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
【摘要】思维导图属于整合知识的有效图形工具,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左右脑机能,发掘了自身的潜力。高中生物知识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使用思维导图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80-01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了解生物理论的规律和本质,提升思维的深度。教师应善于使用思维导图来整合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形成对生物知识的全面认识。本文研究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1.思维导图的概念分析
思维导图是借助手工绘制或者绘图软件绘制方式制作的,学生围绕高中生物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利用发散性图形和各种框架来构建网络知识体系,这种网络构图能清晰展示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直观性。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了多种图案和色彩,这样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能把图案、颜色、逻辑、数据和词汇关联起来,让学生利用全脑思维,有效掌握高中生物的关键知识内容。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人们对很多生物知识的认识都来自于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来说,设计生物实验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利用思维导图能降低学生的压力,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提供帮助。例如,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时,可以给学生一定提示,让学生从PH和温度两个层面出发设计实验研究主题。学生可以研究PH或者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如果选择了温度这个要素,就需要把温度当作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从这个中心节点,延伸出“100℃、60℃、0℃”三个节点,而后可以设计具体内容。此外,还可以把PH当作研究的主题,把PH当作中心节点,进而延伸出“中性、碱性、酸性”三个子节点,而后设计具体实验内容。利用这样生动的思维导图,节约了大量的思考时间,能体现实验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方式。
2.2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知识有着零散、细碎和繁多的特点,学生掌握和记忆的难度比较大。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到网络知识框架中,在思维导图中体现高中生物的核心概念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学生能有效梳理知识内容,他们能实现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明确各个生物知识概念之間的逻辑关系,能加深对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中生物中“减数分裂”属于难点和重点,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为了让学生梳理减数分裂的知识,知道他们制作关于减数分裂的思维导图,进而复习和整理减数分裂的过程,明确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把减数分裂当作中心节点,然后延伸出结果、过程、特点、意义、时期和范围等分支节点,最后在每个分支节点上填补更加细节的知识内容,能形成完善的减数分裂知识框架。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能直观认识到这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关联性。
2.3新知识讲解中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能让学生直观认识和理解新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在新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具体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例如,对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知识讲解中,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使用计算机绘制了知识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本章节知识脉络。把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当作中心节点,然后延伸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等分支节点,这三个就是本节的核心知识内容。针对这三个方面,还能延伸三级主题。物质的跨膜运输能延伸出选择性透过膜、物质跨膜运动的实例、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例。物质的跨膜运动方式能延伸出颗粒状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离子或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能延伸出流动镶嵌模型和生物膜探索历程等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了有逻辑性的知识结构,能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强调本章节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本章内容的学习方法、内容和意义,为后续的探索打好基础。
2.4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的知识比较繁杂,但是常常是环环相扣的。对于上一个知识的学习,能为下一个知识奠定知识和理论基础,比较重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能让学生理清里面的逻辑关系。指导学生用手工绘制的方式,能让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而提升复习的效率。不仅能减轻复习的负担,还能显著提升复习的效率。例如,把细胞分子组成方面的知识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把细胞物质输入输出和基本结构的知识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把关联性较强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的复习和记忆。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能把分散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例如,把细胞当作中心节点,从这个起点指导学生回顾细胞生命的意义、细胞的种类、细胞的物质构成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复习过程,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加深认识。
结论:综上,应用思维导图,能显著提升教学实效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提升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整合了原本比较杂乱的知识,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崇琴.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研究[J].高考,2020(24):81.
[2]吴兆国.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研究[J].高考,2020(24):99.
[3]吴旭.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