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与策略: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监管研究

2020-11-10 11:21秦康宁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秦康宁

摘 要:短视频是在人们对信息效率的迫切需求下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产生出的一种新兴媒介形式。有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加持,短视频就拥有了浑然天成的竞争优势,这也将大大改变媒体信息生产方式和受众信息获取方式。本文从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特征和发展现状,从中发现其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

关键词:资讯短视频;短视频传播;内容监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98-02

一、“资讯类短视频”概念界定

首先,资讯类短视频是短视频的一个分支,因此其在呈现形式上与其他短视频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呈现内容,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中包含大量可解读信息。其次,“资讯类短视频”对比“短视频”,其内容更专注于信息资讯。资讯类短视频还具有信息承载量大、分类资讯多种多样、视频制作专业度较高等一系列的特征[1]。因此,资讯类短视频在概念上可以界定为: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时长通常在五分钟以内,具有传递有效信息为特征,以突发事件、服务性内容、趣味性内容、人情味内容等信息资讯为主要内容的视频

作品[2]。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现存瓶颈

(一)“源头”环节存在缺陷

1.个人用户专业媒体素养不达标

UGC 内容(用户生产内容)已然成为热门的短视频平台中主要的信息生产方式之一,用户地位提升加上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提高,这都方便于普通用户随时随地拍摄短视频内容,也极大拓展了信息获取渠道并使得信息内容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普通用户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普通用户缺乏专业新闻资讯拍摄技巧和新闻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这就使得在制作短视频时难以把握新闻资讯的重点,也容易忽视新闻伦理规范。以曾饱受媒体和社会大众关注的“江歌案”为例,当时“梨视频”制作上传了同系列资讯短视频向国内社会大众传达资讯并展开追踪报道,但是由于某些视频拍摄者缺乏新闻专业素养,所以在视频中存在叙述逻辑混乱、没有传达社会大众关心的新闻重点等问题[3];第二,缺乏专业主义精神。与拍摄技术的缺乏相比,UGC内容生产者受到的更大争议是新闻伦理规范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有些普通用户为了满足少数群体的窥视欲和好奇心,在拍摄资讯短视频时还会将新闻事件当事人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曝光于大众视野中,以及将含有血腥暴力的画面一并拍摄上传至网络,以至于造成对当事人及家属的二次伤害。

2.“把关人”作用减弱

第一,时效性超越客观性成为信息价值首位。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各家媒体在时效性上的追赶使得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不约而同将时效性放在了新闻内容生产的首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性得以顺延。时效性就成为媒体之间追求的“第一重要”。新闻客观性让位于新闻时效性,是近几年“反转新闻”和“假新闻”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这同样在资讯短视频中存在,加上短视频自身的短平快特点,若不加以重视和调整,只会加重资讯短视频领域的假新闻现象。第二,资讯信息杂乱,视频审核难度大。如今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涌入社会大众的生活,并且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端阅读浏览各式各样的资讯视频;资讯短视频的内容来源复杂、视频内容多元化;所以当用户享受信息流时,短视频平台和媒体的审核工作量就与之俱增,即使现在机器人审核技术也在逐渐加强,但还无法实现全面普及,并且机器人审核也同样存在漏洞,还是需要媒体编辑和平台方的精确审核,以保证用户信息获取的质量。

(二)资讯短视频内容质量粗劣

1.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现在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资讯短视频内容数量也越来越多,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至今资讯类短视频题材多集中于社会民生和时事政治,其他领域目前涉及较少,由于这一局限性就加大了资讯类短视频内容和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困难。再加上社会民生资讯的受众面广,相比之下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积攒受众量。

除此局限性之外,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限制,自媒体和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编权利,即当社会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不能进行现场采访,只有传统媒体拥有这一权利。这就决定了原创性新闻资讯只能出自传统媒体之手,其他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用户只能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这也就成为资讯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另外,媒体之间的互相模仿也是同质化内容暴增的重要原因,不难发现当某一个资讯短视频内容形式爆火之后,就会有很多媒体或平台模仿其内容或呈现方式。这都不利于资讯短视频内容的多样化

发展[4]。

2.内容深度不足

短视频内容的时长一般在几十秒到几分钟之间,由于这个特点令其难以兼顾内容长度和内容深度,所以资讯短视频只能依靠追踪报道或制作系列资讯短视频内容来满足受众对内容专业性和内容深度的追求。这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碎片化信息盛行的大环境下,专业深度性的资讯短视频内容依然深受受众的喜爱,资讯短视频依旧应以内容为发展创新核心,依然要注重对新闻的解读和对内容的深度报道。但对社会事件进行追踪性原创新闻报道只有传统媒体能够实现,并且媒体持续制作生产系列性资讯短视频对媒体的内容策划和内容制作生产能力都提出了高层次要求,或许正是这两方面的客观限制,影响着资讯短视频目前还无法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多数量的专业深度内容。

三、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审核制度、加强主体把关

真实性和客观性始終是评判新闻质量的第一标准,如果想要保证真实客观资讯内容和高质量资讯内容传递给受众,就要求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必须全方位全面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其一,提高内容审核质量水平就要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新闻媒体素养的审核团队,这样就可以在审核源头提升资讯短视频内容的质量;其二,可以利用“机器人审核+人工审核”的双审核制度,以保证精确的审核过滤掉假新闻和低质量资讯短视频,提高资讯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和专业性。

此外,建立公众对信息造假的举报和造假行为惩处制度也是必要的,借助现在普通公众对专业性资讯内容的需求,可以建立公众举报奖励制度来激励公众自觉监督资讯短视频内容,同时对媒体和平台内部要完善惩处办法,对媒体人造假行为绝不姑息、及时公示惩处。

短视频的制作团队多是使用P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因此,要想加强把关,就必须从加强UGC用户的内容制作水平角度出发。以梨视频为例,其会与拍客进行正式签约,这样是为了保证拍客的视频内容真实可靠原创性,而在协议中也会说明拍客个人要对自己的作品承担版权纠纷。只有从短视频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从前期审核到后期监管都加强全方位把关,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资讯短视频内容质量,提高资讯短视频在新闻资讯领域的威信,未来才能有更大的用户群和发展空间。

(二)满足用户内容需求,加强内容版权保护

1.增强内容多样性

短视频相较于传统叙事方式有着更先进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能吸引用户眼球的呈现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即使呈现方式再先进,内容仍然是最核心的部分,要想留住并培养忠实用户,各大短视频平台都必须从内容上下手,做好内容才是发展长远的关键。

以国内的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为例,其设置了多个栏目板块,打开移动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象”“推荐”和“本地”三个板块,另外其在频道设置上还分设了多项内容,并且可以自主进行个人性设置选择板块内容,有“新知”“世界”“生活”“科技”“娱乐”等多项内容供用户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也兼顾用户个性化的选择。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进一步降低了媒体生产制作、信息传播及用户接收信息的成本,这都激励着自媒体资讯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所以,资讯短视频领域也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自媒体账户的运作方式和资讯呈现方式,保证资讯短视频领域“百花齐放”,注入新鲜活力。一些自媒体人在内容栏目设置和内容更新上极具个性色彩和垂直性。这都是值得传统媒体在运营资讯短视频账号时学习和运用,资讯短视频内容的前景发展一定是符合“长尾效应”的思维方式,看似小众格调的内容,从长期来看可能会成为资讯短视频领域发展的重点,培养个性化内容、深耕专业深度内容才是王道。

2.加强内容版权保护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易接近性在帮助信息资源开放的同时,也增加了新闻内容版权的保护难度。在新闻领域侵犯内容版权多集中出现于,媒体之间未经原创者同意随意相互转载、改编、挪用新闻内容,而在资讯短视频领域,除上述情况之外,还会发生短视频素材被人盗用或用作商业用途的情况,媒体原创性的素材内容、资讯内容都是应该在版权保护范围之内的,加强对版權的保护不仅是保护资讯内容本身,也是对原创者精神财富的保护。

因此,版权的保护应从两个层面入手,首先从行业层面来讲,新闻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得到不断加强完善,以此来引导规范新闻行业未来的发展路线,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是创作者个人层面,尤其是一些个人自媒体版权意识依然不足,只是贪图高点击率和信息阅读量,往往会忽视内容版权。我国网络技术在不断提升,那么与之相匹配的版权意识也必须要随之加强,不仅是资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要学会拿起版权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更重要是每位内容创作者都需要注意版权规范问题,让版权问题消失在源头。

从“内容为王”的思考角度出发,资讯短视频内容多样性和内容版权维护问题是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全面地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积极性,在资讯短视频行业成熟发展的道路上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四、结语

在资讯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平台火热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凭借内容信息量大、表现形式直观等优势,短视频成为碎片化时代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讯类短视频也面临着内容生产、审核把关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需通过完善内容审核机制、规范管理内容生产者等方式,打造优质内容和品牌平台,展现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传播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磊.新闻资讯短视频平台的困境与路径——以梨视频为例[J].视听界,2019,(5):45-50.

[2]赵晓宇.我国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新闻世界,2019,(9):67-70.

[3]王凯.资讯类短视频内容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以“梨视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7):62-63.

[4]贾婷.资讯类短视频媒体的新闻生产新机制与发展趋势——以“梨视频”的内容生产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