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和谐的教授与学习的平衡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学生则是以饱满的精神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以及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使学生无法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无法感受到中国五千年历史所凝聚的灿烂文化。
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是照本宣科,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要求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限制了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1]。
初中历史课时少、任务重,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没有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存在可学可不学的心理,进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当前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互动没有深入的了解,大多数的互动都只停留在表面,认为让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就算是完成了互动,导致互动不是过多就是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目的和动机,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就要与学生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与学生平等、民主的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从而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更好的开展合理的教学计划。
好教师不但要好好上课,更重要的是对于每节课都要提前做好课程计划安排,提前想好互动的形式和方案,对于互动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想好应对政策,以免正常上课时节奏被打乱[3]。在教师和学生的互问互答的环节之外增添多一点和历史有关的游戏环节。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步分组地引導,让学生尽快融入历史学习的主题,教师监督学生把握好学习节奏,以最好的学习状态上完这节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提示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前预习一下,对里面的精彩内容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课时可以让有意向的学生现场表演,根据课本情节内容来进行自己的表演,增强大家对历史情节的印象,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的是他们的意识,渐渐形成具有独立特征的意识,同时拥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也受年龄的限制,他们许多能力仍处于半熟期,使得他们在学习时仍然较为感性。与此同时,对教师也有了喜恶。如果是单纯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的教师,会受到初中生的排斥。基于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明白他们的喜好,善于运用他们所能接受甚至是喜欢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参与互动的兴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候,要妥善考虑问题的难度,不至于太难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不至于太容易,使得他们缺乏思考。教师也可以在互动教学中,帮主学生发现自己身体,并给予改正,使得学生乐于参与互动教学[4]。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提问抢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要防止优秀的学生“唱独角戏”,要给每个学生平等抢答的机会。比如在《秦王扫六合》课文中,就可以提问学生。“电影中的秦王和真实中的秦王有什么区别?”“秦王对于中国的功劳和过失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启发性、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最后通过学生不同的答案整理后,再给出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告知学生秦王统一中国的真正意义。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给学生思考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思考秦王的功和过,这样经过反复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做好师生互动能让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在交流融合中趋于和谐,教学工作也可获得更多成就。同时,这种方式不一定适用每一个学校,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探索,用合理的办法加以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