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新楼小学
引言:我国小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班主任在应试教学的理念下坚持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班级管理,认为小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使有想法大都幼稚且不切实际,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切按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在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改变该管理理念,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与学生保持亲切友好的关系,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
1、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终身发展。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对象都比较特殊,由于小学生内心世界单纯,感情敏感脆弱,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面面俱到,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作为小学生除了父母以外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如果出现一点差错都可能影响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小学班主任要与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小学生确切地来说都还是小孩子,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中的氛围中脱离出来,潜意识里还认为小学的教学模式和幼儿园一样。这时候班主任和学生建立的沟通就尤为重要,特别是能够让老师足够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甚至能够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有利于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小学班集体的管理,如果老师能够运用好良好的沟通方式,积极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能够促进老师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开发。现在的家庭结构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小学生们的性格特征很鲜明,每个学生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长效的交流机制,能够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加深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班主任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变化特点为依据,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教育,而不是普遍的大众化教育,从而可以做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动班级和谐发展。
3、有利于缓和班级矛盾,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班级建设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谈什么集体荣誉感。小学生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上对谦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再加上班集体里的人数过多,每个学生的性格迥异,难免会发生争执。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们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下沟通和学习。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和团结意识得以培养,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积极维护班集体的利益,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形成。
1、对学生一视同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不能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态度,更不能对学生存在偏见,应该公平公正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应该以家庭背景是否特殊、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在班级建设中是否积极配合为标准去对待学生,如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有偏见或者不重视,会使该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有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疏导的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集体游戏的学生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2、建立多种渠道的沟通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有所不同,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力争通过这种渠道对每个学生都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选择沟通的方式。例如对于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对其想法有针对性的给予鼓励;像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的这类学生老师可以在游戏中对其进行鼓励,或者采用迂回委婉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或者用写纸条的方式鼓励其勇敢的说出内心想法和学习中的问题。
3、尊重学生是前提,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与全面的发展。班主任与小学生建立长久和谐的友好关系前提是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天马行空。小学生的思维和意识由于没有接触过较多生活实践,存在一定的幼稚性和无理性,那么班主任这时候不能对学生的“无稽之谈”产生厌烦心理,更不能表露在脸上,应当尊重学生的想象,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向老师倾诉时的情绪才能逐渐由担心怯懦转变为积极主动,才能对老师无话不说,从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发展为生活中的伙伴。同时班主任必须为学生的言谈进行保密,尊重学生的隐私,在此基础上客观的分析学生的想法,充分挖掘出学生身上的优势,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4、建立家园合作机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除了校园和班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所以对学生个人情况最了解的是学生们的家长。所以班主任还应当多与家长交流,通过电话、家长会或者家访的形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适当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要根据家长对学生在家庭表现情况的描述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提出改善的建议。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整个班级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认知能力决定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好合适的沟通方法和沟通技巧。在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小学生着想,在以心的交流和爱的关怀下,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