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缺乏吃苦耐劳和刻苦专研精神,所以现代中职生自尊心强,但意志力不强,急于求成、急于得到认可、但经不起失败,自我意识突显、缺乏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且无法正确对事情做出客观评价,盲目盲从、思想观念或者标准程式化、心智模式不够成熟。学习上对自我要求低,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了解与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相关的专业或美术基础,但是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比较关心,例如网络、手游、淘宝等。中职学生头脑灵活,实际操作能力强,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肯定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或者实习实训项目仍然以校方为主体,企业方缺乏长期投入培养学生的内生动力。这也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开展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企业不接受该专业中职学生主要因为两点:基础差,培养成本高;心智模式不成熟,管理成本高。要想达到校企双赢,激发企业主动合作的动力,学校就必须要培养出思想、品德、技术过硬的人才。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尴尬情况,以企业的需求为标准,以企业的用人要求为准则,重点培养在校生数字媒体专业方面的基础能力,着重加强对在校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走入校园,最终实现双赢。
要做好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做好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落实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教学管理团队。
应用型教学管理队伍由班主任、专业教师和企业驻校教师紧密配合形成的共同体。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企业驻校教师定期负责学生的岗位技能的训练考核评定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扎实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为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专业教学工作可以更加深入的发现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加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企业驻校教师定期的训练和考核为专业课称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班主任的思想引导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三方精诚合作加强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校企双方共建打造三方相互合作的教学管理团队,做好为企业培育优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人才的第一关。
校企共研,学校与企业“双元”主体,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接组成的专业教研团队。学校骨干教师要到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积极为实习单位服务,增加对实习单位的了解,改变自身对实习单位的认识,增强教师本身对实践的认知;合作的实习单位派遣人员进驻学校对学校、实习生的真实情状况进行实地考察。
在双方共同了解、真诚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成的专业教研团队,要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职责为依据,确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能力,共同研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技能标准、实训考核、结果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搭建产学研商结合,争取打造出特色的“校企共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要实现校企合作的联动效应,校方和学生实习单位需要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积极探索,形成更适合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此种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训和进入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就业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校学习要以学生管理为保障,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特色,以毕业即就业为导向,实行定项培养、订单培养,着力打造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应用平台,并以专业技术革新为导向,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托,不断改善实训室和教学设施和环境,不断加强新课程建设和实训教材的更新与开发。
从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企业的用人制度、管理方式、工作要求、工作状态等引进校园。校企文化融合不是机械的做加法,要以校园文化为根基,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以创新文化形式为方向。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校园文化要把握好实习单位文化的精髓,并加以提炼创新出适合校园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校企融合创新出的新的文化环境,既要遵循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企业的发展规律,又要不断的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既要利用好企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面专业化实训设备和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践平台,又要切实的为企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校企融合是对校企双方资源、信息等进行整合和优化,校企融合最终目和最突出的成果是双方共同打造出的适合双方需求的实习基地,以实训基地为依托,进行学校生产、企业实训,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品质,积极探索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模式和途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