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仪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效果

2020-11-11 01:58陈红田
医疗装备 2020年20期
关键词:盆底肌力康复训练

陈红田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丰城 331100)

产妇在分娩后常合并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产妇的产后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多数产妇在产后易合并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产后恢复。因此,在产后对产妇采取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辅助诊疗技术的发展,盆底康复仪被逐渐应用于产妇产后功能康复中,可有效促进产妇恢复,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康复仪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2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31.26±5.34)岁;分娩时孕周38~42周,平均(40.12±0.23)周;新生儿体重2 700~3 800 g,平均(3 224.50±289.70)g。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30.17±5.25)岁;分娩时孕周38~42周,平均(40.23±0.25)周;新生儿体重2 750~3 750 g,平均(3 223.50±280.50)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单胎、头先露;经B超声检查确认无胎儿畸形,符合阴道顺产指征;产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目的和方法。排除标准:孕前及孕期有漏尿症状;既往有便秘史、盆腔手术史及经阴道手术史;妊娠及产后合并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以暖色调为主,可摆放绿色植物,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指导产妇多与新生儿接触,培养母子感情,帮助其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转变;结合产妇的需求为其提供书籍、音乐及电视等,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主动询问产妇的内心感受,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从而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法国杉山公司生产的PHENIXUSBR4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设置低频频率为1~2 000 Hz,强度为0~100 μV,脉宽为0~2 000 μs,将消毒电极置入产妇阴道内,指导产妇做阴道收缩与放松训练,收集生物反馈电流,注意电流大小以不引起疼痛为宜,10~20 min/次,2次/周,叮嘱产妇出院后需定期来院接受治疗,连续治疗15次。

1.3 临床评价

(1)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两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说明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2)干预后,采用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定法检测两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0级为阴道收缩0 s,1级为阴道收缩1 s,2级为阴道收缩2 s,3级为阴道收缩3 s,4级为阴道收缩4 s,5级为阴道收缩5 s。(3)治疗期间,统计两组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尿失禁的标准为当腹压骤然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提举重物等),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比较[名(%)]

2.3 两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为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5,P=0.001)。

3 讨论

尿失禁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脱垂、盆底肌损伤等病理改变,甚至影响产妇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预防产妇发生产后尿失禁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证实,给予产妇持续性的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是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主要措施。

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能够通过长期的规律性训练达到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预防尿失禁发生的目的[2]。本研究主要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肌肉进行电刺激,以唤醒产妇体内处于休眠状态的本体感受器,使其盆底肌获得被动训练和刺激,进而达到改善盆腔器官脱垂、预防尿失禁发生的目的[3];同时,电刺激还可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从而减轻盆腔疼痛症状;此外,该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妇可做到随时锻炼[4]。

有研究表明,部分产妇由于产后无法快速转变社会身份,担心分娩对自身和新生儿带来一定损伤,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配合积极性降低,进而使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上升[5]。有学者结合产妇的心理特点发现,在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盆底康复训练积极性及降低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王晓春[7]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应用盆底康复仪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产妇的盆底肌肉张力,并降低其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仪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自然分娩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盆底肌力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