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做中学”落到实处

2020-11-11 03:09党占海
学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做中学合作探究

摘 要:小学数学应该注重“做中学”理念的渗透与实施。教师可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为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合作为主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打造生机盎然的生活化数学新时空。教师应该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更新理念,变“讲中学”为“做中学”,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放开教师的手,解放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做中学;生活載体;实践契机;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26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记数学、练数学、考数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做”“学”“思”并行的学习方式却是充耳不闻,视之不见。这样的情景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事实上,“做”在数学学习中特别重要,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理念,因为亲力亲为,所以对数学知识或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亲自实践,知识能够更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因为动手实践,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自然理解上的彻底通透和学习上的事半功倍也就在情理之中。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呢?如何让“做中学”理念恰到好处地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不仅仅收获知识和技能,还收获到理解力、学习力、数学力等的同步提高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为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合作为主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必将打造生机盎然的生活化数学新时空。下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学促做、知行合一。

一、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而数学学习过程又是一个感知、记忆、深化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推理、验证的探究过程。如何让这两者之间发生深刻的联系,需要一些凭借和抓手。而这个“抓手”就是生活化情境。思维需要激活,探究需要参与。当下数学知识沦为抽象、枯燥的代名词,主要原因在学之乏味无趣,教之无从下口,而这正是数学与生活的脱节而造成的。说实话,离开了生活这个大熔炉,有些数学知识就是死的,就是“空中楼阁”,就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划痕。如何改变其现状,需要教师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以生活为载体,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主动探究问题,体悟数学的“味道”[1],在乐学、善学、会学中获取数学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以生活为载体,我在课前利用教室里的物品做了一个小超市,对每一件物品都标价,一个黑板檫2元钱,一盒粉笔3元钱……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你现有人民币10元,如何刚好把这十元钱花掉?学生看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兴趣高涨,纷纷拿出零花钱,比比、画画,很快得出了结论。这样的“做中学”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认识了人民币,而且启迪学生思维,有疑而思,加深了学生对加法的深层次理解。

新的数学教材,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配有大量的生活化图片和生活化情境。对此,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合理取舍、科学组合、大胆重构,使之不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资源,也成为锻造学生思维的创新资源。在课前备课上,教师可有意识地充实一些适宜的、富有情趣的、针对性强的生活化情境;课中授课中,更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样的,布置作业时,尽量与生活接轨,与现实印证,学生必将学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更是常态,而这恰恰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数学教材中以生活为载体的例子很多,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抓住了其中的契机,引领学生依托生活、印证生活、运用生活,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这关键也在于教师是否有这种强烈的捕获意识、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能够抓住那些难得的、珍贵的契机,让数学和生活深度对接、拥抱和印证。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为课堂增值,也为学生的学习助力。做精做细做实生活化数学学习,应该成为数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二、以实践为契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本质上是抽象的,程度越高的数学知识就越抽象,理解就越困难。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速度往往比教师想象的还要慢。如果不让学生亲身实践,许多数学知识便如过眼云烟、昙花一现,很难植根于脑海。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转变理念,把教材中的数学变为生活中的数学,把抽象的数学转变成灵动的数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争辩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魅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的确,学习不仅仅是听理论,也是更高层面上的亲自实践,也是更有趣味的生活锤炼。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操作、实践,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视点,更是锻造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应有之义。

比如,“认识钟表”这一课,教材只安排了2课时,当今小学生在这方面经验很少,只知其物,不知其用,教师势必要把大量的课时耗费在教学认识钟表数字上,学生的思维训练则无从谈起。认识钟表本身是一个生活色彩极强的问题,同时是一个需要长期经常性的练习过程。鉴于此,我在上课伊始,便提供钟表实物,然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你怎么知道现在是9时?”再让学生拨一拨时刻、按时间规律画一画时刻。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仅认识了基本的钟表数字,而且在比比、画画的过程中理解了钟表的用法和24小时的数学表示法,教学事半功倍,学习收效斐然,课堂效率极高。

小学数学的更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印证去获得体验、加深印象、得到结论。抽象也罢、分类也罢、归纳也罢、演绎也罢、模型也罢,亲自实践了才能变为自己的思想;数感也罢、符号意识也罢、空间观念也罢、甚至几何直观乃至数据分析观念,也都是在生动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强化的。的确,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从“做中学”的实践来说,“在活动中,人的精神才能不断地得到成长[2]”这就是说,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在印证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技能,也是精神的成长,因而“做中学”的意义重大。

基于此,教师应该少一些理论宣讲,多一些实践操作;少一些单项灌注,多一些现实印证;少一些纯理论传授,而多一些生活化情境。作为教师,一方面应该深挖教材中“做中学”的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实践的凭借;另一方面深挖现实中“做中学”的因子,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做中学”的机会和平台,给予学生自由翱翔、展翅飞翔的空间。包括数学游戏作业、数学实践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情景剧表演等等,都是值得大胆一试的渠道和平台,而教师是这一切的建设者和更新者。对于成长中小学生而言,因为实践而打开的学习版图越大,越能得到多方面的淬炼、锻造与滋养。

三、以合作为主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在亲自实践过程中总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惑而不能独自解,就需合作交流共同解。也就是说合作交流是实现“做中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或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或小组协作,或分工配合,让合作的涓涓细流充盈在“做中学”中,必将发挥最好的正效应。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学生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也可以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生生之间共同实践、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时时处处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也会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和归纳能力,我组织学生到校门口观察过往的车辆,并让学生数出一分钟内的车流量情况,可是一分钟过后,谁都没有统计出来,究其原因,“车太多、车速太快。该怎么办呢?”于是学生想到了通过小组合作的办法。学生自发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人数一种类型的车。一分钟过后,学生协作完成了任务,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做中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合作的深度、效度和力度,坚决杜绝一个优等生包办所有的实践活动,而其他人仅仅充当看客而无所事事的现象。高效的合作需要每一个学生的尽情投入、碰撞、容纳、欣赏和协作,尽管这其中能力有大小、角色有分工。而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最需要合作的时候进行“货真价实”的合作,比如问题紧要处、思维滞留处、意见分歧时等等,最重要的是实践中的合作,更能锻造学生,更能为教学增值。做精、做细、做实实践中的“合作”,应该成为小学数学“做中学”之所以取得实效的重要视点。

曾有专家说:“实践中才有洞悉真相[3]。”借这句话,我们可以说,合作实践中才能发现数学的真相。“做中学”是一种学习理念,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渠道,更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徑。教师应该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更新理念、变“讲中学”为“做中学”或“学中做,做中学”,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放开教师的手,解放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不应仅仅是知识的单一背记,也应该是生活化的深度运用;不仅仅是课本练习的反复强化,也是意蕴十足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课内紧锣密鼓般的知识传授,也是课外从容不迫的现实印证。为此,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搜集者”,搜集教材和现实中的生活化资源,并深度而又巧妙地筛选、甄别、重组,力争为“我”所用,力争成为滋补课堂或者教学的活水,当然也成为锻造学生的“维他命”。

参考文献:

[1]冯芳.做中学 学中做——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J].福建陶研,2007(2):30.

[2]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2):47.

[3]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党占海(1981.1— ),男,汉族,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做中学合作探究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