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2020-11-10 03:23许宁
康颐 2020年14期
关键词:风险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许宁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后病房各收治的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相关临床治疗评价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結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取得满意护理效果,该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风险事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71

前言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患儿具有病情危重的特征,由于此年龄段儿童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且疼痛阈值较低,在临床干预期间经常会出现依从性差的问题,进而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成为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中积极改变护理模式,将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应用到临床上,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9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儿,包括男38例,女3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42±2.57)岁,病因包括重症肺炎28例、败血症15例、脓毒症12例、休克8例、其他7例。同时选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患儿,包括男36例,女3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38±2.61)岁,病因包括重症肺炎26例、败血症16例、脓毒症11例、休克10例、其他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护理方案为:遵医嘱用药、检测患儿生命体征以及其他临床指标变化等。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路径包括:(1)强化护理风险教育。以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单位,在护士长或护师的组织下深入学习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规章制度;科室内定期通过情景演练的方法分析病房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根据案例模仿结果进行头脑风暴,总结风险预防措施。针对病房内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要及时利用晨会时机进行研究,做头口与书面分析,总结应对措施。(2)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认真落实“三查七对”管理制度,在患儿用药前应核对腕带,保障万无一失。针对容易发生风险事件的环节(如洗澡、出入院)需要加强检查;利用医院门禁系统实时24小时封闭式管理,严禁家属随意进入病房。(3)强化护理风险细节管理。考虑到患儿往往难以表达自身感受,且部分患儿难以交流,所以在护理期间需要认真落实巡查管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例如针对坠床、跌倒的患儿,应合理运用床档、约束带等施加保护。在患儿首次进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护理风险评估,结合患儿的病情、年龄、临床症状等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做到心中有数。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情况,并使用纽卡斯尔量表评价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患儿的各项风险事件用卡方值检验,护理满意度用t值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施护理风险前的满意度为(84.69±4.29)分,实施后则上升到(91.25±3.72)分,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t值=15.692,P=0.001。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临床风险事件而采取的一种科学护理手段,该护理方法方案的效果是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与患方满意度的目的。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中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有必要性,有学者认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使全体护理人员深入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通过“发现风险”、“解决风险”的方法,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模式,符合未来临床护理需求,具有先进性[1]。本文详细研究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从数据来看,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能够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表1数据证实,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14%,而在实施该护理模式后则下降到1.43%,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家属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更高(P<0.05),证明该护理模式具有满意效果。

本文研究认为,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患儿临床护理的相关问题,在总结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后,依托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规章制度,详细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要点,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效预防潜在风险事件,最终提高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该护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避免患儿遭受不必要的伤害,满足康复需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也证实了这一点[2]。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满足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需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立伟.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48-4749.

[2]张春华.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8(10):83+185.

猜你喜欢
风险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风险管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网络风险事件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