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的影响

2020-11-11 10:16孟丽红冯云萍刘秀红
大医生 2020年9期
关键词:老年性例数针灸

孟丽红 冯云萍 马 坚 刘秀红

(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玉溪 653100)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在我国的发生率受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发生的原因为老年人的皮肤受到年龄的影响而逐渐萎缩而变薄,导致皮肤缺乏水润度及润滑性,在空气水润度较低的秋季及冬季多发[1]。中药为临床干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常见方法,虽在控制症状积分中表现突出,但单纯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满足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需求[2]。本研究以玉溪市人民医院100 例老年患者为例,探讨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并观察联合治疗对临床疗效及对症状积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7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干预方案差异将入选病例分成中药组(50 例)与联合组(50 例)。中药组接受单纯中药干预,联合组接受中药联合针灸干预。中药组中,男性 27 例,女性 23 例,年龄 60 ~ 89 岁,平均年龄(75.32±3.27)岁;联合组中,男性 25 例,女性25 例,年龄60 ~87 岁,平均年龄(76.02±3.2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患者无明显诱因表现为皮肤瘙痒症状,阵法发作,符合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年龄大于60 岁;③入组前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非原发性皮肤瘙痒,例如肝炎、肾衰竭等引起的皮肤瘙痒;②合并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之外的皮肤科病症;③患者无法配合或完成最终治疗。

1.3 方法

中药组患者接受单纯中药干预:采用消风散加减法治疗:熟地、苦参各15 g,苍术、黄荆子、白鲜皮、知母各12 g,牛蒡、蝉蜕、荆芥、防风各10 g,甘草5 g。对血虚肝旺型患者给予当归、黑芝麻各12 g,杭芍15 g,制何首乌20 g,土茯苓20 g,地肤子15 g,车前子12 g,上述组方加水煎煮,将熬制药汁液均分成3 份,早中晚各1 份,连续服用7 天[4-5]。

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干预同上;血虚肝旺型:针灸穴位为委中、合谷、三阴交、血海及曲池,达到治散风清热及养血润燥之效果。湿热型患者的针灸穴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承山及阴陵泉,达到散风止痒及清热利湿之效果。常规对患者穴位进行消毒后应用28 号毫针插入穴位中(1 ~1.5 寸),扭转毫针,询问患者感觉,至其自述有麻胀针感,干预7 次为一个疗程,每个患者均接受2 个疗程的干预[6],之后电话或门诊随访半年。

1.4 评价标准

症状积分:共计评价继发皮损、瘙痒面积、瘙痒程度及睡眠质量4 个疗程症状的中医积分情况。

治疗有效率:痊愈:皮肤瘙痒症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停止干预后6 个月内均未见患者病情复发;有效:皮肤瘙痒症症状有所改善,停止干预6 个月即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瘙痒面积及程度增加。治疗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治疗安全性:治疗安全性采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针灸穴位皮下出血、恶心呕吐和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头痛例数+恶心呕吐例数+皮下出血例数+其他)/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药组与联合组的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瘙痒程度、瘙痒面积、睡眠质量、继发皮损得分均明显优于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中药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2.3 中药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4 例,中药组9 例,联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性瘙痒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性疾病,病情极易反复且使患者痛苦不已,对患者的晚年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机能代谢缓慢、空气干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影响皮肤瘙痒症的症状表现[7]。尤其在冬季湿度低,如使用高温热水反复沐浴,可增加皮肤干燥程度,加重皮肤瘙痒[8]。为了探究针灸联合重要治疗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意义,本研究选取100 例60 岁以上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中药组患者接受消风散加减法干预,组方内含苦参是临床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药物,知母清热泻火,胡麻仁滋养肝肾,在上述组方的基础上对老年皮肤瘙痒者进行辨证施治,可取得联系的干预效果。而联合组在以上中药干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使临床干预效果更佳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联合组瘙痒程度、瘙痒面积、睡眠质量、继发皮损得分均明显低于中药组;联合组疗效优于中药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孟彩萍[9]等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表1 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中药组同期比较,P <0.05。

组别 n 时间 瘙痒程度 瘙痒面积 继发皮损 睡眠质量联合组 50 治疗前 2.89±0.89 2.76±0.78 2.62±0.56 2.87±0.49治疗后 1.02±0.23*# 1.24±0.21*# 1.05±0.24*# 0.66±0.23*#中药组 50 治疗前 2.72±0.38 2.69±0.69 2.59±0.48 2.48±0.49治疗后 1.86±0.24* 1.74±0.21* 1.26±0.20* 1.77±0.52*

表2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中药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中治疗方案中,采用针灸联合重要进行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也较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6],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展开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老年性例数针灸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水肿48例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