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 于普林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从1999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9 年末,60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1%,我国成为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健康事业得到国家的重视。
【专家简介】
于普林,博士,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现任北京医院期刊编辑部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等。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老年常见疾病的现状和特点、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跌倒、肌少症、衰弱、失能等。在国内最早关注并开展肌少症与衰弱综合征关系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世界卫生组织课题。作为大会主席主办“第四届亚洲衰弱与肌少症大会(ACFS2018)”,受邀参与2019 年《亚洲肌少症共识报告(第二版)》的修订,主持和参与修订《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老年医学》本科生统编教材(第一、二版)、《老年流行病学》等大型参考书。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 杂志发表论文100 余篇。获中华医学会科技一等奖。
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 年的74.83 岁提高到2018 年的77 岁。但是,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过1.8 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 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 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说明我国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进入老年后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不高。
2016 年7 月,北京医院、华西医院、湘雅医院、华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宣武医院6家医院获批成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几年来,这些中心探索降低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在临床研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8 年在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立了老龄健康司,统筹规划和发展老龄健康事业。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 年,35%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2019 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核心指标包括,到2022 年和2030 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90%。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从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和行动,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到生命的终末期,维持老年人的功能发挥,这个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指标。
失能是老年人体力与脑力的下降和外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引起老年人失能的危险因素包括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失智等老年综合征和急慢性疾病。不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和照护等也会引起和加重老年人失能。积极预防失能,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失能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超过四千万,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到2022 年我国65~70 岁人群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为增强全社会的失能预防意识,推动失能预防关口前移,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核心信息从健康状态维护、危险因素干预、友好环境建设三个层面为预防老年人失能发生提供了科学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改善营养状况,改善骨骼肌功能,进行预防接种,预防跌倒,关注心理健康,维护社会功能,管理老年常见病及老年综合征,科学合理用药,避免绝对静养,重视功能康复,早期识别失能高危人群,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重视生活环境安全,提高照护能力,营造老年友好氛围。
肌少症可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老年肌少症将是未来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肌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000 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高达5 亿。数据显示,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近1/3 的人患肌少症(患病率为14%~33%),80 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则高达50%~60%(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4 年报告)。
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到2022 年我国65岁至70 岁老年人群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提高我国民众对肌少症的认知水平,预防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减少老年人失能的发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年人、家庭、社会的负担,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建设。
尽管欧洲、北美以及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已各自出台肌少症防治专家共识以应对目前肌少症防控中的严重局面,但我国肌少症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对老年人肌少症的危害认知不足、评估方法不统一、诊疗欠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适合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防治技术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运动和营养干预是目前肌少症防治最主要的手段。有较强证据表明阻力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肌肉量、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而且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开始越早,效果也越好。有氧训练和多形式训练对骨骼肌的某些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D 的摄入可以有助于提高肌肉量和部分肌肉功能,营养与运动结合更可以发挥协同作用。
老人的运动要适度、循序渐进,要增加社会参与感,还要尽量增加趣味性。运动也分种类,一般有强度性、柔韧性、耐力、平衡性运动,不能单一地运动,不能都去跳广场舞,也不能都去健步走,因为各种运动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平衡运动可防跌倒,柔韧性运动对拉筋骨也有好处,强力性的运动,防止持重物的时候有损伤,各种运动一定要结合起来。
老年人的特点是存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两个交叉,饮食不均衡,老年人的饮食当中一定要五谷杂粮、蛋、肉、奶、纤维素、水果、豆类综合饮食。另外,建议老年人三餐两点,这样把食物都吃到,老年人饮食会比较健康。因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代谢率随着年龄有改变,比如说胃蛋白酶随着年龄增加,活性降低,有条件的老年人还应该补充营养素。
目前,宜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干预措施,通过多中心、跨地域的流行病学调查,描述老年人肌少症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并对部分不同功能状态、不同严重程度的肌少症患者制定切实有效的标准化、个体化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以期促进全社会关注肌少症、失能,建立我国老年肌少症预防干预系统,预防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