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2020-11-11 03:09俞秀容俞秀梅
学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导图作用

俞秀容 俞秀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组织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将语文知识点结构表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可视化的知识表达,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分析,抓住重点,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及其语文综合素质。本文在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68

随着教育改革理念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小学生思维活跃,并且想象力丰富,但是其对想象力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使用,进而无法有效利用自己的天赋进行高效学习,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模式下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将自己发散性思维能够运用到学习中,通过新型学习方法的融入和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点

首先了解一些思维导图的具体概念,思维导图是人体通过五官来感知一些客观事物,然后通过感知结果在脑海中反射出用图文并茂表示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放射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在人体学研究中人体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词汇分析、逻辑和计算等理性思维;右脑主要负责想象、色彩和知觉等感性思维。一般情况下左右脑是在独立状态下工作的,而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是将二者结合,让大脑整体的工作效率提升,进而完成一定的思维思考。

思维导图主要是一种利用标号方法和树形形态将大脑中的一些想法用绘图的方式来帮助思考和工作的辅助工具,其主要是由关键词语和关键图像组成,在学生进行初步学习的时候,可以借助相关的关联词进行联想,进而将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详细思考,知识重点会被学生牢记,可将一些复杂、枯燥的问题转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同时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大脑活跃度,进而通过不断的思考来巩固已学过的重点知识。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呈现的作用

人体思维主要呈现放射状,通过思维的各项分支可以将人们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和感觉利用放射状结构形式呈现。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已经将导图结构和方法充分地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记忆力。

第一,知识网络的建立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快速完成。现阶段小学生主要的思维特性是形象思维,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识通过线条符号以及图像表示出来,进而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将语文中抽象的知识体系和文章内容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而帮助学生可以有效地探究语文内容中更深层次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第二,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认知基础,但是对自己的思维运用还不够完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再加上现阶段很多网络媒体设备已经完全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导致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应当在预习和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动分成几个小组,将文章知识点结构图用画像的形式描述出来,如果内容较为复杂,并且内容需要的信息含量较大,就需要每个人独立思考,然后将小组意见融合汇总,只有通过小组之间学员的有效合作,才能完整地把知识点结构图整理出来,进而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思考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对思维导图的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整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效的整理,在重点知识结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将文章内容的层次再次绘制思维導图,进而实现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由小组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思维学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在此种模式之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创新思维。思维导图主要是根据文章知识点的具体结构体系,然后按照我们自己的大脑的思考模式将多个分支内容从一个关键点印出来,主要是利用大脑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所具有的发散性,来进行虚拟可视化的工作。所以在这种方式下,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理解能力,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可以提升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有效整理,在原文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和复习三个阶段,因此思维导图也主要在这三方面得到具体的应用,下面着重分析一下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第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首先对文章思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分析文章主要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地完成语文文本教学,但是思维模式存在单一性,根据学生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这种方式显得有些落后,无法全面地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在文章学习中也无法对文章主要知识点形成长久记忆,因此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学生学习成绩无法快速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对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具体需求做出详细了解,可以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文章内容记忆进行强化,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优势,进而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布置课文预习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知识点,并且需要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说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把预习结果整理成相关的思维导图,由教师对该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小组学习分享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初期使用思维导图时可能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能力,在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时由教师讲解怎么绘制,使学生正确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进而更加快速地开展语文阅读活动。

第二,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具体应用。小学过程中,语文写作是一项较为困难的教学工作,由于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低年级的学生难以对所见到的事物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在语文素养方面还比较欠缺,在实际的语文写作中缺乏一定的思路,无法将自己所想的内容有效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述,虽然会套用各种修辞手法,但是在套用时会显得比较生硬,容易产生“画蛇添足”的现象,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己想要的内容不清楚,完全没有任何写作思路,导致文章的连贯性不强,质量也无法提升。在审批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比较头疼。以此教师可以在写作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首先在写作之前将文章的结构绘制出来,按照文章的表达结构进行内容的填充,或者是将文章提纲列举出来,根据提纲完成写作。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将一些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方式传授给学生,进而提升文章写作的总体质量。

第三,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中的具体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和预习的效率,还可以在最后复习过程發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复习中,教师通常会利用课本辅助,将之前所有讲过的知识点重新讲解一遍,或者是挑出一些重点进行着重讲解,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但会使语文课堂较为枯燥,并且对教学时间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学生在此种状态下尽心复习,会产生极大的厌倦感,慢慢失去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重点知识记忆不够牢固,成绩无法提升。而这种方式主要的缺点就是不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够加强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复习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本学期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整理,并且将相关的知识点形成有效联系,让学生复习思路更加清晰,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一些内容难度较大的文章复习过程中,由于段落较长,学生背诵较为困难,进而教师可以在复习过程利用思维导图将文章重点规整到一起,然后让学生按照文章的重点知识进行理解背诵,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向另一个知识点进行延伸,找出其中的联系,进而形成多文章理解,加快学生的复习效率,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形成牢固的记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根据框架内容整理复习,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总体来说,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可以让学生在文章预习、复习、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有效发挥其思维的发散性,根据知识点所建立的框架结构,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通过不断的探讨和理解,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合于现代的教学过程,语文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辅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理解能力、思维整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才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万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4).

[2]吴英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9(10).

[3]党万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4]闫爱玲.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宁夏教育,2019(10).

作者简介:俞秀容(1973.12—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俞秀梅(1969.3—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导图作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