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融入探讨

2020-11-11 17:57
报刊精萃 2020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核心科学

浙江省苍南县宜山镇第一中学

科学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科学理念、科学态度、实践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科学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将核心素养充分融入初中科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保证教学效果。

一、初中科学渗透核心素养面临的挑战

(一)重视程度不足。实际上,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这几年的落实情况差强人意,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此不够重视,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同时由于教师自身缺乏积极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导致核心素养的渗透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对课程质量起到应有的帮助。不仅如此,教学评价与学生考核体系也多与成绩挂钩,而核心素养的影响权重则微乎其微。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将绝大部分精力用于教材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这样一来的确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对学生未来成长发展帮助十分有限。甚至有部分科学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知之甚少,没有了解到其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故而也就给普及推广造成了阻碍。

(二)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也是核心素养渗透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我国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在实践经验方面普遍存在“吃老本”的现象。比如传统课堂中过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让学生呈现出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仅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且也容易打击到他们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而学生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相反,核心素养的融入恰恰需要师生互动,让传授关系更加和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启发学生思维,而学生则广泛参与到探索求真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并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等学科素养。总之,现阶段初中科学课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难以适应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三)学生兴趣不足。学生兴趣不足也是初中科学教学常见的现象之一,对核心素养的渗透十分不利。前面也曾提到过,科学课所涉及内容较多且涵盖学科广。以往在教学中为了赶进度,教师不得不进行课堂内容的扩充,以至于造成了拔苗助长的问题。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消化大量的知识点,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正常开展,而且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在科学课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实验,与学科特点格格不入。既没有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也没能达到创新开拓的目的。在如此教学氛围下,学生自然就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令课堂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境地。而核心素养的融入,就要求学生好学、乐学,并在课程中收获更多的内容。显然,目前学生也大多缺乏主观兴趣,需要教师慢慢培养。

二、初中科学教学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注重思维能力培养。从学生平时作业和测验的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但也出现较多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解题中表述不当,没有阐明逻辑关系和推导过程。或是分析过程考虑不全面,使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些现象都足以说明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即科学核心素养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科学教师应该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比如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合理猜测,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电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导体,再根据导体的理化性质来进行模拟。同时为了避免结果分析的谬误,在实验过程中由同学提出应用控制变量法。经过对不同导体进行多次试验得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横截面大小以及长度等指标关联密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该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而且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是初中教学领域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核心素养教学中就必须有所创新。传统课堂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填鸭,没能切实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包办了学习过程,也容易使学生养成“吃现成饭”的坏习惯。我建议,科学教师应该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采用互动探讨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比如在学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节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我组织学生进行洋葱切片的显微镜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组成。这种实验探究的方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加强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讨论交流。经过小组内的观察分析,学生对细胞这一概念有了直观的理解,给后面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开展前以目标任务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而学生在逐一攻破难关后,也就熟练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三)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与核心素养的融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科学课的内容艰深且课程枯燥,难免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厌学心理。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随着电教手段的日益成熟,不少教师开始利用鲜活的课堂来进行教学。比如:我在进行《恒星的一生》这一课教学时,就从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视频文件辅助教学。讲授前,先利用3—5分钟时间进行动画的观看,让学生对恒星变化过程有初步的了解。这种方式将传统抽象枯燥的内容,转化为有趣生动的图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成立科学兴趣小组,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氛围。通过兴趣小组的课余活动,也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给教师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建议,科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前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模式实施以及学科兴趣培养等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知识点核心科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