动,忍不住要掉眼泪。2018 年5 月4 日 15:30

……火车到站上海了,活动圆满结束,今日份刷屏告一段落。

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笔者所居长久不雨的城市喜降甘霖,出门踏湿赏雨之际,忽然被所见景色惊呆了:平日毫无景观的家门前十字路口的柏油马路已被雨水覆盖,在红绿灯的照耀下,竟然幻化出各种色彩,加上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匆匆驶过和急急赶路的陪衬,构成一幅幅平日难得一见的“雨夜色彩斑斓印象图”。雨水不仅映出七色光彩,还把这光彩拉长,再拉长,像是一道道光的瀑布……被此景惊呆的我不由得拿出手机,一一拍照留念。其实,我那时的被惊呆就是一种“高峰体验”。回家后,朋友圈先发几张,获得不少回应点赞;过了几日,意犹未尽,又在圈内发文并赋诗一首,题目为“五一遇雨,补照并韵”。其序云:“好雨生韵,雨过韵存。光影写意,意犹未尽。补照九章,呈众一哂。”诗云:

绿红暗换季,好雨落津门。暮来灯影动,幻彩如有神。

水墨丹青路,风雨夜归人。明灭人渐远,夜色转深沉。

回味那晚我的感受,其实就是一种普通人的“高峰体验”,对我而言,它是一种超越功利、超越日常感受边界的“发现”。而这种体验,如果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也就“无家可归”了,也就没有存在过。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对每个人而言,每一个“自己”都是重要的,每一个值得感动的“瞬间”都是有价值的,尽管它们会瞬间即逝,会风流星散,但只要它们表达过,存在过,就够了。而这正是微信等自媒体对于普通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以上,大致从“瞬间”这一时间性角度,梳理了微信等新媒体对于普通大众的意义。微信即时发布的功能,与使用者“瞬间”表达的需求构成了一种依存关系:前者依据后者的需求而设计、而诞生,后者依赖前者的功能而发布、而表达。能够表达人的瞬间体验与感受并为多人知晓,这是微信之前任何媒体绝对无法满足的潜在需求。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微信(朋友圈)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家园。这个家园,就是意义的家园。正是由于微信的出现,才使得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瞬间”具有了意义。此外,微信赋“瞬间”以意义还表现在普通人“高峰体验”的层面上,此前,名人、伟人的高峰体验不乏记录和表达的渠道,而普通人的高峰体验则“欲渡无舟楫”,缺乏路径。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的功能之一,就是让许多普通人日常感受到的“高峰体验”可以表达。从传媒技术派“媒介进化论”的角度看,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技术的进化是人的各种功能与需求的进化。新媒体的进步与发展所具有的智能化趋势,正是这种体现:方便,快捷,即时,互动,即时发布与“瞬间”表达……无一不体现这种“媒介人性化”的趋势。而诠释这种趋势,使之学理化,显然亦应提上日程。本文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使用的材料仅来自笔者的朋友圈,如果扩大范围,寻找共性,则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