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学习平台构建路径研究

2020-11-10 11:21彭珊肖仁忠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8期

彭珊 肖仁忠

摘要:本文立足于M高职院校,通过统筹规划和功能设计,建设一个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鲜明特色的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性地满足数字企业转型时代背景下对财务岗位人才的能力新要求,优化财务分析等课程理实一体内容升级改革,补充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代表专业前沿发展的创新课程,探索“强专业、精数据、懂业务、能创新”复合型企业应用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学习

中图分类号:T126                文献标识码:A

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数字化产业转型,结合本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前沿领先”的原则,本专业迫切需要统筹校企行业资源规划建设一个融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鲜明特色的学科融合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性地满足数字企业转型时代背景下对财务岗位人才的能力新要求。

1 建设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是依托企业数字化运营需求场景搭建的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验平臺,创新性的融合Python数据获取、数据清洗、MYSQL数据存储、商业可视化分析软件、数据挖掘等多类大数据工具,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获取,结合学生所学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大数据预测模型,进行基于商业问题仿真需求场景的财务分析决策训练。

1.1 数字经济发展方式对财会人才的要求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而在BAT企业招聘的各部门职位里,60%以上都在招大数据人才。但高职院校在财务人才培养上传统财务分析等实践课程内容仍属于小数据量、单指标体系、因果性分析偏多情况,学生无法获取行业大数据量,企业真实内部经营数据权限受限,财务报表仍偏于事后报告,具有诸多弊端,无法为组织机构创造价值。

1.2 会计政策精神对财会人才的要求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目标包括积极融合新技术、新手段,推动会计核算技术的优化升级。规划指出,要探索会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强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利用、资本运营、价值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1.3 当前我校会计专业建设的需要

我校会计专业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会计专业的理论与应用实践,一直紧密围绕国家财会管理政策指引、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和管理技术更新不断升级。

(1)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来讲,现有实验平台多为核算会计类型实验室,缺少管理会计、前沿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实验平台补充。

(2)从课程内容迭代升级来讲,信息技术的改革影响各行各业,依据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须与时俱进嵌入大数据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变革,让学生学有所用,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不胆怯”“不陌生”。

(3)从“实验内容”方面来讲,目前财务分析实验部分多为事后报表分析,难以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场景下的时效性、科学预测性,而数字化企业几乎是人人数据看板、业务经理条条市场反馈、总经理时时行业竞争分析。

(4)从“实验数据材料”方面来讲,现有实验项目数据来源单一,数据量级别较小,且多数只聚焦在财务报表字段,业财一体,结合业务数据显示经营规律、发现异常值,才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高效服务。

综上所述,企业数字化经营、商业时时智能数据分析早已不是传统单一指标、小数据量级的财务分析实验内容能支撑,急需借助真实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国际通用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仿真的财务应用场景来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来塑造未来兼具ICT素养与专业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2 我校建设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学习内容

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中心以构建企业财务大数据应用场景为载体,以学生专业素养与ICT素养融合提升为中心,推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践课程建设、教学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提升。

2.1 课程开发理念

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 Outcomes-based Education),将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理论”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做——知道为什么——知道还能怎么做)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原理。以企业用人能力标准为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依据。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共享等模式应用,财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岗位必备考核技能,以管理会计人才结合企业业务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为教学贯穿主线;融合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智能分析、可视化呈现全流程大数据工具为一体;以企业竞争力分析与经营预判为业务场景,锻炼学生全局思考财务大数据应用流程,从商业问题确定——分析模型设计——数据采集清洗——数据挖掘建模——可视化呈现——解决方案报告,让学生在商业仿真业务场景中学习前沿信息技术工具、融汇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理解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熟悉企业经营分析常用财务指标及数据,提前适应未来岗位环境及要求。

2.2 课程内容

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是依托企业数字化运营需求场景搭建的财务大数据分析实训平台,融合财务分析专业基础与大数据分析工具方法,将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大数据预测模型结合,训练学生仿真商业场景下财务大数据分析实操能力与辅助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方案的业务能力。(如图1所示)创新性的融合Python数据获取、数据清洗、MYSQL数据存储、商业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类新技术工具于教学平台一体,以真实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业务数据、上证交易所XBRL等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为实验材料,以“能实不虚”的虚拟仿真金课高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开发。

3 我校建设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

课程整体遵循案例探究、项目化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在仿真企业业务需求场景中,熟练利用新技术工具解决企业商业问题,融合专业理论与技术素养,增强以后财务岗位竞争力。

(1)依据“探究式学习法” 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商业问题确定、建立假设、规划建模、数据处理及开展分析、结果呈现、展示分享,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整体设计思维逻辑;遵循布鲁姆学习规律,将初阶记忆、反复操作融会贯通到高阶分析设计主题,真正掌握技术工具和应用情景。

(2)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在线测验评测、阶段性研究自动评测、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综合计算课业成绩。此外,系统根据学生数据分析过程的阶段性成果物,如图表设计、解读结论等内容自动生成大数据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成果物,既作为项目评价也是实验评价。设计多维度考核,以学生各项能力提高情况为评价原则。

(3)教学效果:实验通过理实一体的课程形式,利用案例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已有专业知识、经验积累;依托工作情境导入案例,模拟企业财务分析需求场景、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沉浸式、直观理解;利用“真数据、真工具、真任务”让学生有对待真实工作的严谨性。

4 我校建设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教学平台的运行管理模式

在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定位下,实验项目的形态、文化都与传统的实验体系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实践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落实实验管理的标准化、实验管理的信息化、实验管理的企业化、实验管理组织和资源优化这样五项标准。改革管理的组织结构,以提升行政和教学管理效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在管理中鼓励创新,营造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文化,打造具备创新能力的管理队伍。

本实践教学平台打破学科壁垒,将大数据采集、商业可视化分析融入财务分析领域,旨在引导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能通过简单学习掌握大数据分析工具基本应用,结合财务专业理论进行实际商业问题的分析,真正发挥管理会计职能,服务企业战略规划,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数字经济人才战略落地。同时,也为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升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补充,校企协同打造出“强专业、精数据、懂业务、能创新”复合型企业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責任编辑:武多多)

参考文献:

[1]王洪海,肖侠,仇小微.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案例教学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9):63-66.

[2]程正家,孙海霞,张辉.浅议预算单位财务大数据平台建设[J].财会学习,2019(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