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 陈 琳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修订版)认为测评与考试要达到“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1]的目的。从中我们读出,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科素养水平。能在复杂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要达到这个测评与考试目的,就需要借助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命题建议中都专门提出的任务载体——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是语文新课标给情境的三种分类。根据新课标对这三种情境的解读,个人体验情境是指学生个体语文实践活动,从考试层面上来说作品阅读和作文类的试题多体现这一情境;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即为社会生活情境,运用这一情境中能实现语文的交际功能,从考试的层面上来说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对这一情境的体现较多;对学科本体知识较为深入的认识属于学科认知情境,这一情境在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的阅读试题中经常涉及。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有“综合性”这一要求,“综合性”要求试题“不指向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需要调用多方面知识、能力,以此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2]从这个要求来看,情境作为考试任务载体,它的三种形式在试题中应该很少单一出现,更多会交互出现在题目中,以达到考查学生多方面知识能力的目的。
2020 年高考语文一卷,坚持一贯的以情境为载体来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原则,题目稳中有创新。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一篇外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从2015 年到2019 年近五年来,全国一卷的文学类文本选择的都是中国小说,2020 年在全国一卷文学类文本选择外国小说就打破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文学类选文就是中国小说”的固化思维。同时这是一篇现代小说,现代小说在叙事上有很多技巧、方式和理论,这些都为全国卷提供了很多的命题点以及广阔的命题空间。现代小说有着很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为学生的多元解读和个性化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这一点来看,本次文学类阅读的选文首先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人体验情境,学生须在对文章内容阅读和对人物活动的梳理以及人物对话的分析过程中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其次,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学习过这篇文章的作者海明威的其他作品,对其作品中的冰山理论、隐喻、象征等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和积累,因此这篇文章选择又能体现学科认知情境,考查学生在已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而传统小说情境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本题的选文让命题者有更多的空间来设置情境,达到综合考查的目的。
对文学类文本第8 题题目中语言文字解读就是“学科认知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学科相关知识——语法,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解读出任务——由“一再相约对话”分析心理,进而去完成任务。再从“由对话分析心理”这个任务来看,我们发现一再相约的对话很简洁,这种对话中作者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不说大家也会知道”这个道理,这就利用了人们所共有的感知方式及其规律,所以要在这样简洁的语言中读出人物心理就需要调动更多的经验参与。这里考查的是“经验省略”,学生既要通过个体阅读,思考出作者的省略部分,又要调动平时学过的类似文章帮助阅读,从这个解题过程看这题又暗含了“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试题第9 题首先是一个“学科认知情境”,题目主要指向的是考生对于小说这一文体特征的掌握,以及对于小说“叙述”中一种特殊的方式——“冰山理论”的理解。“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露在水面的八分之一,情感与思想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3],运用冰山理论,就是要用“水下的八分之七”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化虚为实。用“水上的八分之一”引导读者思考和进行再创造,由少而见多。在文学创作中应用冰山理论写作手法,将有助于增加作品内涵的深度。进一步的看,题目中命题者“帮助”考生解答了什么是“冰山理论”,所以这个题目是一个隐形的命题者和考生的对话,这就有了生活情境的意味。
从以上分析来看,测试题目中的情境是复杂的,它需要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由此注意到解决问题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或者情境中蕴含的一些信息对任务完成过程有约束、对任务成品质特定的要求等。情境设置复杂了,原先的一些答题套路失去了作用,学生要做到准确答题,该怎么办呢?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握题目设置的情境,在情境视域下培养学生的审题力是关键。
“学科认知情境”是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语文即“语言文字”,从学科特点来看,学科认知情境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审题就是一种“读”的能力。怎么读呢?语言文字由“字、词、句”组成。从这一特点来看,引导学生在审题时首先把题目当成一个句子来读,运用语法知识先框定句子的主干,然后关注句子的修饰成分,最后再在其他句子成分中找到一些予以关联来答题,当然也要抓住从任务阅读文本的文体特征来完成任务。下面笔者结合2020 年全国高考一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以表格形式来呈现用学科认知情境解题过程:
用上表格的方法,明确解读对话者心理这一任务之后,先要抓住“一再相约”的内容,一再相约什么呢?相约一起再去滑雪,这就体现他们喜爱滑雪的心理。再抓住“在离开客栈时一再相约”的修饰词“离开”和“一再”,分别时一再相约那就是体现分别时不舍的心理,再分析接下来对话的内容——“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那就是对前面约定的一种自我否定,是一种惆怅,完成这些步骤才能答出完整正确答案。用答题“套路”答题时,学生个体不是真正参与的,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死读”。而从学科认知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科特点的阅读才是真正掌握了阅读的“套路”,让阅读有了个体的参与,才能达到学科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学科认知情境还会考查如古代汉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以及文学领域的各种知识等触及学科本体知识,这些都是刚需的知识。比如,第9 题讲到的冰山理论,第8 题出现的经验省略,都是命题者默认学生应该知道的,所以平时教学中,要教学生用好教材,通过教材的解读,在课堂中掌握学科本体知识,为审题打下良好基础。
在测试环境下,表面看是学生个人是独立答题的,但是在答题时学生必须由命题者出的题目中读出答题的任务,并且在题目中关注这些任务的指向和各种限制性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不是纯粹独立自由的,他们的答题是受命题者出的题目限制的,这样说来解题其实是考生通过题目间接和命题者交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解题也是一种交际,在完成试题这个任务时考生就要模拟和测试者的对话。我们再次看2020 全国一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 题,把答题的过程当成一个与测试者对话的过程,如果说这一题目没有命题者为学生解读冰山理论的情景,那么这题其实是只剩下最后一句“请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失去了前面的情境,就像是失去了交际的场景,那么学生只要讲清楚情节安排分成两个情节,第一滑雪第二小酒馆里头聊天,然后效果只要集中讲这水面上的1/8 产生的效果就够了,那么它的效果就是情节紧凑、集中之类的。而第9 题原题有了对“冰山理论”的解读,并要求“请据此”这里的“此”就是命题者在前文解读的“冰山理论”,那么按照日常交际,测试者要求考生在“冰山理论”这个范围回答问题,因此考生首先要答出1/8 在情节上的体现,其次要推测出7/8 是什么,接着围绕这些说效果。第8 题在答题中要从对话推心理,其实也需要用上生活交际的经验。把文章中的对话影射到日常生活中,运用生活经验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得到正确答案。
阅读题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语言文字材料,这些材料内部或材料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思考空间,让学生这个思考空间中进行语文活动就是调动了学科认知情境或个人体验情境。在这个思考空间里需要学生提升自我的思维才能形成良好的认知,而批判性思维就就能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中形成良好的认知。“批判性思维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说明、自我校准等各种不同的能力。”[4]2020 全国一卷文学类文本第7 题查考生结合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以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艺术方法和价值的正确认知。面对第7 题的D 项,考生首先要分析选项句子的逻辑,分辨出选项前半句“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是结论,后半句“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是理由。要判断此选项的正误与否就要分析这两部分的逻辑是否成立,回到文章中,考生通过在酒馆中的二者的对话: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
尼克问。
“今晚,”乔治答。
“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我得上学啊,”乔治说。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推出二者无奈地决定回到平庸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一直投身在冒险生活中,这样就能看出出选项中的理由是错误的,因此也不能得出前面的结论。这一过程就是考生通过分析推断测试者设置的选项不符合逻辑,就用上了批判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设置情境,让学生思考独到的见解,小心求证,学会分析推理,保证思考的严密性。当然,反思也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思题目来变换题目,区别题目变换前后的不同答案,反思这些解题过程也能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情境是知识的存放库,只有在抓住情境来对应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盘活积累知识,才能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参与到与题目的“对话”中。只有这样,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得更透彻,应用得更灵,达到真正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利用情境特点解决问题,是创造性解决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使新课程标准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