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智力发育、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的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课堂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入手,探讨了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3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鉴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在这一背景下,推动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正是基于此,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目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笔者所在乡镇小学中,因为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所以一些语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够了解,少数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或者网络资源就是信息化教学,并未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仍习惯以权威者、命令者自居,教学中不是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内容,我应该如何教导”,而是强调“我教了什么内容,学生要学习什么内容”。
第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熟练使用信息软件、掌握信息技术。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所在的学校中,除了一些年轻教师外,熟练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师不多。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课件制作重点不突出、相关软件操作不够流畅,降低了課堂教学效率。
第三,工具主义严重,学生语文素养不高。对于大部分乡镇小学学生而言,要想“走出去”,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中考或高考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更看重可以提升学生成绩的语文知识与技巧,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不够重视[1]。例如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模块,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升,能力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有效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的一大举措。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价值,倡导现代信息与各科教育教学融合,从而呈现出新的教学思路、方法与模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育人模式弊端日益显现,教育教学也更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与情感、过程与结果、能力与素养并重。显然,以往“灌输式”“说教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主体,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探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认知规律与行为特点、信息技术的优势等,才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可以更好地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更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育人理念。
其次,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呼唤。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课堂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与以往小学语文课堂相比,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这一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展现课程内容,如何去适应学生心理与行为、外部教育环境的变化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话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构
1.积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打造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去改变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主动去调整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信息化教学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为开放、氛围更为活跃,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唯一“权威”,从思想层面提高认识,用意识指导行为,更好地构建信息化课堂。
第一,教师自身需要加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新课程改革需求,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意识,将打造高效信息化教学课堂作为一项责任。教师还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教研会、交流会途径与其他语文教师交换意见,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对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第二,学校应该完善学习制度,树立职业典型。为了加快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为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交流会,相互交流教师学习心得与结果,并在会议上对教师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我。与此同时,学校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带头确定学习计划,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3]。对于学习效果良好、自觉性高的教师,学校可将其作为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学习激励制度,为教师学习新知识与新理论、转变观念提供动力。
第三,学校与教师都需要合理规划理论学习内容,从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工作重点等内容出发,科学安排任务与活动,使教师可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2.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考虑到本校语文教师能力结构与素质现实情况,需要从多方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尤其是需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及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自觉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请教校内信息技术教师、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学习信息教学软件、课件制作等内容,使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视频时,视频内容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形式更加贴合学生认知规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预习中。
其次,提升教师提问技巧,增强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教学目标,避免无目的、脱离教学内容的提问。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问题还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难度过低,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如果问题难度过高,学生回答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设目的、范围、程度等进行反复思考与推敲,如此一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资源以及软件开展教学活动。
除此之外,提升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的应用也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为灵活与多样。以交互白板信息化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会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管理课堂,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抵挡电子工具的诱惑、没有合理地使用电子工具,或者是学生讨论学习难以顺利开展,影响了教学实施。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课余時间学习有关知识与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价值。
3.立足教材进行制作课件。信息化教学是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课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时一般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但考虑到不同学校学情不同、课件资源质量不一,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需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大纲选择、重新设计课件或者视频资源,使学生可以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4.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以《独坐敬亭山》一课教学为例,利用电子书包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在电脑上软件上进行备课,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将已设计好的课件以及其他资源保存在U盘或者上传云端。教师将课件上传至云端后,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入网页查看课件,进行课前学习。在互动模块学生还可以与教师沟通,在学习记录模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在平台上的学习记录进行巩固练习,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使学会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敬亭山景色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结合教师课件与视频感受敬亭山的美色,品味课本上的文字,初步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之后,利用电子书包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连线题、知识抢答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子书包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拓宽了学习资源与学习途径,而且因为电子书包是一个新事物,学生出于好奇心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四、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认知、提升信息素养,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立足实际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辛颖.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插翅添翼——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
[2]邱艳.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7(9):111.
[3]向凡宇.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探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10):42.
作者简介:姬忠民(1973.6— ),男,汉族,甘肃秦安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