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萍 沈梅
[摘要] 目的 为3~6岁的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并分析听力受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保健计划,以提升儿童的听力问题。方法 该研究样本方便选取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某市辖区内的6所幼儿园中的儿童,共300例,根据儿童的初次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听力正常的儿童设为健康组(n=274),听力异常的儿童设为异常组(n=26),分析两组儿童出现听力受损情况的原因。结果 经过筛查后,300例儿童中有91.33%的儿童通过听力筛查,其中双耳未通过率为3.71%,单耳未通过率为4.96%,通过分析儿童出现听力受损的孕期状态原因发现,健康组剖宫产(1.82%)、巨大儿(1.09%)、出生窒息(0.72%)以及孕期服用药物的情况(2.18%)均低于异常组(χ2剖宫产=8.632,P<0.005;χ2巨大儿=13.214,P<0.005;χ2窒息=16.927,P<0.05;χ2孕期服药=43.597,P<0.05)。结论 儿童的听力问题应该多加重视,儿童家长应知晓孕期状态对于儿童听力会产生影响,需尽早携带儿童去医院内进行听力检查,多为儿童实施听力保健,以确保儿童可以正常成长发育。
[关键词] 3~6岁;儿童;听力筛查;听力保健
[中图分类号] R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8(c)-00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perform hearing screening for children aged 3 to 6 years, analyze the causes of hearing loss, and formulate a reasonable health care plan to improve childrens hearing problems. Methods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conveniently selected children in 6 kindergartens in a certain municipal area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ith a total of 300 cases. They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childrens initial screening, and children with normal hearing were set as the healthy group (n=274), the children with abnormal hearing were set as the abnormal group (n=26),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hearing impair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screening, 91.33% of the 300 children passed the hearing screening. Among them, the failure rate for both ears was 3.71% and the failure rate for one ear was 4.96%. It was found by analyzing the pregnancy status causes of hearing impairment in children. Caesarean section (1.82%), macrosomia (1.09%), birth asphyxia (0.72%), and drug use during pregnancy (2.18%) in healt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abnormal group (χ2cesarean section=8.632, P<0.005; χ2giant infant=13.214, P<0.005; χ2 asphyxia=16.927, P<0.05; χ2medication during pregnancy=43.597, P<0.05). Conclusion Childrens hearing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arents of children should be aware that the state of pregnancy will affect childrens hearing.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children to the hospital for hearing examin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implement hearing care for the children to ensure their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Hearing screening; Hearing care
兒童的身体发育成熟的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儿童的听力受到损伤,引起听力障碍。而且若是在儿童年龄较小(如6岁以下)的阶段发生听力的损伤,会严重影响儿童未来的听觉能力,还会造成智力发育迟缓等结果,严重阻碍了儿童长大后的社会生存和交流能力[1]。随着全球对儿童听力的重视,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此措施极大提升了新生儿出现听力问题后的确诊时间,减少了新生儿的发病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儿童的听力损伤问题在逐年增多,对儿童认知、社会发展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许多家长和医师并不具备相关知识,使得此年龄段的儿童常常被误诊为注意力缺陷和智力等问题,极大地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应对儿童的听力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筛查,争取在早期就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减少儿童的听力障碍问题。在运用筛查的同时,更要普及听力保健的方法[2-4]。针对现今的这种状况,该文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某市辖区内的6所幼儿园中的3~6岁的儿童进行听力情况的筛查,并实施针对性的听力保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样本方便选取于某市辖区内的6所幼儿园中的儿童,共300例。根据儿童的具体初次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听力正常的儿童设为健康组(n=274),听力异常的儿童设为异常组(n=26)。健康组中男童135例,女童139例;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4.50±0.15)岁;异常组中男童14例,女童12例;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4.53±0.26)岁。对比异常组与健康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在3~6岁;②无营养不良等症状,且发育良好。
排除标准:①先天耳聋或者耳道畸形的儿童;②患有自闭症或认知功能有障碍的儿童。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 ①初次筛查:该次的筛查工作人员均有听力筛查的上岗证书,并于省级听力筛查班中参加过培训。该次筛查工作使用的仪器为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刺激声是非线性的短声-click,刺激声的强度为70~84 dBSPL(可根据儿童的耳道容积进行校准),给声的速率为60次/s,信号叠加为50~260次,选择的耳声发射(TEOAE)模块是瞬态诱发,筛查工作应在安静的教师进行,室内分贝<50 dBA[5]。由5名筛查人员进行筛查工作,儿童的双耳依次实施筛查,结果由仪器的显示为准,“PASS”通过,“REFER”不通过,首次筛查结果为“REFER”者,在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进行第二次筛查,若两次的筛查结果均为“REFER”,则由老师通知儿童的家长,于1周内去医院进行复筛。
②复筛:该次使用的仪器以及其参数均与初次筛查时相同,筛查的地点选择医院的隔声室,屋内噪音分贝为25 dBA,重复第一次筛查的过程,若结果显示“PASS”,应将儿童的语言发育状况和听性反应详细的为家长讲述;若结果显示“REFER”,则对儿童的耳部进行具体的检查,将耳内有耵聍的全部取出,继续检查,结果仍然显示“REFER”者,应在1个月之内对听力进行诊断;将耵聍取出后,检查结果显示“PASS”,则是耵聍栓塞。
1.2.2 诊断流程 实施复诊后仍然没有通过检查的儿童,需要于2周内为其实施听力学诊断,在进行检查前,儿童的家长应填写调查表,其中包括:儿童的出生情况、既往史、分娩情况、家族史和母孕期状况等。听力学诊断包括以下几类:听性稳态反应(ASSR)、听性脑干反应(ABR)、纯音听阈检查(MA51,德国)、声导抗(MADSEN OTO100,丹麦)、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实施MRI和颞骨CT对儿童进行检查,确定儿童的听力损失程度与性质,及时实施干预和治疗。
1.2.3 听力损失的程度分级 使用纯音听阈的方法进行检查的可依照WHO推荐的标准进行具体的分级,以0.5、1、2、4 kHz 4个频率较比正常耳的听阈均值进行判断,如下:正常听力为<25 dBHL,轻度听力损伤为26~40 dBHL,中度听力损伤为41~60 dBHL,重度听力损伤为61~80 dBHL,极重度听力损伤为>81 dBH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出现听力受损与孕期状态的关系,主要是根据分娩结局中胎儿的结局进行比较,例如巨大儿、剖宫产、出生窒息以及孕期服用药物等问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听力未通过率
300例儿童中有274例初筛通过,26例未通过。见表1。
2.2 比较两组儿童出现听力受损与孕期状态的关系。
异常组儿童剖宫产、巨大儿、出生窒息以及孕期服用药物的情况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该次共针对300例3~6岁的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之后发现共有26例未通过听力筛查,274例(91.33%)儿童通过听力筛查,在对其出生时的孕期状态进行分析时发现,异常组儿童剖宫产、巨大儿、出生窒息以及孕期服用药物的情况均高于健康组(P<0.05),这与刘佳琪等人[6]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其研究报告中经检查有94%的儿童听力通过,儿童出现听力障碍的原因:①母体在妊娠期间服用过药物,例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通过胎盘的传递直接使胎儿产生耳毒性的抗生素,致使胎儿出生后听力受损;②儿童听力受损一般是发生在下丘或者耳蜗处,若母体出现缺水或者缺氧的症状则会使胎儿的听力或者智力出现障碍,而且障程度与母体缺水缺氧的程度呈正相关[7]。③高胆红素血症会使儿童在婴兒时期就出现听力障碍,病变部位一般是耳蜗核处。上述情况说明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注意保健工作,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孕妇在妊娠早期时应根据医嘱进行健康的饮食,并保证每日有适量的运动,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询问医生该药物对于胎儿的影响,禁止私自服用药物,备孕期女性也要注意药物的服用,减少药物对于身体的不良作用,降低妊娠期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8]。
胎儿的听力发育是从妊娠期第8周开始的,在第11~14周时完成听力发育,而耳蜗神经的发育在第22周完成最终的发育,因此在这个阶段内应该叮嘱孕妇不要私自服用药物,避免对胎儿的听力发育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胎盘本是保护胎儿避免毒副作用的,但是部分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使胎儿受到其药物作用的,因此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得到医生的许可。而且孕妇在妊娠期间实施有效的保健工作是可以减少孕妇出现孕期并发症的情况,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还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胎儿出现巨大儿、或者胎儿窘迫的情况[9]。
产前保健主要是为预产期进行保健工作,在整体保健工作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产前进行诊断时应该扩大范围,尤其是针对患有家族性耳聋的夫妻,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胎儿的基因问题进行检查,对容易导致胎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进行排查,孕妇应积极配合治疗。部分新生儿的听力问题是不能直接被排除的,例如:迟发性、渐进性以及获得性听力障碍等,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排查时,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足月生产的新生儿应不少于2次的听力筛查,若新生儿为早产儿或者家族史中有耳聋情况的则应加大筛查力度,从而减少迟发性听力障碍的发生情况,尽量避免儿童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10]。
作为家长,在儿童成长期的听力问题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听力受损程度会随着年龄成长而不断发展,儿童在学龄前3~6岁的时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若此时出现听力障碍,会使儿童的认知能力也产生一定的问题,因此若儿童出现听力异常或者语言发育缓慢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为儿童进行听力检查,长时间处于听力障碍的情况下,儿童的自信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自闭的情况,所以保护儿童的听力问题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阶段一定注意为儿童防范听力受损的状况发生,有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更加优秀,教儿童学习游泳,但是若没有专业游泳教练指导跳水等动作,儿童的听力也是非常容易受水的冲击而出现损伤,另外要注意防止儿童将异物放于外耳道,或者长期大音量的播放音乐等。
综上所述,为3~6岁的儿童实施听力筛查和听力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儿童出现永久性听力损伤的情况,降低儿童因听力问题而致残的概率,也希望作为儿童家长能积极配合筛查,并主动携带儿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参考文献]
[1] 吴盾,欧满灿,黄绮玲,等.番禺区学龄前儿童(3~6岁)听力分析及临床听力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16(16):78-81.
[2] 于兰.学龄前儿童迟发性听力损失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62-63.
[3] 刘敏. 迟发性听力损失在15448例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情况分析[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8.
[4] 刘云亮,李燕芳,张沁铭,等.5602例3~6岁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26(5):472-474.
[5] 程晓华,黄丽辉,亓贝尔,等.616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26(1):1-4.
[6] 刘佳琪,杨文娟,刘丽庭.3~6岁儿童听力筛查情况分析及听力保健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7,49(6):450-452.
[7] 唐向荣,黄治物.儿童听力筛查的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7,32(4):202-205.
[8] 陶澤璋,杨琨.儿童听力筛查的必要性[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2):113-115.
[9] 杨琨,杨希林,王燕,等.美国听力学会儿童听力筛查指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2):119-136.
[10] 於娟娟.珠海市香洲区学龄前儿童听力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1):1197-1199.
(收稿日期: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