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自解增收脱贫难题

2020-11-10 07:16吴少群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

吴少群

摘要:“两山”苗区即腊尔山苗区和山江苗区,位于凤凰县西部,是湖南苗族居住最为闭塞的地方,是凤凰县建设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难点地区。根据要求,我与单位同事于近期深入凤凰县两山地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到,客观条件虽然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根本原因。该地区苗族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阻碍其经济发展与脱贫的深层次根源。

关键词:思想观念;增收脱贫;调查思考

一、“两山”苗民观念落后的表现特征

两山苗区的苗族同胞在保留和发展苗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把陈旧、愚昧的思想观念传承了下来,与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观念形成巨大的落差。他们不管是对己还是对人,对内还是对外,其思想观念均显现出与时代不相合拍的特征。主要表现有五种:

(一)对自己是“闭关自守”观念。两山苗区的农民封闭心理比较严重,他们的看问题的眼光非常狭隘,从不外出看看外面的世界。近几年虽然陆续有外出打工的,但多在吉首、乾州、花垣等州内附近地方。走远地方他们不能去、不敢去,也不想去,长期以田为本,以饱为足。

(二)对外界是“抵御排外”观念。因长期处在边远山区,与外界的頻繁交流才刚刚起步,封闭的心灵尚未完全打开,戒备心理一直在把守乡村门户。自己外出谋业不想,外地开发商进来开发也不准(除非是扶贫工作队)。目前外地开发商在两山苗区投资的项目廖廖无几,甚至一些主动出资修路的项目最后却因村民不同意占用自家田地无疾而终。这与当地农民抵御排外观念是分不开的。

(三)对政府是“依赖等望”观念。两山苗区有不少农民缺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精神,他们遭灾受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民政救助。而搞种养开发时自己不去了解市场,一心只等待政府给指思路、提供信息甚至是销售产品。在产品销不了时就到政府耍赖,逼迫政府赔产。

(四)“小农经济”观念厚重。两山苗区农民商品意识、产业意识十分淡薄。有一部分人还不知道基地农业、股份农业、农业产业化是怎么回事,已经知道的还持怀疑态度。虽然已很少有“刀耕火种”现象,但种植结构、种植方式、生产投入等与汉区相比相关甚远。土地上种的作物基本上是“三子”,即:稻谷子、包谷子、黄豆子,土地闲置时间太长,种植季数除油菜地外多是一年一季,套种的也仅限于黄豆套玉米等几样。农民在冬季农闲时间要做的三件事就是:做客、打柴、走玩,“自得其乐”。

二、“两山”苗民观念落后的原因分析

两山苗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任何一个地区都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对两山苗区研究不够,观念转变无从下手。缺乏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研究两山苗区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上级对两山苗区的工作专题研究的不多,观念问题研究更少。招商引资、工业布局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对两山考虑太少。

(二)自然基础条件太差,限制了农民对外交往和贸易。一是自然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发展,限制了农民对外交往和贸易的能力;二是基础建设滞后,1990年底乌巢河大桥才架通,千工坪经山江至腊尔山的公路才通车,这些地方也才第一次直接连通县城,农民对外交往和贸易受到了太久的限制。

(三)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人才紧缺。两山苗区自然环境差,工作条件艰苦,但待遇与山下地区同等甚至要低,直接影响人才的引进和挽留,教育、技术人才多是本地的。外地人才除少数政府干部外,其他优秀人才——特别是教育人才不想进来,成熟的、优秀的人才总想往外走。

(四)当地农民对教育重视不够,自身文化素质低。两山农民对请客送礼、迷信、宗教活动十分重视,舍得花钱,但对子女入学扣得很紧,这种大环境导致该地区群众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新观念、新事物的接受。

三、“两山”苗民观念转变的思路对策

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两山苗区农民已有转变观念的迫切愿望,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直接插手于农民观念转变的课题,为农民转变观念提供最直接的援助和服务。

(一)平衡协调,组建“两山”工作机构。没有两山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凤凰县的小康。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不要把两山苗区作为凤凰县时代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要破例地为一个地区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及时研究成立“两山”工作办公室,作为县农办的一个内设机构,专门研究两山苗区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二)加大投入,发展“两山”教育事业。一是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向上级申报对两山苗区九年义务教育再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实行免费,提高该地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率。二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可以考虑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继续把腊尔山民一中扩建,发展为集初中、职业高中和农业产业化科研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职业教育在教学方面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开发试验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加大对师资待遇的投入,对进入两山地区任教的教师实行特殊待遇制度,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进入两山苗区任教。

(三)壮大产业,以产业引导“两山”农民转变观念。首先,要搞好工业布局。两山苗区是“三分之一个凤凰”,全县50%的苗族人口居住在两山地区,既使经济效益低也要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给予考虑工业布局。只有企业才能引导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其次壮大基地发展品牌。对两山地区县里已规划有粮食基地、蔬菜基地、牛猪养殖基地,那么就要扩大规模,壮大实力。三是推介典型。典型是指引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夜明灯,对引导观念转变具有最强的说服力。如:腊尔山镇夯卡村6组“百亩蔬菜大户”麻金革的典型、腊尔山镇“追高来蔬菜专业村”的典型、麻冲乡“大烟乡”的典型等都应予以在两山地区广泛推介。

(四)抓好交流,学习别人先进的观念和技术。要为两山制定城乡交流计划,安排城乡交流专项经费。要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两种方式,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两山的农民到发达地方去参观学习,哪怕是带到本县竿子坪、阿拉等发展较快的汉区也行。二方面经常性地安排本县汉区的农民技术员或专业大户来两山苗区作指导。通过反复和经常的交流来刺激两山农民的头脑,使他们克服那种“参观时激动,自己不行动”的毛病,确保他们留住别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技术,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

(五)推进转移,实现“两山”农民身份转化和观念转变。推进“两山”苗区农村特困村寨及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让农民脱离农村,直接融身城镇,自觉接受开放、竞争和共同富裕观念的有效途径。一要实施“退人还山”工程,把两山条件十分恶劣的村寨,转移到县城、城郊或条件较好的镇,比如现在精准扶贫大环境下提出的异地搬迁就是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一定要苗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去动员搬迁让百姓“挪穷窝”。二要实现转移工作的政策创新,不管是村寨转移(即移民搬迁)还是劳动力转移,对两山都要研究一套“绿卡”、“红卡”之类的优惠政策来,鼓励转移。

总之,我们在“两山”农民观念转变与增收问题上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为”在强制干预农村经济,“为”在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要采取“偏爱”政策引导两山农民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转变,让他们把“首创精神”充分释放出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磨练自救的本领,当起自我解放的主人。只有这样“两山”农业才有大效益,农村才有大发展,农民才有大增收。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
医联紧密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如何加强班风建设
强化工会管理力度,促进单位健康发展
论费孝通尊老敬老观念的研究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