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人生 灼灼其华

2020-11-11 03:11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幻彩漆画漆艺

宋婷婷

首开川美漆艺专业

踩着炎夏的尾巴,我们去拜访静居山中的程天德。

这位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开拓者和漆艺宗师——已故沈福文大师的弟子。

斯人虽已逝,但一代漆艺宗师的风骨依然可寻。

1906年,沈福文出生于“书画艺术之乡”——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科下村。因为隔房叔公是远近闻名的漆器匠人,沈福文常到其漆器作坊瞧瞧转转。

上世纪三十年代,沈福文赴日本留学,深攻西画。谁知日本继承并变革中国传统漆艺后形成的作品,令他大为震撼。受此影响,沈福文决定放弃绘画,转而研究漆器工艺。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日本找到了我国失传已久的《髹饰录》手抄本。

程天德说:“这本书被誉为古代漆器髹饰工艺经典著作,沈老如获至宝。”

沈福文按照书中记载的工艺程序反复实验,逐渐掌握了几十种在国内已经失传的古代漆艺技法,并初步摸索出一套漆器制作新工艺。

回国后,他赴敦煌采风,凭借自己扎实的绘画功底,临摹并提取敦煌壁画的精髓,将灵感制作成漆画、漆盘等艺术品。

这种对艺术的创新与升华,将敦煌壁画图案以别样的形式带到世人眼前,令人惊艳称奇。

对此,国画大师徐悲鸿专门撰文盛赞:“此乃旷古所无之盛举……此不独为沈君庆,尤当为中国美术前途贺也。”并用一句“为工艺美术事业的五百年来第一人”为其注脚。

更让人称道的是,1940年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现四川美术学院)建校之始,沈福文便破天荒地开办漆器艺术专业,将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正式带入中国高等教育中。经过多年研究,他还编撰了《中国漆艺美术史》等著作,至今仍是高等院校漆艺专业的教材。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漆艺教学生涯中,沈福文培养了一大批现代漆艺的后继者,其中包括陈思碧、程天德等。

沈福文为何如此专注漆艺?程天德说,沈老远赴日本之时,漆艺已经是一门在国内业凋零的艺术。回望中国漆艺历史上的辉煌,沈福文自觉身上肩负“复兴”之重任。

在无数关于漆艺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漆艺历史悠久。

据记载,我国漆器以新石器时代为起源,以商周为发展,以秦汉为高峰,以唐宋为复兴,以明清为繁荣。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延续至宋代和明清时期。它在继承我国传统漆艺工艺的基础上,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夹纻胎、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著称。重庆漆器成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紋样丰富,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是重庆漆艺全面恢复和发展繁荣的一个高峰,沈君庆正是当时的领军人物。后来,沈福文又提出了大规模整理民间工艺美术的建议,一直为复兴民间工艺美术而奔走。

2000年2月,沈福文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4岁。

一生心血尽在漆艺

今年98岁高龄的陈思碧依然不忘创作。正如她所说,做漆器就像吃饭一样,她舍不下这个东西。

陈思碧的从艺经历,要从1942年说起。

那一年,陈思碧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漆器艺术专业,师从沈福文等人。

当时,沈福文与被誉为“东方色彩大师”的李有行,庞熏琹、雷圭元等留法、留日艺术大师一起,奠基形成了最早的漆艺术教学体系。

在全国第一个开设漆器艺术专业的学校,成为该专业的首届学生之一,在旁人看来是一段过于神奇的经历。但对陈思碧而言,这其实是一个毫不犹豫的选择,因为她从小便喜欢漆画。

正因热爱,陈思碧从1947毕业至今,一直深耕漆艺行业。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巧夺天工的漆艺珍品,在国内外漆艺界享有盛誉,被评价为“风格独特、富丽精美、意境清新、构思巧妙、布局新颖,富有时代感”。

这与陈思碧主张艺术创作应当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有关。1942年至1943年间,她还在国内首创“彩色蛋壳镶嵌”漆艺制作技法。

该制作技法是采用如红褐、黄、绿、花、白等各种颜色的鸡、鸭、鸟等各种鸟禽,及其他动物类蛋壳(必要时加螺钿)进行艺术镶嵌,突破了传统漆艺黑、红等暗色的局限,赋予漆艺作品明亮、鲜活的艺术色彩,成为漆艺的重要特征。

1956年,陈思碧调到四川美术学院实验工厂(后改为重庆美术漆器厂)。

进厂的第二年,她就以自己构思并制作的漆器作品《蛋壳嵌凤盘》,获得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竞赛银质奖,一举成名。而后,她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成员、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重庆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漆器师。

曾有媒体报道,当时陈思碧的作品很受欢迎。厂门口的坝子里停满了前来要货的小轿车,外交部也多次向厂里订购产品,作为赠送给外国客人的礼品。其中,一款《凤鸣花香》被文化部买走,送给中国驻国外的大使馆。

1993年,陈思碧从重庆美术漆器厂退休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设计制作漆器、带徒授业。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陈思碧成为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思碧培养了大批漆艺人才,其中佼佼者有朱华、殷良柱等。为了把技艺传承下去,陈思碧早年就带着儿媳妇朱华,在工厂学习制作漆器。

朱华于1971年进入重庆美术漆器厂工作至今,从事漆器工艺品漆画创作、设计制作。她从艺49年,现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虽因身体原因,陈思碧现在已少有新作。但其一生心血尽在漆艺,作为漆艺专业的首届学生,已是不负师门、不负所学。

独创新技幻彩漆画

程天德是陈思碧的师弟,于1974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漆器艺术专业学习,成为沈福文的学生。

回想当初刚分专业时,他说自己颇有些看不上,“居然让我当漆匠?不就是像建筑工人那样拿把刷子刷一刷?”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漆艺,沈福文带着大家遍访国内的漆艺基地。一路走访学习,果然令程天德等人大开眼界,醉心国粹风华。而那些上山下乡的日子,定格在他的脑海里,也都成为沈福文慈师的写照。

“老师对我们各方面都严格要求,但为人和蔼,从不发脾气。”程天德说。

13位老师、7名学生、17门课程——在四川美术学院漆艺专业,程天德度过了一段刻苦而难忘的时光。他逐渐明白,漆艺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材料和技法,才是制作漆器和漆画的精髓。”

程天德深得沈福文喜爱,在校内也小有名气,其毕业作品《红岩曙光》广受好评。毕业之际,校方有意将程天德分配至市委组织部,但他并不愿意。最终,他坚持去重庆美术漆器厂工作。

“漆艺博大精深,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技术没有学到手。”这是程天德坚持的初衷。

程天德一去,全厂上下无不拍手欢迎,尤其一到周末,大家纷纷邀请他到家中吃饭。在漆器厂,程天德专心学习技术,与同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约一年后,他服从上级安排,调回市二轻局,牵头开办漆器专业。

选址建校、写教学方案、组建教师队伍……经过一番艰难苦楚,重庆艺师职工大学于1979年夏季正式开学,招收的学生多是当时市二轻局的年轻职工。职工们的专业设计能力得到飞速提升。

后来,程天德又就职于重庆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研究传统漆器和传统漆画的历史。

“通过研究学习,我越来越觉得天外有天,自身技艺有待精进,因此在研究之余坚持埋头创作。”那段时间,程天德创作了大量漆画,参展评奖,成果丰硕。

直至改革浪潮袭来,他无奈选择下海。

上世紀末,重庆美术漆器厂下岗职工高玉平找到程天德,二人筹建了明珠漆艺有限公司,请回了一批老艺人继续生产。

“‘明珠之名由我提议,因为在我心里,漆艺就是宝贝,是掌上明珠。”程天德说。

公司开办第一年便有结余,这令程天德大为振奋。有一次,其产品在磁器口展览,引来市级领导驻足观赏,随之声名鹊起,一些部门、高校也前来采购,一时间门庭若市。其实,他们大多奔着程天德独创的“幻彩漆画”而来。

“为了这项技艺,我吃了不少苦头。”程天德坦言,当年在研究所工作时,他已开始悄悄试验制作“幻彩漆画”,甚至下班回家也要尝试,害得家人皮肤过敏浮肿,为此没少受爱人潘琪埋怨。

但日复一日,他终有所成。

程天德将调制好的生漆稀释后,倒至水面成膜,经搅拌、推拉等手法,把画板迅速放入水中端提出变化无穷的色彩肌理,然后在画板上进行细节处理。自此,脱胎于传统漆艺而形成的新型画种——幻彩漆画由此诞生。

“漆器、漆画本是‘同胞兄妹,脱胎、装饰、打磨、抛光,技法、材料同宗……历代行家均慎而制之,防范出过,无论设于纸,或心有偶,均是先有形,然其技,后其料。我之画作,天然色漆,变化新技,故为‘幻彩漆画。此法,命题无需刻意设计,脱稿,先制底纹而后定……直视各类纹变肌理,因材施艺。”程天德在《“幻彩漆画”之我见》一文中点破“幻彩”之奥秘。

他曾将这门新技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公司所有工人,无奈“幻彩漆画”对匠人的要求颇高,在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脑、心、手“三高”同步、神速敏捷,还对材料比例、翻版、水的变化等颇有讲究,几乎要求在转瞬之际完成,否则漆象异变,前功尽弃。

不过,“幻彩漆画”精美绝伦,且每一幅图案都是唯一的,无法复制。2011年,凭借这一创新,程天德获得了“中国时代改革创新十大领军人物”“中国漆画传承发展金奖”“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等荣誉。其作品中,有数十件漆艺作品被中国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

但程天德认为,“幻彩漆画”只是丰富了传统漆艺技法。

年少时蒙恩师沈福文关怀指点,让程天德感念至今。如今,他常年沉浸在自己位于江北的工作室里,潜心创作、带徒授艺,让漆艺这门古老的技艺在代代传承之中焕发年轻活力。

猜你喜欢
幻彩漆画漆艺
蹇然漆艺作品
“变色龙”颜料特性及使用现状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酷女孩彩虹妆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幻彩天堂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最佳工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