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婷,陈 婧,倪江忠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1980年深圳被设立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40年来它一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向世界展示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的崛起传奇。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深圳高等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从零基础起步,经历了“体系构建”“加码增速”“内涵提升”三阶段的改革发展,不仅建立起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还通过异地办学、创建特色学院、推动国际化发展等举措,助推深圳高等教育实现后发性崛起。
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之初,全市并无高等教育。起初,深圳主要依靠政策优势“引进”人才来为特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区政策优势开始逐渐弱化,仅仅依靠引进人才是无法满足当时深圳各方面发展对大规模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深圳必须探索举办自己的高等教育,培养和汇聚自己所需的人才,才能保持深圳发展速度与优势。
鉴于此,深圳市秉持服从和服务于深圳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开始构建属于深圳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先后成立了深圳大学(1983年)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2年)[1]。虽然两所高校的性质和办学定位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根据经济特区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高校,办学宗旨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标志着深圳探索地方化高等教育历程的正式发轫。
体系构建之初,深圳高校数量虽然有限,但高校教职工人数、在校生人数、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开始逐渐扩大。根据《深圳统计年鉴》数据统计,1986年深圳市普通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16人,到2000年增长至1902人,其中专任教师从1983年的80人增加至2000年的1114人。在校生数由1983年的216人增加至2000年的14123人,增长了644%;招生数由1983年的216人增加至2000年的6522人;毕业生数由1987年的1028人增加至2000年2382人。这一时期深圳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规模的扩大,有效缓解了深圳人才存量与需求增量的结构性矛盾,推动了深圳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深圳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率先基本完成现代化,此十年间,深圳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加码增速”。一方面通过拓展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兴建深圳大学城等举措不断扩大深圳高等教育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推进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提高深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效。截至2010年,深圳共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高等院校教职工6042人,其中专任教师3550人;在校生数达67324人,毕业生人数达18003人,深圳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见附表1和附表2)。
始建于2000年的深圳大学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知名大学入驻举办高层次高等教育,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构筑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国内外交流平台、不断催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深圳大学城国际影响力,推动深圳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以来深圳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深圳通过加快引进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建设特色学院等举措打造深圳高等教育特色和品牌,增强深圳高等教育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深圳充分利用特区机制创新优势及开放的国际化氛围,不断加大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引入力度,搭建国内外高校沟通交流平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统计,深圳目前有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机构)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项目)2个;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具体情况如附表3所示。
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索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路径,深圳通过引入国内外著名高校与市内科研机构或企业强强联合建设“小而精”特色学院,旨在为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提供支撑[2]。目前已有10个特色学院签约或落户深圳,具体情况如附表4所示。
截至2019年,深圳全市共有高校13所,据“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数据显示,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分别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九和第十八位。另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深圳高水平院校作为后起之秀开始在国内外一流院校行列崭露头角。
通过梳理深圳高等教育四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及成绩,我们可以看出深圳结合特区建设需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积极探索地方化、异地化、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经验是其高等教育实现后发性崛起的关键所在。
深圳举办高等教育始终坚持走地方化办学之路,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引导,举全市之力汇聚优势资源统筹本地高等教育发展,并始终将高等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给予其政策、资金、人员、土地等方面支持,构建起与深圳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相适应的本土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深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校通过培养大规模、多层次人才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使深圳在“特区”政策优势弱化的时候,仍能依靠自身高等教育力量,保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深圳高校与城市发展实现良性互动,进而推动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基础较薄弱,为了满足特区高速发展对人才及教育的需求,深圳市政府积极探索异地办学模式,以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深圳异地化办学经验主要可以分为:一是扶持多样化的异地办学形式。鼓励试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独立办学、联合办学或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二是扩大异地办学合作内容,合作内容覆盖管理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智库咨询等全方位领域;三是拔高异地合作办学层次,通过吸引了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学校来深创建深圳研究生院,充分发挥大学群落的聚集效应,完善深圳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和特色是深圳高等教育实现后发性崛起的重要着力点。深圳高等教育在合作模式、管理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为其高等教育发展积蓄起后来居上的势能。同时,通过鼓励高校和新兴战略产业及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按照“教育+科技+产业”模式建设特色学院,并给予经费补贴以及用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形成以平台汇聚人才、资本、技术、项目的特色发展格局,增强深圳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后劲。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深圳从政府层面出台了《深圳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2012—2020年)》,把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作为深圳教育国际化发展重点方向来积极推进。同时,注重推动国内外教学理念相互融合;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管理制度;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聘任制度;加强粤港澳跨境教育合作等方式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枢纽和国际化教育高地。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落户深圳,标志着深圳高等教育合作从自发走向主动,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表层走向深层。
通过四十余年的努力,深圳构建起了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并为深圳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科技支撑以及文化引领,为我国崛起的广大新一线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范例参考。
新兴一线城市发展高等教育需聚焦本地区实际需要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构建起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各高校学科及专业发展精准对接本地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注重调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与冲突,探索既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又能融入和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等教育崛起之路。
对于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城市,可以借鉴深圳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做法,如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深举办分校、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科技项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补充本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所需的人才、科技。但是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引进高校的区域及科学分布情况、母校与分校管理体制、文凭认可、师生流动方面的问题等。
新兴一线城市应充分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建设中的规划与引导作用,一方面加强政府对高校的宏观谋划及财政性教育投入,积极出台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政策,并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与土地支持,搭建高校与产业科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创新创业平台;另一方面协调好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高校积极面向社会,提高高等教育供给有效性,促进人才、科研成果等要素更好地支撑城市定位与发展。
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开拓国际视野,助推本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如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及模式,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加强与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同时制订高校教师海外学习交流计划,吸收国际优秀生源来华学习。此外,还应对接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破除海外人才、科技项目等的引进体制机制障碍。
深圳高等教育的崛起为我国新兴一线城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路觅径,但是其高等教育地方化、异地化、特色化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如高等教育自主办学与异地化办学的协调与冲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与冲突、改革创新与原有体制机制的冲突等。
附表2 深圳大学城组成概况
附表3 深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览表
附表4 深圳特色学院建设情况一览表
附表5 深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