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娟
(中共安徽省直机关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41的新使命。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随着“十三五”的结束和“十四五”的到来,历经15年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工作,站上新起点。安徽非遗保护工作怎样揭开新的一页?笔者认为安徽非遗工作要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担当起新使命,必须进行升级转型。
所谓非遗保护升级转型,就是在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保护与利用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非遗的多重价值。早在“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率先提出了“非遗保护升级转型”的口号,并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上齐头并进,王淼的《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2]是对浙江非遗保护创新性发展的思考研究和实践进程记录的代表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来研究这一问题,有的从非遗保护与扶贫结合的视角,如付贤锐、陆晟慧等,以甘肃临夏为例探讨了如何发挥非遗在扶贫中的作用,通过非遗与扶贫结合来实现非遗保护的转型升级[3];付文尧、蔡德明(2020)从国际交流与保护模式的创新视角来探讨非遗保护模式的转型[4];郎富平(2019)从非遗保护与其他业态融合的视角,特别是与旅游融合的视角来研究非遗保护的升级转型[5]。“十三五”期间,安徽对非遗保护升级转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有专门研究安徽非遗保护如何实现升级转型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8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十四五”期间安徽非遗保护工作要融入长三角,必须加大力度推进非遗保护的升级转型。
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非遗资源体量大、种类多。“皖东五禽北花鼓,民歌在西也在南,江南铁画徽州墨,歙砚宣纸誉海外。”这是民谣对安徽非遗的概括。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影响面广、文化价值高是安徽非遗最显著的特点,安徽的非遗资源在全国居上游。安徽非遗保护从2005年起步,十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徽文化职能部门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1.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1)健全四级名录体系和建立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安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非遗传承是活态传承,传承人的培养,传承人队伍的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安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四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表1)。
表1 安徽各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2)科学分类,保护非遗项目及传承人。非遗项目涵盖广泛,类别众多,项目的存续状况以及传承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项目保护必须因地制宜,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规划。因此,在项目保护上安徽针对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传播途径等属性,分类分级保护非遗项目,制定了多元的传承保护方案,以抢救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构成安徽非遗科学保护的方法体系,同时培育示范基地带动传承保护。全省一共创建了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69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开展非遗“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培育了30个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20个省级非遗传习所(1),为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搭建平台。
非遗项目价值的差异性,项目本身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传承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传承人保护要因人而异,多措并举。安徽本着以人为本、“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则,通过建立传承档案、提供政策保障、给予资金扶持、拓展传播渠道、搭建传承平台、大力促进研培、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种非遗展演交流活动、提高传承人素养等举措,创新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机制。为促进传承人群的成长,安徽2016年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传承人群研培基地,现已成为文化和旅游部传承人群研培基地。
2.实施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工程
(1)大力扶持传统戏剧。安徽传统戏剧源远流长,在全国传统戏剧中具有很高地位,如徽剧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京剧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中国南方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遍及全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和审美观的嬗变,传统戏剧受众面缩小,仅靠市场无法生存,成为非遗濒危项目。为保护传承传统戏剧,“十三五”期间,安徽多次将中央财政扶持保护非遗专项资金用于徽剧、目连戏、花鼓灯、青阳腔、庐剧、泗州戏、岳西高腔等传统戏剧,开展经典剧目复排,举办全省非遗传统戏剧惠民演出季和传统戏剧中央专项资金扶持成果汇报演出等活动。这种强有力的输血扶持,给濒危的传统戏剧注入了活力,2018年徽剧进故宫展演成功举办,2019年安庆市黄梅戏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2)实施濒危项目及传承人抢救性采录数字化工程。非遗项目采录及数字化保护工作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和重点工作。从2012年起,安徽启动濒危项目抢救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非遗项目数据库,采录形成的图文音视素材总量已超过10TB。2015年安徽启动实施高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工程,2019年扩展到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由于非遗数字化抢救性采录工作起步早、工作实,安徽被文旅部列为全国非遗数字化管理试点省份。
3.探索非遗保护的升级转型
如果说“十二五”期间,安徽非遗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是打基础的话,“十三五”期间,安徽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同时,对非遗保护的升级转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建立国家级工作站,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安徽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特别是徽州传统手工技艺在全国负有盛名,有的甚至在历史上对世界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十三五”期间,振兴传统工艺成为国家战略,安徽积极作为,2016年11月,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这是故宫博物院在我国中部地区建立的唯一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在两部委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安徽进入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安徽传统工艺振兴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黄山市通过故宫博物院驻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平台,对徽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故宫博物院设计师的指导下,黄山市多个传统工艺项目开始向文创产品进军,2016-2018年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黄山市获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3)。
(2)“非遗+旅游”融合的探索。“十三五”期间,安徽对非遗与旅游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将徽州四雕、宣纸制作技艺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开发为体验性旅游项目。其中,宣城市5个“非遗”类景区2019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8.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 554.25万元;广德市明德折扇荣登国务院新闻发布会“非遗旅游商品”,成为“非遗+艺术”的成功案例(4);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多次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
(3)探索“非遗+精准扶贫”。十多年来,通过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使安徽一些非遗项目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泾县的宣纸,阜南的柳编和亳州的酿酒等。近年来,安徽一些传统工艺项目积极参与“非遗+精准扶贫”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安庆市有34个(国家级5个、省级29个)非遗项目参与扶贫,建立“非遗扶贫”工作坊7个,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入45.46万元,1 675名“建卡”人中脱贫1 572 人(5)。
(4)“非遗+研学游”如火如荼。“十三五”期间,安徽乘教育部在大中小学生中推行研学游的东风,开展“非遗+研学游”,从皖南到皖北的非遗传习基地,都不同程度开展了“非遗研学游”。2016年黄山市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十座“研学游目的城市”之一,仅歙县老胡开文墨厂2018年接待研学游的大中小学生就约10万人,2019年暑假接待研学游的大中小学生达4万人(6)。
1.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滞后
安徽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落后于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和推进力度。2007年省文化厅成立非遗处,直到“十二五”末,非遗处一直是“2人转”(工作人员包括处长仅2人),2016年开始“3人转”,直到2019年文旅厅组建后队伍建设才有所改善。非遗处长期超负荷地承担上级布置的各种检查、汇报和常规工作。在市县层面,全省16地市中只有阜阳、六安、黄山3市设有“非遗”科,很多市县非遗保护的工作机构设置标准较低,没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却担负着相应的行政职责。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编制不足、人员杂、变动频繁以及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很多时候需要边培训边工作,专业人才缺乏,队伍不稳。
2.创新理念欠缺
在非遗保护起步的前十年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果将我们与非遗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的省区相比,特别是与邻省浙江相比,不难发现我们在非遗保护方式上欠缺创新。在非遗保护的前十年,浙江不仅将基础工作做得扎实有序,打造了诸多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传习基地、研究基地,还在非遗保护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安吉县将非遗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一村建一个非遗馆,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各有成效[2]201。浙江还在全国率先进行了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探索,创建非遗旅游基地,打造非遗演艺精品。“杭州宋城、桐乡乌镇、东阳横店民居苑”等著名旅游景区,进一步融入非遗项目,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的人文品质,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安吉“把乡村非遗展示馆串联起来,打造非遗精品旅游线路,成为旅游的新热点”[2]117。
3.法治理念和规划引领意识落后
在法制建设方面,安徽文化厅虽在2008年制定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2月颁布了《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等几项制度和政策,但作为地方性法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直到2014年10月才完成地方立法和施行。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2007年6月就完成了地方立法并施行,比安徽整整早7年。浙江非遗保护还注重规划引领,他们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都制定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而安徽无论是“十二五”还是“十三五”均没有制定非遗保护专项规划。
4.部分项目传承人群断裂、传承人才断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农村出现空心化,农村许多民俗活动无法开展,一些经典民俗项目后继无人,如绩溪的秋千抬搁等;还有徽墨、徽州四雕等传统技艺,由于工作环境差、体力消耗大、劳动收入低,有文化的青壮年很少有人愿拜师学艺,就是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子女也不愿继承父业;传统戏剧传承也陷入困境,如省艺术学院黄梅戏专业招生远不如其他艺术表演专业有吸引力,因生源供给不足,很难招到满意的学生,毕业后还有很多跳槽;传统戏剧的编剧、作曲和导演人才断档,甚至连徽剧、黄梅戏这样有影响力的传统戏剧的编剧、作曲,均为退休多年的70、80岁老人“顶岗”,导演几乎全是“外聘”。由此可见,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缺失程度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5.工作进展失衡
地方文化的资源禀赋、民间文化的保护氛围、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着安徽非遗保护工作整体进展不均衡,皖南保护水平明显要优于皖北。
6.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有待推进
安徽非遗与旅游融合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困境重重,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共同完成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指出,安徽非遗与旅游融合存在“高端非遗旅游人才匮乏,缺乏专业设计和策划人员”“非遗要素与旅游深度融合不足,缺乏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及“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不足,缺乏非遗旅游系统规划”(2)等问题。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安徽非遗保护的升级转型,就是要对标对表非遗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的苏浙沪,让安徽的非遗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境界,创建一个既与苏浙沪看齐,又符合安徽非遗特点的传承体系,同时还要跳出依赖输血扶持的陈旧模式,将输血与造血结合,注重非遗与各种业态的融合,使非遗与各业态在融合中共生共荣,甚至实现非遗反哺社会。
1.推进名录体系建设,构建新的保护格局
安徽需继续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以市县级名录为基础、省级名录为主体、国家级名录为重点的梯次结构。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分项保护;学习浙江推行“一项一策”的保护模式,推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保护、分级保护、重点保护、合力保护,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将输血与造血相统一;对因保护不力和措施不当的项目保护单位实施警告或退出机制;强化措施,创新机制,全面提升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保护的长效性、整体性、科学性;切实从重申报、轻保护向重申报、更重保护和利用转变,建立非遗保护长效机制;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保护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不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从单项性保护向整体性保护和利用转变,基本形成保护发展科学化、传承创新特色化、文化空间生态化、特色项目品牌化、产业融合常态化、展示共享智慧化的保护格局。
2.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加强与长三角其他省区非遗保护制度和政策的协同,以此为基点,健全完善安徽非遗保护利用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各种基地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将各级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健全完善行业自治组织和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行业技术标准,形成依法保护、依规运行的新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结合文旅部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安徽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十四五”安徽非遗保护的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十四五”时期安徽非遗的保护和利用,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为保障,实现对非遗保护具体实践的科学指导、规范管理。
3.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体系
加强各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名录项目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强化代表性传承人在保护传承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传承责任约束制度,健全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考核评价奖惩制度;鼓励带徒传艺、拜师学艺,各地要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习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活态传承,保障相关非遗项目得到传承和延续;推广歙县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年度带徒数量刚性约束和激励机制,探索代表性传承人有效管理办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和退出机制;在全省开展优秀传承人评选活动,促进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拓展多种传承载体,利用各种新兴媒体,线上和线下传播相结合,以传播促传承,打造新的传承体系。
4.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承人群研培品牌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文创人才孵化基地的作用,继续推进传承人群研修研习,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再创造能力,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继续做好传统工艺领域研培,加强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的研培,探索并扩大其他门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群的研培工作,形成覆盖非遗各门类的研培工作体系;在传统的师徒培养基础上,推行现代学徒制,增加院校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习、培训和跨界交流;从强实践、弱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发挥安徽非遗研究基地和高等院校的优势,推广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程大学等将当地传统工艺项目纳入职业教育的做法,推进安徽非遗项目进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增加大学文创产品设计专业的硕士、博士点,选送有发展潜力的文创人才到国内知名院校,甚至国外知名院校培训学习,打造安徽文创产品设计高端人才队伍;推进覆盖教育各领域、各阶段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普及教育,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教育体系,为全省传统工艺的振兴和非遗事业的发展,培养可持续的人才队伍。
5.实现非遗保护事业跨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非遗资源网络平台建设和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工程,推进“智慧非遗”大数据建设;充分发挥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保护传承基地、传承教学基地和故宫博物院黄山工作站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非遗保护成果对建设文化强省和美好安徽的贡献率;“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非遗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市,再创建1-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视研究和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内在规律,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求创新、寻突破,实现安徽非遗保护事业跨上新台阶。
苏浙沪的非遗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起步早,成效高。“十三五”期间,安徽对非遗保护转型升级的初步探索,为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学习苏浙沪,追赶苏浙沪,将非遗更充分地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发掘各种非遗元素进入市场、融入旅游、融入各种业态,以“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为导向,大力发展非遗经济,包括非遗创意经济、非遗体验经济、非遗服务经济、非遗旅游经济、非遗数字经济等,在非遗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中实现非遗的多重价值。
1.加强非遗保护与振兴乡村、精准扶贫的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振兴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6]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安徽积极响应,在非遗保护与振兴乡村、增加就业、精准扶贫的对接上作了初步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与经验。“十四五”期间,安徽应深入挖掘整理全省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家底,针对不同项目进行施策,“支持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6],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打造传统工艺品牌,以培训为重点抓手,以手艺精湛的传承人作为扶贫带头人,帮助当地有意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民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激发内生动力,带动就业增收,实现非遗保护与振兴乡村和精准扶贫的融合。
2.推进非遗保护与研学游的融合
根据全省非遗项目的特点和分布,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对全省非遗研学游线路进行精心规划,组建一支既有丰富的非遗文化知识又有现代创意能力,并且精通教育心理学的研学指导老师团队,打造特色化、精品化的线上线下研学课程,为安徽非遗研学游提供智力支持,打造几个高端的研学游示范基地,为全省非遗研学游的开展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3.实现非遗保护利用与旅游的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成为旅游之源,具有地域性特质的非遗文化最能满足人们对这种文化差异性品赏的需求。安徽非遗有地域文化特色,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特别是徽州的非遗。安徽要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必须有相应的举措,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以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为驱动力,对全省非遗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精心规划非遗文化旅游线路,打造非遗旅游品牌,以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为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的先行区,以示范区内人气较旺的宣城文房四宝文化园、宣纸文化园、歙县卖花渔村、屯溪黎阳非遗一条街、黄山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和正在建设中的黄山市非遗特色小镇等非遗旅游基地为依托,策划一批非遗旅游经典线路,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创建一批品牌旅游产品,提高安徽非遗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以此带动全省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并登上长三角文化旅游的大轮。
(2)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非遗演艺精品。安徽的文化旅游中,在非遗演艺类方面,我们既没有像杭州《宋城千古情》这样被称为世界三大名秀的极品,也没有张家界《魅力湘西》那样享誉海外的精品,除安庆市每晚有黄梅戏演出外,其他地市,包括合肥均无彰显徽风皖韵特色的演艺类节目。“十四五”期间,我们建议对安徽的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杂技、传统体育、游艺、传统舞蹈和民歌等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非遗演艺精品。
(3)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契机,开发旅游文创产品。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引领,制定《安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并将《安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纳入安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故宫博物院黄山工作站这个徽派传统工艺高端文创人才的孵化基地和徽派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高地为示范和引领,选择传统工艺类非遗资源丰富,传统工艺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市(县),再建一至两个省级工作站,整合当地传统工艺资源,与国内著名的设计团队合作,开展同业和跨界交流,进行传统工艺产品的创意设计合作和交流,进行一些工艺和技术难题的攻关,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工艺,开发旅游文创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业态。
4.促进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融合
(1)促进非遗传承保护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融合。让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杂技、传统体育、游艺、传统舞蹈、民歌和民俗活动都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送文化下乡的文化产品,使非遗传承与公共文化建设相融合。
(2)促进非遗展示平台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合。安徽没有浙江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处处建非遗馆,我们可利用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或古民居、古祠堂等古建筑作为展示展演非遗的载体,让“安徽非遗云”成为“安徽文化云”的组成部分,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7],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时代形势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这也是“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安徽非遗保护工作在“十四五”时期既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未雨绸缪,认清安徽非遗保护工作面对的新问题,要完成的新使命,要达到的新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保护好历史文化”的谆谆教导,这样才能向人民和时代交上满意的答卷。
注释
(1)资料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资料来源:安徽省文旅厅非遗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资料来源:黄山市文旅局。
(4)资料来源:宣城市文旅局。
(5)资料来源:安庆市文旅局。
(6)资料来源: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