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在重症冠心病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2020-11-11 01:58姜岩
医疗装备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风险管理重症

姜岩

海城市中心医院 (辽宁海城 114200)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的心脏病,起病较急且病程进展快,若护理方法不恰当则会存在严重护理风险,影响预后[1]。心电监护仪是临床常用检测患者实时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精密医学设备,但由于护理人员素质差距较大,对设备管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易导致出现护理风险并引起医疗纠纷,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管理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在重症冠心病患者监护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常规风险管理干预的重症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基于心电监护仪风险管理干预的重症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61.83±5.38)岁;病程2~5年,平均(3.18±0.24)年。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4~76岁,平均(61.27±5.52)岁;病程2~5年,平均(3.15±0.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海城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脏内、外科冠心病血运重建专家共识》[3]中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3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护理依从性较差;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管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仪使用情况、指导用药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干预。(1)建立风险管理团队:成员主要由护士长及重症专科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组织展开风险管理及护理质量安全培训,分析风险事件并了解重症冠心病患者病房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影响因素,针对讨论内容制定护理方案。(2)必要的健康宣导:设备选择中旗PM-7000M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武汉医捷迅安商贸有限公司,产品注册号:鄂械注准20142211493);在开展设备监护前,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指导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在使用前,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进行监测,血压测量时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固定好导线与电极。(3)环境与设备: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密切检查设备报警限是否设置合理并处于开启状态,并提前准备好吸引器、吸氧装置以及抢救车等;观察患者电极连接侧的皮肤,尽量避免除颤或伤口部位;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杀菌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4)科学设置相关参数: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消除滤波功能和电滤等功能参数设置,关闭体温等非危险性警报,提高警报合理性。(5)规范风险护理:护理人员应将每日护理过程的要点进行详细、准确、及时的记录,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核对,避免出现漏写、错写的情况。

1.3 临床评价

(1)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62),包括护理技巧、护理态度、健康宣传、沟通技巧等项目,总分为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监测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变化情况并对比风险评分,其中风险评分为医院自制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86),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防及处理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风险的识别、预防越好。(3)统计两组干预期间护理纠纷、医疗投诉、电极脱位、皮肤损伤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NYHA分级及风险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NYHA分级均低于干预前,风险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YHA分级低于对照组,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YHA分级及风险评分比较

2.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起病较急,病情严重且变化快,不仅包括一般疾病风险特征,还可能出现高风险及复杂的临床症状表现,易导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风险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心电监护仪作为临床重症患者常用的医疗设备,能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4]。但由于存在护理人员责任及风险意识较为淡薄,且管理机制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等情况,均可能导致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风险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YHA分级较对照组低,风险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应用于重症冠心病患者监护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风险管理作为临床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有效的甄别、处理,从而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在心电监护仪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在监测前进行设备的使用指导、指导体位的选择,保证数据值检测的准确性;定期检测报警限及电极连接情况,避免电极脱落的发生,从而降低监护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5-6]。此外,护理人员将每日护理过程要点进行详细、准确及时的记录,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核对避免出现漏写、错写等情况,提高患者的风险评分,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及对症处理,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促进心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应用于重症冠心病患者监护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风险管理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