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青, 胥诗婷
【摘要】目的:研究关于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就诊急诊胸痛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份—5月份,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预检分诊模式和观察组(50例)给予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得到救治所需时间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FMC-to-B、FMC-to-首次心电图、D-to-B和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低于对照组10%,P<0.05。结论: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应用,有效减少患者救治所需的时间,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区域性胸痛中心;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11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高病死率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的主要表现是胸痛[1]。许多疾病在临床上都有胸痛的表现,尽早识别确诊给予恰当的处置方式,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2]。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可以快速分级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尽快识别高危患者,并予以及时处理,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3]。本文研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就诊急诊胸痛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上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在2020年1月~5月,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24:26;年龄区间在26~75岁,年龄中位数为(57.2±2.2)岁,发病时间在1~5天,体重区间在48~72kg。观察组中男:女=22:28;年龄区间在27~76岁,年龄中位数为(58.3±2.1)岁,发病时间在1~6天,体重区间在49~72kg。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胸痛持续时间不足一周,临床主要症状为胸痛。
排除标准:创伤性胸痛和精神疾病患者等。
两组资料比较,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预检分诊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分级救治,并给予相應的治疗措施。
1.2.2观察组: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成立专门胸痛管理小组,由急诊科、医务科、影像学、心血管内科以及检验科组成,以便快速诊断救治患者。
(2)建立急诊急救管理体系:建立护理团队和医疗团队,进行专科培训针对护理人员,将培训、考核与绩效挂钩,阶段性开改进会议,责任到人,并设立奖惩制度,鼓励团队人员尽职尽责。
(3)制定胸痛患者标准化预检分诊模式:急诊科设置专门警示牌,胸痛患者优先等提示;设立专门胸痛诊室和预检分诊;24小时由2名护士在岗值班;优先处置急性胸痛患者;诊室内配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可以快速高效监测出高危胸痛患者;针对胸痛患者在挂号和缴费处,有专门优先处理窗口;为胸痛患者安排专门座椅;制作专门胸痛常识的贴纸粘贴在门诊墙外,提高群众认知,加强大家日常防治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包括急诊停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时间(FMC-to-B)、FMC-to-首份心电图时间、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开通时间(D-to-B)、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
(2)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数据比较,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率的比较百分数(%)表示,经卡方检验。当P小于0.05时,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各个环节所需时间
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FMC-to-B、FMC-to-首次心电图、D-to-B和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患者病死率
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2%),对照组5例(10%),观察组病死率为2%,低于对照组10%,P<0.05。
3 讨论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通过各个环节设置,便于胸痛患者得到快速有效诊断救治,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研究讨论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FMC-to-B、FMC-to-首次心电图、D-to-B和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低于对照组10%,P<0.05。说明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有效减少患者在救治中所用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院内在设置上从更便于患者就诊角度着想,缩短患者就诊整体所需的时间,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度,为急性胸痛患者争取时间,更有效保障患者救治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胜棣,梁兴民,杨涛, 等.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8):1384-1387.
[2]陈玲.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3):1833-1834.
[3]孙雪莲,高文慧,陈婷, 等.思维导图在规范急腹症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4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