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平 沈国琪
[摘要]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如何,关系到该群体能否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事关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秩序。论文通过对劳动者现状进行抽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到结论,(1)农村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可以从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活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测量,且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在分类评价指标中,社会生活影响因子最高,其次是经济生活,表明这两方面对弱势群体获得感评价的最为显著;(3)对弱势群体中妇女、老人、残疾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妇女与老人、妇女与残疾人之间获得感存在显著差异,妇女与残疾人之间获得感没有显著差异;(4)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结论,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之间的获得感分数值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需要的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共同富裕的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获得感”这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
在国内的研究中,谢超凡(2019)认为“农民幸福感的定义就是特定在农民这一群体上的、反映我国农民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质量的一个指标体系,也就是农民群体在对其生活的主要区域以及主要社会关系等的满意程度和心理预期,还包括农民对个人价值能否得到满足与实现的快乐感。”王飞星(2017)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获得感研究》中认为“获得感是指国家提出的众多惠农政策,农民是否切实地分享并感受得到,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调查。”郑玉霞(2017)认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提高弱势群体获得感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三是加强司法体系建设。
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国外有学者把弱势群体、社会制度、教育不公平联系起来,弱势群体缺乏权力、科学知识而陷入困境,他们的获得感难以提升。有的学者从公平角度分析弱势群体的获得感,提出了“公民权理论”,这一理论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诸多建设性的见解。但现有研究多着重探讨单个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的“获得感”,缺少其他相关因素的统计研究。以农村弱势群体为主,了解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现状,深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寻找现有问题解决对策,为提升其获得感提供参考意见。
2 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测量
2.1 农村弱势群体内涵
弱势群体的概念历来就有。温志杰(2015)在《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形状研究》将弱势群体定义为“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而形成收入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难以维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社会地位低下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何爱爱(2018)认为“改革开发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或自身的某种原因,在社会资源分配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贫困居民。”
在社会任何历史阶段都存在弱势群体,对其直接考量就是经济收入,弱勢群体是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后必然产生的一个极化群体。本文研究的是乡村振兴进程的农村弱势群体,主要从经济收入低、政治参与感弱、竞争力低、社会地位低、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自身能力不够这些维度进行界定。
2.2 研究数据来源
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湖州市三县两区(吴兴区、南浔区、安吉县、德清县、长兴县)中农村弱势群体,主要以低收人家庭成员为主,包括老人、妇女以及残疾人等展开实地问卷调查。调研过程中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抽样方法主要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抽样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比例发放问卷,共发放681份问卷,回收问卷681份,有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88%,无效问卷81份,无效问卷率为12%。
2.3 获得感测度
(1)指标体系的确定。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只有将“五位一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方面的战略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才能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对此,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作为弱势群体主观获得感的潜变量。在经济生活中将测量弱势群体对于目前工资水平、家庭消费水平等的满意度。政治生活测量弱势群体对村委会公开信息公开、上级部门依法行政等的满意度情况。对文化生活测量弱势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文化配套设施等的满意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对其社会保障水平、公共交通等的满意度等进行测量。生态文明维度中测量对生活垃圾处理、空气质量等的满意度。主观获得感反映了弱势群体对共享发展成果的总体感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需要借助可以直接测量的变量作为其观测变量。
(2)获得感测度结构的探索性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个因子进行相应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86,大于0.7,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特征根大于l的因子,共解释了55.847%的方差,但部分指标荷载分布较为均匀,区分度不大,因此进行指标删除并再次因子分析。
在后续因子分析过程中,依次删去旋转后的因子负荷低于0.45的题项或公因子方差中存在小于0.4的题项,据此删掉E1(经济发展)、E6(住房购买力)、P1(协商民主)、P5(法治建设)和C2(再就业培训)、C4(文化产品质量)、S3(市政公共设施)、s5(公共医疗服务)、S6(食品安全)和EC2(村庄绿化),结果表明,KMO值为0.84,大于0.7,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了65.72%的方差,各观测变量也能有效反应各自对应潜变量的相关内涵,具体见下表。
(3)基于结构模型分析的获得感评价。使用AMOS17.0对构建的劳动者主观获得感结构模型进行拟合验证,确定各观测变量与外生潜变量以及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拟合检验得到上表中的计算结果,比较拟合指数CFI愈接近1表示拟合愈好,表2中显示,CFI=0.973,大于0.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样本容量不易受影响。同样,拟合指数NFI、IFI两项结果数据均大于0.9,达到了建议值范围,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是评价模型不拟合的指数,一般认为0.05
3 测算结论及分析
测算结论: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多元相关分析所得权重(见上图1),通过回收的600份有效的问卷中,测得弱势群体获得感的平均得分值为3.208,刚刚达到及格层面(满分为5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验证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之间获得感的差异,用同样的问卷,对非弱势群体随机发放200份问卷,结合上述的权重,测算得到的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813;利用这些数据及样本,展开独立样本的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弱势群体与非弱势群体之间的获得感分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就是后者要明显高于前者,这也进一步说明,针对弱势群体,要制定可行、能落地的政策来提高其获得感,使其真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4 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的对策与建议
4.1 物质文化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推动持续健康发展”是党第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而农村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特殊的一种社会群体,要实现其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出路,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的发展力。政府应该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可靠的技术来加大农村土地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为农村弱势群体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使其能够从自身拥有土地资源出发,增加经济收入。
4.2 健全法治体系并依法行政.保障利益诉求与合法权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保障人民权益、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到当地农村弱势群体的想法与看法,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聆听他们诉求才能更好提升其政治生活上的获得感。當地政府需对国家相关政策及时信息公开,不断地扩大民主参与,让农村弱势群体参与到其中,并从不同方面监督政府,监督其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是否做到依法行政,从而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得到很好的保障。
4.3 改善文化体制,满足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要加快完善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建设工程,丰富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满足弱势群体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其在精神层面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注重其文化方面的诉求。引进高知人才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及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农村弱势群体掌握更多技能来发展自己产业,获得感落实在“感”,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4.4 促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社会体制改革要以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为核心,通过社会治理体制满足社会需要。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获得感为目标,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民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完善食品和药品市场监管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要的财力支持是关键。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弱势群的转移。
4.5 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习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政府要加强环境整治和防范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居住地环境质量,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环境治理法制化、规范化及程序化,逐步实现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环境保护也是弱势群体“获得感”的期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加强环境治理,从源头做起,通过宣传绿色理念,科学设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谢超凡.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幸福感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2]何爱爱.共享发展下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