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七小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这种阅读的技巧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批注,而后在教师进入正式的文章梳理时,学生就在自己批注的部分做长时间的停顿,在其他的流畅部分做大略的了解,或者结合自己感想与教师不同阐述内容的误差,再次做出批注,课上能够重点了解自己不懂的内容,提出自身的疑问,并且做出解释,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采用课前自主式批注、课中启发式批注、课后阅读拓展式批注的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思路,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读是基础,批注是思考、感悟的过程呈现,学生应在边读边悟,批注出自我的看法、见解以及不解之处。在批注式阅读中切忌贪多,出现读与批本末倒置现象,加重学生负担,反而打消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批注式阅读教学切忌从其他参考书中照抄照搬,变成拿来主义、本本主义。批注阅读要求要把握学生知识层次、阅读水平。通过出示教学目标,出示批注要求,让学生自我阅读、批注,组织小组交流,学生上台展示批注。可取之处有如下几点:(1)关注批注的要求方法;(2)批注阅读的时间得到保障,(3)批注的交流分享能促进多元理解[1]。
一味地教给学生用符号记录所阅读的文章,难免过于机械化,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只有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才能有进行阅读的兴趣,批注式阅读才得以实施。要想让学生变主动,首先作为老师就要退一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意识,这也和我们的"学讲计划"内涵一致。另外,在一开始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进行批注,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将对文章的感想书写下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也是一个能力的提升。
在批注式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读书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和尺子,有的学生还准备了彩色的笔,为的是在批注的过程中能将重要的字词批注得更加醒目。通过和几位学生的谈话也了解到,他们现在的阅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家时,没事就想拿起书读读写写,虽然表达的感想都很稚嫩,但这也是进步的表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些也正是和批注式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做到的就是这一点,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能够积累自己的语句储备,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在以后的习作中也会“下笔如有神”[2]。
随着批注式阅读在课堂中的不断深入,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的批注式类型有:基础性批注、感受式批注、点评式批注、联想式批注、方法使批注、赏析式批注、仿写式批注、质疑式批注等。他们之间有区别,也有相融之处。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和内容,来选择批注方式。具体操作模式及目的如下:
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方面做出自己的评价,无论好与坏,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不是被支配,让学生体会到个性化阅读的特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学习中,由学习内容联想到另一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一篇文章由此及彼地联想到文章外,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归类整合习惯。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并且让学生做出赏析。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选取。何以独立出来的是仿写式批注,学生选取精美的句子或文段,取其中的精华作专门的仿写,既能够为将来的学习中提供写作素材,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基础感知既最基础的认知,基础感知就是在初读文章时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能够注意到文章中的精彩佳句,基础感知就是对文章的预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个层面的批注可以在10-15分钟内完成。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拓展内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须针对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个体进行仔细的硏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节课里用一至两个方法,将其充分的实现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即可。没有必要每篇文章都详细批注。
更新教学理念,正视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尊重学生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学习支配。师生间只有呈现平等的双边对话关系,才有助于启发和激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只有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加深入文本,而不偏离文本。如此一来,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语文的预阶段,明确了自己课堂上要重点关注的部分,而后结合教师的讲述,进行互动探究,有针对地消化语文的知识内容,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能够初步完成语文的预习与自主摸索,教师应放开手,让学生有足够的独立空间,通过批注式阅读,消减语文的困惑。课内外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批注式阅读在小学生"语文素养-养成"方面的价值,还认识到了教师的引导、激励、方法指导与针对性评价对小学生课内外有效阅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